鄭鄧虹
摘 要 本案例主要運用認知療法,幫助一名大學生調節(jié)失戀情緒。咨詢后,來訪者的認知模式得到了改變,失戀痛苦情緒得以改善。可見認知療法處理情緒問題比較快速有效。
關鍵詞 認知療法 失戀 大學生
一、一般資料
(一)人口學資料
吳XX,女,21歲,大三,湛江市人,獨生女。父親是生意人,母親是全職家庭主婦,無重大軀體疾病史,家族中無精神疾病史。
(二)個人成長史
來訪者出生于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家里對她的管教比較嚴厲,父母易干涉她的選擇,甚至逼她將來必須待在家鄉(xiāng)工作。由于家族的寵愛與家庭生活經(jīng)濟較好,所以來訪者養(yǎng)成有點嬌氣的性格,比較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對朋友又特別仗義,出手大方。面對異性比較拘謹,從小本身也比較“男孩子頭”,大學以前從沒拍過拖。
(三)來訪者目前的狀況
第一,精神狀態(tài):來訪者衣著整潔,有禮貌,行為規(guī)矩,思維清晰。來訪者描述近期自己無法靜下心來學習,經(jīng)常獨自傷心、流淚。
第二,身體狀態(tài):無明顯身體癥狀,來訪者自述近期內心有痛苦感,且食欲下降,失眠。
第三,社會功能:來訪者與家人、朋友、同學的關系仍不錯,但與男友關系冷淡,僵化。這讓來訪者感到苦惱。
二、主訴和個人陳述
(一)來訪者主訴
一個月來,學習效率和動力下降,每次想到男友對自己的背叛,就很難受。其余生活正常,無影響。
(二)個人陳述
最近我覺得狀態(tài)很不好,經(jīng)常走神,這讓我感覺很不好。每次想到男友跟一個女生那么好,我就覺得很生氣。他還經(jīng)常幫那個女生做很多事情。平時我發(fā)短信給他,他對我都非常冷淡。更讓我氣憤的是,我發(fā)現(xiàn)他居然請那個女生去外面吃飯。我跟他在一起,出去約會時,我在為他省錢。我那么為他著想,為他節(jié)約金錢,他還那么出手大方請那個女生到那么高檔的餐廳吃飯。我跟他說我很在乎,可是他沒理會我。我知道他已經(jīng)變心了,我很難受。我跟他戀愛一年多了,一直沒敢跟我的朋友、同學公開我跟他是情侶的關系,就是擔心有一天這個事情傳到我爸爸耳朵里,他卻拿這個當擋箭牌,說這一切是我造成的。他現(xiàn)在正是打著單身的旗號在肆無忌憚地與其他女生攪和不清。我對他已經(jīng)失望了,我也正式跟他提出分手,但每天夜里,我的心都很痛,獨自流眼淚,我沒辦法接受啊,我對他那么好,他怎么還這樣對我?我很不理解。分手后我感覺我很難再遇到一個這樣的男友了,我對自己沒有信心了,我可能要孤獨終老。每天回到宿舍,就我一個人的時候我就不由自主地亂想,我想要改變現(xiàn)在的狀況,但是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三、咨詢師觀察情況
觀察到該生精神正常,身體健康,行為規(guī)矩,衣著整潔,說話時伴有恰當?shù)纳眢w語言。主動敘述自己的情況,語速中等,詞語清晰,邏輯合理,情緒明顯起伏,但并無失控。
四、評估與診斷
(一)根據(jù)收集、整理的資料對來訪者心理狀況的評估
第一,咨詢問題:因失戀而導致內心痛苦和苦惱,希望可以解決現(xiàn)狀。
第二,評估資料。一是來訪者的自我體驗及對事件的描述;二是咨詢師對來訪者的整體狀態(tài)的觀察。
第三,困擾問題的關鍵點。來訪者癥狀的表面是因失戀而導致的不良體驗,學習效率下降,學習動力降低等問題。背后的實質是來訪者被以往的感情傷害造成對未來情感擔憂的絕對化和概括化的不合理信念。
第四,原因分析。心理層面:首先,來訪者在提出與男友分手后被這段感情傷害了;其次,來訪者對誘發(fā)事件帶著絕對化的要求和過分概括化的不合理信念,而產(chǎn)生情緒困擾和對自己未來情感道路的擔憂。
(二)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一,與精神病性障礙的鑒別。根據(jù)“病與非病”三原則:一是來訪者的主客觀完全統(tǒng)一;二是心理活動的內在協(xié)調性原則,如來訪者知情意統(tǒng)一,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助行為,無邏輯思維混亂,無感知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三是來訪者的人格保持相對穩(wěn)定??梢耘懦癫⌒哉系K。
第二,與神經(jīng)癥和神經(jīng)癥性心理問題的鑒別。心理問題性質:由于該來訪者沖突與現(xiàn)實處境相連,涉及具有道德色彩的生活事件,屬于常形沖突,可排除神經(jīng)癥和神經(jīng)癥性心理問題。
第三,與嚴重心理問題的鑒別。病程:來訪者的情緒困擾持續(xù)不足三個月且僅限于引發(fā)事件和人物本身,并無泛化現(xiàn)象,因此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根據(jù)以上的材料分析及鑒別情況:來訪者心理初步診斷為因失戀而造成的一般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被此段感情傷害,對未來感情有一定的害怕與擔憂,從而導致生活和學習效率下降。
五、咨詢目標與咨詢方案
(一)根據(jù)以上的評估與診斷,且與該來訪者協(xié)商,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第一,改善并緩和當前情感悲傷情緒,化解自身對情感不信任和懼怕的情緒。
第二,讓來訪者明確自己的情緒,并了解自己情緒的來由。
第三,針對來訪者的情緒困擾,找出不合理的信念。
(二)根據(jù)來訪者的實際情況,咨詢師決定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實施咨詢
合理情緒療法是20世紀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國創(chuàng)立,艾利斯認為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fā)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jīng)歷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這就是ABC理論的基本觀點。
咨詢師的責任與義務:遵守職業(yè)道德,尊重求助者,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求助者。
求助者的責任與義務:遵守咨詢的相關規(guī)定,尊重咨詢師,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咨詢師。
咨詢每周一次,學校學生免費咨詢。
六、咨詢過程
(一)咨詢階段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診斷評估與咨詢關系建立階段。
第二,咨詢階段:包括領悟階段和修通階段。
第三,結束與鞏固階段(包括再教育階段)。
(二)具體咨詢過程
第一階段:診斷評估與咨詢關系建立階段(第一次)
時間:2018年3月7日16:30~17:30
地點:中心咨詢室
任務:根據(jù)ABC理論對來訪者的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和探尋,通過與來訪者的交談,找出來訪者情緒困擾和行為不適的具體表現(xiàn)(C)以及誘發(fā)性事件(A),并對兩者間的不合理信念(B)進行初步分析。
一是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二是確定主要問題;三是探尋改變意愿;四是進行咨詢分析;五是通過攝入性談話,搜集資料,形成初步診斷;六是讓來訪者初步了解合理情緒療法,介紹ABC理論中的A代表誘發(fā)事件,B代表個體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即信念,C代表繼這一事件后,個體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并說明A不會直接引起C,而是B引起C。
第二階段:心理咨詢階段——領悟階段(第二次)
時間:2018年3月14日16:00~ 17:00
地點:中心咨詢室
任務:本次咨詢工作主要是咨詢師幫助來訪者獲得三種領悟:一是引起其情緒困擾的并不是外界發(fā)生的事件,而是她對事件的態(tài)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是信念引起了情緒及行為后果;二是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不良的情緒;三是情緒困擾的原因與來訪者自己有關,來訪者應該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負有責任。
心理咨詢階段——修通階段(第三次)
時間:2018年3月21日16:00~ 17:00
地點:中心咨詢室
任務:此次咨詢主要工作是采用與不合理信念辯論以及布置家庭作業(yè)的方法修正、改變來訪者不合理的信念,鼓勵來訪者與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動搖并最終放棄不合理信念,學會用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
第三階段:結束與鞏固階段——再教育階段(第四次)
時間:2018年3月28日16:00~17:00
地點:中心咨詢室
任務:最后一次咨詢的任務是鞏固前幾個階段咨詢取得的效果,協(xié)助求助者進一步擺脫原有的思維方式,強化新觀念,從而使其獲得成長,以便咨詢結束后仍能用學到的思維方式應對生活問題。
一是檢查來訪者的家庭作業(yè),就家庭作業(yè)中關于對失戀事件中的非理性信念及其辯論、建立合理的理性信念等各個步驟進行分析及指導。二是回顧合理情緒療法的各個階段,提示來訪者在未來的生活中也可以運用此方法,檢查自己的信念,并學習成熟、理性地處理事件對自己帶來的影響。
經(jīng)過雙方協(xié)商,同意結束咨詢關系。但是來訪者的性格比較大大咧咧和沖動,還需要后期的鞏固和練習方能更好地成長。
七、咨詢效果評估
(一)來訪者的自我評估
來訪者:用新的信念代替舊的念頭之后,心里的確不那么壓抑了,而且正確看待愛情,自己感覺輕松多了。
(二)咨詢師評估
通過回訪與跟蹤,咨詢基本上達到預期目標,來訪者的困擾情緒和不良行為反應基本得到解決。在咨詢結束后,來訪者嘗試重新認識愛情與正確認識自己,建立自我信心。
(作者單位為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