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龍,李地花
(⒈重慶市長壽區(qū)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重慶 401220;2.重慶市長壽區(qū)第三人民醫(yī)院,重慶 401222)
肺炎支原體是人類支原體肺炎的病原體。該病原體可經飛沫傳播。肺炎支原體感染多發(fā)生于兒童,患兒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咳嗽、發(fā)熱、咽痛及頭痛等癥狀。肺炎支原體感染導致的病理改變以間質性肺炎為主,是造成肺外多系統(tǒng)功能損害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心肌損傷最為常見[1]。在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發(fā)病的早期,對其進行心肌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為了探討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心肌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的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間在重慶市長壽區(qū)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進行體檢時確診的75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及同期在該院進行體檢的75例健康兒童。將其中的75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設為觀察組。在該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36例,女性患兒39例;其年齡為1~13歲,平均年齡為(5.2±2.5)歲。將其中的75例健康兒童設為對照組。在該組受檢兒童中,有男性受檢兒童38例,女性受檢兒童37例;其年齡為1~14歲,平均年齡為(5.5±3.2)歲。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其存在心功能不全及先天性心臟病史;2)其存在肝損害及病毒性肝炎病史。兩組受檢兒童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抽取這些受檢兒童的空腹靜脈血,將其血液標本放到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中分離血清。對這些受檢兒童的血清標本進行心肌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檢測的項目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脫氫酶(LDH)及肌鈣蛋白I(cTnI)。血清CK的正常值是:18.0~198.0 U/L,血清CK-MB的正常值是:0~18 U/L,血清LDH的正常值是:200~380 U/L,血清cTn I的正常值是:0~0.3μg/L。
使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檢測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血清CK、CK-MB、LDH及cTnI水平異常的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受檢兒童(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受檢兒童各項心肌標志物水平異常發(fā)生率的比較[n(%)]
檢測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血清CK、CK-MB、LDH及cTnI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受檢兒童(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受檢兒童各項心肌標志物水平的比較(±s)
表2 兩組受檢兒童各項心肌標志物水平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受檢兒童相比,P<0.05。
組別例數(shù)血清CK (U/L)血清CK-MB(U/L)血清cTn I(μg/L)血清LDH(U/L)觀察組 75 489.36±82.63* 34.86±9.23* 1.23±0.63* 1489.23±25.63*對照組 75 83.65±18.26 16.82±3.22 0.20±0.10 389.32±26.36
肺炎支原體是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病原微生物,其主要的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肺炎支原體感染是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致病原因。肺炎支原體肺炎在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在秋季的發(fā)病率最高。據調查,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占肺炎患兒總人數(shù)的20%。該病患兒在發(fā)病的初期,可出現(xiàn)干咳、發(fā)熱、痰液分泌量增多等癥狀。不同年齡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其臨床癥狀也存在著差異。年齡較大的患兒可出現(xiàn)喘憋、呼吸困難等癥狀,年齡較小的患兒可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2]、溶血性貧血及心肌炎等癥狀,其心肌的功能可受到損傷。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阿奇霉素屬于一種常用的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該藥可有效地減輕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全身炎性反應,緩解其咳嗽、發(fā)熱的癥狀,改善其肺功能[3]。當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病情較為嚴重時,可損傷其心肌的功能。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種酶的總稱,其中包括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LDH、CK、CK-MB、a-羥丁酸脫氫酶(a-HBD)等。當患者心肌的功能出現(xiàn)障礙時,可釋放出大量的心肌酶。因此,測定患者血清各項心肌酶指標的水平可評估其心肌受損的程度[4]。肌鈣蛋白(cTn)是心肌收縮的調節(jié)蛋白,是由三種不同基因的亞基組成,包括肌鈣蛋白T(cTnT)、肌鈣蛋白I(cTn I)和肌鈣蛋白C(TnC)。進行血清cTn檢測,可檢測出進行血清CK-MB檢測所不能檢測出的心肌損傷。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心肌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的效果較為理想,可有效地評估其心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