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華東
【內容摘要】數學解題技巧是一個數學題的常規(guī)解法進行有效補充的一個好幫手,如何使用好這個巧手?作為作者在使用“坐標法”巧解球的半徑問題過程中,發(fā)現它的優(yōu)越性,能解決一類的有關球的半徑問題。
【關鍵詞】坐標法 球 半徑
知識分析:
自從回歸全國卷的考試,不論文科還是理科,全國卷對空間幾何體的外接球的面積和體積的考查,年年都有,年年翻新,因為這類題目不僅考查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還考查平面幾何知識的畫圖能力,學生的計算能力功底的扎實與否,恰恰學生在這個方面是有弱點的;而且這類題目容易全方位考查學生各種能力,體現考查學生的數學抽象、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等核心素養(yǎng),不少出卷老師都愛往這個方面命題??梢哉f這類題目是達到考查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體現的巔峰,這類題目學生都要從數形結合的角度來解決,特別是圖形方面的處理的能力如果不能呈現出學生本能水平,學生要拿下這類題目還是要花下不少時間,甚至直接導致后面題目無法完成,成績也無法體現出來。如果能找出一個比較巧妙的方法,學生能快速解決這類問題,那么在相同的時間內一定能創(chuàng)造佳績。
本解法主要對空間幾何體容易放進長(正)方體中,或者直接可以建系的圖形進行解法闡述,使求空間幾何體的半徑問題簡單明了化,讓學生不再為畫圖心煩,直接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來解決,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困難的問題明了化。當然如果面臨的空間幾何體不能滿足上述條件建模和建系條件,這種方法是不能適用它的。
三、在微課結束后使用問題探究的方式來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思維
本節(jié)課在微課結束后設計了“玉米粒、麥粒、稻谷是果實還是種子”、“果實的種子數與雌蕊的胚珠數一定相等嗎”、“開花是否一定會結果”這三個問題來讓學生展開探討,應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在學生已經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探究式的問題,讓學生活學活用知識,獲得成就感。并通過此過程,內化和鞏固知識。
結語
由于微課的使用,它替代了老師來講解知識,教師轉變成為教學的輔助者,從輔助的角度來解釋要點,提示重點,指導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在微課播放完畢后,教師將知識簡明扼要解釋給學生聽,并通過關鍵性的問題來檢測學生掌握的程度,指導學生將知識進行整理歸納,并能夠加以應用。微課為生物教學增添了活力,給生物學科帶來全新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及Moodle 平臺的特點,科學設置教學內容與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生物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秋燕,相啟興. 基于Moodle 平臺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9):50-51.
[2]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65-73.
(作者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設肇慶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