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天
摘要:本文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以西安理工大學、西北政法大學、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和閩南師范大學的學生為被試群體,從逃課現狀、學生逃課后的去向、影響因素等方面探究逃課現象。通過從個人、學校、社會三個方面分析逃課的深層原因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逃課 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1-0165-02
隨著我國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諸多問題隨之產生,大學生逃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有數據顯示,只有21.7%的大學生從未逃過課,逃課嚴重影響學校校風和教育質量,必須引起關注。
一、大學生逃課現狀
逃課是指學生在未請假的情況下,沒有按照既定的時間和地點去上課的一種曠課行為。為了深入了解大學生逃課現狀,筆者對不同地域的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是在參考大量調查研究和高校的實際情況下設計的。調查共發(fā)放有效問卷1000份,其中大一、大二200份,大三325份,大四275份。
(一)逃課現狀
大學生逃課現象隨著年級的提高愈加嚴重。大二、大三、大四學生的逃課率遠高于大一學生,大四最為嚴重。大四學生因找工作、考研等原因逃課的比例最大。在課程中,逃課最多的是選修課,專業(yè)選修、必修課次之。
(二)大學生逃課后去向
調查顯示有40%的同學因為想睡覺不去上課,30%的同學逃課是為了跟朋友一起玩,做兼職而不去上課的學生占16%,逃課所占比例最少的是上網,僅有5%。調查還顯示有超過半數同學選擇逃課上自習或去圖書館看書學習。
(三)影響逃課的因素
調查顯示,課程和教師是最重要的因素,90%的同學逃課是對課程設置不滿意,76%的同學覺得教師講課缺乏吸引力。他人及自身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一些學生不喜歡自己的專業(yè)或認為學的東西沒用,寧愿去自習都不愿意上課。有學生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公共課或選修課人數較多,授課教師無法一一點名,即使逃課也不容易被發(fā)現。有的學生覺得課程無聊,上課感到難受,喜歡自由地生活,認為學到的知識對未來沒有直接的幫助,只求考試不掛科。此外,有少數同學認為學校有逃課的風氣。
二、大學生逃課影響因素分析
(一)學生因素
高考制度使學生經歷了多年的緊張學習,在進入大學后,由于缺少壓力,加上管理體制松弛,課程設置輕松,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都相對自由,一些自控力差的學生就開始“享受”自由,于是選擇了逃課。
有些學生逃課是受到同齡群體的影響。大學生脫離家庭開始獨立生活,首先面對的就是同齡群體,學校的同齡群體往往是以宿舍為單位的初級社會群體。調查顯示,大學生很容易受到宿舍人的影響,宿舍其他人逃課,容易產生“感染”情況,導致逃課的人數增多并逐漸蔓延。女生受同宿舍人影響而逃課占30%,男生為14%。
也有少數同學家庭困難,無力承擔高額的學費及生活費不得不兼職掙錢。
(二)學校因素
學校是專門為社會化目的而設立的學習機構,是社會化的主要場所,是內化社會價值標準、學習角色技能、適應社會生活的地方。學校的良好運行需要良好的秩序,但逃課現象的日益嚴重,破壞了秩序,給高校的管理、教學帶來了重大壓力。而學校自身因素也是引起逃課的原因之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教學方面。課堂教學是高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學生對教師授課水平和方式不滿意是逃課的主要原因。部分教師授課缺乏吸引力,極少數老師照本宣科、采用填鴨式教學,使學生缺乏聽的興趣而產生厭學心理,從而逃課。
(2)管理方面?,F今大學實行的是輔導員制,部分學院一名輔導員要管理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在管理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疏忽。一些學生利用這些漏洞成功逃課。有些教師在授課中沒有很好地進行考勤,對紀律的要求比較寬松,缺少懲罰。調查顯示,有56%的學生不擔心逃課受到懲罰,少數班委甚至有包庇逃課同學的現象。
(3)制度方面。部分課程設置過于陳舊、呆板,脫離實際生活。有些課程難度較小,臨考前復習一下就可以通過。大多數選修課只需交一篇論文就可以通過,對學生的要求過低。
一些公共課或選修課人數多,老師不能一一點名,使許多學生蒙混過關。加之大課教學授課質量較差,后排學生無法聽清老師的講課,上課的學生也就越來越少。
學校的考試考核成績一般以期末考試成績?yōu)闇?,而平時成績(包括考勤、作業(yè)、課堂討論、平時測驗、期中考試等)所占比例較低,且考試難度相對簡單,實在不過也 可以補考、清考,對學生的約束力不高。
(三)社會因素
大學畢業(yè)生人數大量增加,就業(yè)形勢越發(fā)嚴峻,學生不得不為畢業(yè)后的前途規(guī)劃。計劃工作的同學考取各種各樣的證件,做兼職積累工作經驗。有些學生復習備戰(zhàn)公務員考試、考研,而學生的精力時間畢竟有限,所以逃課在所難免。外界社會的誘惑也不容忽視,豐富多彩的生活、虛擬的網絡世界都讓缺乏自控力的學生眼花繚亂,甚至沉溺其中。逃課去上網、逛街學生的比例有5%和23%,這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
三、解決措施及相關對策
大學生逃課主要包括學生、學校、社會的原因,那么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也從這三個方面展開討論。在問卷調查中一些同學也積極獻言獻策來避免逃課現象。
(1)學生方面。學生應該努力在課堂上汲取“營養(yǎng)”,明確學習動機,克制自己懶散的生活作風。不受他人的干擾,對逃課的誘惑要有抵制力,不能有僥幸心理,努力為營造良好的學風做一份貢獻。同時要合理的安排考研、考公務員等考試的復習時間,不能犧牲上課的時間。要重視課堂的學習,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
(2)學校制度方面。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加強管理工作。重視逃課現象,加強監(jiān)督力度,完善考勤制度,加大處罰力度。增強與學生的溝通,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大一就開始抓逃課現象,為良好的學風形成創(chuàng)造好的開端。教師應該把考勤制度落到實處,采取一些創(chuàng)新手段,如教師通過提問方式點名等。同時,老師應提高教學水平,使得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提高課堂的吸引力。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動機,交流互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主動回歸課堂。
在學籍管理上加強懲罰力度,在校期間所有課程累計有三門不及格的就勒令退學。提高考試的難度,讓學生為了考試也不得不回歸課堂。要將課堂考勤課堂提問的分數比例加大,在制度上減少逃課現象。盡量減少大課的比率,保證上課的聽課質量。開設學生感興趣又與社會接近的相關學科,使學生愿意留在課堂。
(3)教師教學方面。要提高講課的質量,改變上課內容枯燥、形式古板、沒有靈動性的缺陷。老師的責任心和專業(yè)水平需要不斷加強,師生之間的課下感情交流也需要不斷改善。
四、結語
要減少大學生逃課的行為,必須學校、輔導員、任課老師等方面共同著手,分析清楚大學生逃課的原因,加強教育,爭取早日將逃課這一現象杜絕于校園之中。
參考文獻:
[1]馬雅菊.基于學生視角的大學生逃課現象調查分析[D].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8):116-118.
[2](蘇聯)季亞欽科.大學生心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5:73.
[3]盧盈.基于學生視角解讀大學生逃課[D].汕頭大學,2008.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