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承嗣
摘要:閱讀題作為語文考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考中,它的高難度、低得分和極強的主觀性已為歷年語文高考的實踐所證明。教師應想方設法依托課內外平臺,通過讀寫結合、讀練結合、讀想結合、讀講結合、讀演結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領學生有效閱讀,學會表達,提升思想境界,足進心靈成長。
關鍵字:閱讀效率;激趣;善思;強記;多寫
我們的學生對現(xiàn)代文閱讀還是很茫然,主要表現(xiàn)為他們自認為對文本的理解是對的,而答題時往往切不準答案,言不達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和文本對話發(fā)生錯位,而且這種現(xiàn)象長期困擾著他們。更擔憂的是,學生根本就理解不了走進文本、構建和文本互動的關系有什么特別的意蘊,所以答題往往是文不對題,甚至離題萬里。尼采說:“讀書就如散步在別人的知識與靈魂中?!遍喿x是一種切身感受,閱讀是一種情感體驗,也可以說體驗是閱讀的起點,我們教師應尊重學生閱讀的切身體驗,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懂得閱讀應建立在充分自覺的閱讀自信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教給學生通過閱讀獲取知識信息的方法,幫助學生梳理閱讀的路徑。但是,面對現(xiàn)代文的閱讀現(xiàn)狀,我們教師就沒有足夠自信說:我們的學生已經(jīng)儲備了和閱讀、答題恰適的知識和能力。我們知道,學生的閱讀更多地表現(xiàn)為自由放任、隨意散漫,沒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方法。這是教師必須面對的學生現(xiàn)代文閱讀的狀態(tài)。那如何提高學生現(xiàn)代文閱讀的能力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找尋、探究現(xiàn)代文閱讀效益的生長點。
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應該從小學階段開始就努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能力。①要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良好習慣,老師指導學生做科學規(guī)范的閱讀筆記。②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并想辦法長期堅持下去,養(yǎng)成終身受用的良好閱讀習慣。長此以往,讓學生伴隨閱讀成長,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發(fā)現(xiàn)能力、聯(lián)想能力,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
二、培養(yǎng)效率意識,減少無效勞動
首先,教師要改變自己授課隨意性大的缺點,精心備好每一堂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好每一個問題,并盡量按預設步驟教學。其次,教學時應訓練學生限時閱讀,并回答問題,使學生的思維處于緊張狀態(tài)。同時應在班內多開展學生閱讀競賽活動。這些措施可以讓師生產(chǎn)生緊迫感,長期堅持就能培養(yǎng)師生的效率意識。
三、糾正不良閱讀習慣,提高閱讀速度
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不少學生存在著回眸重讀、出聲閱讀、手指閱讀和搖頭閱讀等不良習慣,這直接影響到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的提高?;仨刈x指的是習慣性地、無目的地重讀剛剛讀過的內容,究其原因是閱讀材料過難,超出了讀者閱讀能力,糾正這種不良習慣的關鍵是使用淺顯易懂的閱讀材料。閱讀時要求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將已讀過的所有內容作為一個意義整體去理解,而不是作為零碎的個體來理解。出聲閱讀、手指閱讀和搖頭閱讀這三種不良習慣往往同時出現(xiàn),其主要表現(xiàn)為,閱讀時學生手指著文字,搖頭晃腦,大聲朗讀。這樣很難做到眼、口、心、手的一致,既影響到了閱讀速度,也影響到了對全文的理解。因此,閱讀時要提醒學生將手指從文字上移開,默默地快速地用眼睛和大腦去獲得文字信息,從而迅速地理解文意。
四、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1.激趣。閱讀教學中,我們常常為一些陌生的現(xiàn)象感到無奈。比如,十分愛看小說的學生卻不愛看課本中的小說,十分愛讀的學生到了課堂卻變成了“啞巴”。為什么?原因很簡單:他們對語文教學不感興趣,甚至漠視。不少教師提出了許多激趣的方法,“直觀演示”、“語言渲染”等,但我們總不能每節(jié)都找“直觀教具”去演示。我們應培養(yǎng)學生體會閱讀的快樂,培養(yǎng)對閱讀的興趣。教學中,我們要經(jīng)常表揚和鼓勵學生,特別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或解答了別人的問題后,要鼓勵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增加對學習的信心,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且不斷地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善思??鬃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此語詮釋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閱讀,要通過展開思維,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對文章得到感知、領悟,達到鑒賞,因此閱讀要有讀有思,邊讀邊思。
3.強記。在閱讀中,強記的內容是不可低估的。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币粋€較為成功的作家,在他的肚子里滾瓜爛熟地裝著許多優(yōu)秀文章和大量詞匯。一旦寫作,便會從“倉庫”里調出所需內容為我所用。
經(jīng)驗告訴我們,在閱讀中強調要做到如下幾點:①選準章節(jié)。教材要求背誦的篇目、推薦課外背誦的古詩詞,必背無疑,寫景狀物的精詞妙語,富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語段也要背下來,豐富文學底蘊。②強記強背。理解的要背,不理解的也要背,要盡可能地把那些膾炙人口、傳誦千古的經(jīng)典性篇章和優(yōu)秀時文,讓學生“生吞活剝”、“囫圇吞棗”地吃下去,“爛”到他們記憶的肚子中去。久而久之,學生熟記的東西多了,閱讀便會輕松起來,作文就會信手拈來,妙筆生花,下筆如有神了。
4.多寫。閱讀要想發(fā)揮更好的效益還必須注重寫作與閱讀的相互促進用,要鼓勵學生多寫、勤寫。閱讀過程中“寫”的基本形式有:摘抄、寫體會或翻譯、習作。在閱讀過程中,只要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就要摘抄下來,只要是自己感到想要說點什么,那么動筆寫出來,這就是寫體會或作簡評。這樣隨時記錄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意圖,還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多讀多思,將書中的精華真正為我所用。筆者在教學生閱讀《老人與?!窌r,就布置學生按要求提示寫讀書筆記,無論是對文章的藝術手法,還是對人物形象以及文章的主題進行評論,不少同學寫出長達七百字的體會,這樣有助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閱讀與寫作相互驅動:多讀,會產(chǎn)生寫作的沖動;多寫,又會使讀書如饑似渴。只讀不寫,閱讀便會隨興所至,停留在淺層次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閱讀與寫作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方能取得良好效果。提高現(xiàn)代文閱讀效率能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開闊學生的心胸和頭腦,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在對閱讀提起重視的基礎上,只要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并堅持不懈,相信我們學生的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且能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徜徉,獲益終生。
參考文獻:
[1]王立軍.閱讀教學切入法例[J].語文教學通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