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敏 劉智剛
摘要:思維導圖最初由英國著名學者Tony Buzan提出,他說道思維導圖是一種工具,能夠將思想圖像化,有幫助學生整合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功能。思維導圖主要以圖像、色彩、代碼以及多維度層次圖等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xiàn)。在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這兩個重難點部分融入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提高英語學習技能,具體如何運用,本文采用理論分析和案例闡述的方式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思維導圖;中學英語;閱讀理解;寫作;有效應用
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解答主要是要求學生在理解文章主要意思的基礎上,掌握一些細節(jié)內容,從而達到快速解決問題的目標。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初中生的英語寫作水平需要達到五級的標準,即能夠根據(jù)題目自主收集和準備素材,獨立起草短文。但就目前情況來看,不論是閱讀理解還是文章寫作,大部分的學生都很難達到現(xiàn)定的要求,閱讀理解是學生出錯率較高的題型之一,在文章寫作中很多學生會寫成流水賬,很多語句都是簡單句,并不會使用高級詞匯和句型,鑒于此,如何利用思維導圖有效的提高學生閱讀理解和寫作的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一、靈活使用思維導圖,提高教學效率
思維導圖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形成了很多的形式,例如圖表型、頭腦風暴型、分層結構目錄型、解決問題型、理解文章重點型等等,但是不論是那種形式,其使用的目的都一樣,都是為了更好的鍛煉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想得更細致、全面、廣泛。那么,在教學實踐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實際需要科學地選擇思維導圖的一種或多種形式,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的目標。
例如,在學習Go for it九年級閱讀課“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這一內容時,文章主要是講 Liu Yu 和他父母對 hobby的不同看法,通過比較文章中父母和 Liu Yu 的觀點能夠更快的找到文章的重要內容,體會文章的主題。所以,面對此類文章,教師就可以選擇圖表型思維導圖的形式來開展教學。將 Liu Yu 的觀點列為一欄,將其父母的觀點列為一欄,將問題列為一欄,之后,讓學生 Liu Yu 和其父母的對話中找出關鍵的短語和詞匯填入表格中,之后就能夠從表格中一目了然的知道他們的不同觀點,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記憶接下來的知識和內容。
又如,以此課文做延伸,讓學生寫一篇以“My Parents”為主題的文章,在之前的寫作中,學生普遍會介紹一下父母的樣子和興趣愛好,最后寫自己愛自己的父母。在學過此文章之后,就可以以此為參考,讓學生以頭腦風暴型的思維導圖為工具,讓學生發(fā)散思維,想一想自己和父母在哪些事件上有分歧,在對待什么事情時有一致的觀點,又能夠借鑒文章中的哪些詞句和句式,在寫“My Parents”時,就可以根據(jù)自己想法和想要表達的內容選擇一件事來具體闡述,這樣一來,文章就會顯得比較飽滿和充實,語句的應用也顯得比較地道了。
二、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語篇意識
提高學生的語篇意識對于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的提高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并非易事,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也需要教師能夠善于應用思維導圖等工具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篇意識。
以Go for it“ 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篇文章為例,就可以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思維順序來學習此文,即機器人是什么,在未來的日子里為什么有或者沒有機器人,有了機器人之后我們要怎么辦這些問題為出發(fā)點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理解此文章,從而能夠更好的回答課后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
(1)What does the robot look like in your eyes?
(2)How will the world be different in the future,100years from now?
(3)How are we going to live with a robot?
(4)Will you let the robot write your homework, why?
……
這樣幾個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此方法,在學生解決閱讀理解中的一些題目時比較適用,有助于學生閱讀理解速度和水平的提高,能夠讓學生在沒有掌握足夠詞匯量的基礎上更快地回答文后的問題。
三、繪制思維導圖,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在教師的帶領下,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能夠很好的拓展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深入的思考某一個問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有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寫一篇“I like pets”這樣的文章時,很多學生拿到這個題目就會顯得比較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此時,就可以讓學生自我繪制一個思維導圖來發(fā)散自己的思維,讓學生顯得更多,更遠,更豐富,之后再選擇其中幾點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點來寫文章,這樣的文章就會顯得比較充實了。首先,教師可以給出學生中心問題,即Why would you like to keep the pet?之后,讓學生自由想象,自由發(fā)言,教師在黑板上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分別寫出學生的觀點,如下圖所示, faithful、 cute、 learn responsibility、 bring you happiness等,之后在此基礎上在問為什么,怎么辦,讓學生繼續(xù)往深入想,以bring you happiness為例,為什么說動物能讓你開心呢,因為動物可以和我們一起玩,等等,之后再想玩什么,怎么玩……如此思考,學生就能夠就其中的某一點進行深入的思考,這樣一來,對于“I like pets”這篇文章來說,學生就能夠很容易的下手了。
總的來說,思維導圖有著自身的價值和魅力,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得到了廣大一線教師的廣泛青睞,但是實際應用效果還不是很理想,還需要教師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尤妙瑩.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7.
[2] 陸榮. 運用思維導圖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