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鋼
摘要: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場所和渠道,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位英語教師都應該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英語作為一門實用的交際外語,它的重要性已被廣大家長學生所認識和接受。現(xiàn)今,英語教學已經(jīng)在小學教學中全面開設,但要想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就應該運用好的教學方法。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談談幾點想法。
一、精心備課,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要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前提是要備好課,教師只有在備好課的基礎上,才能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順利開展課堂教學。備課不只是在教案上寫幾個步驟,而重要的是要熟悉教材,找出每篇課文的重點詞組、句型,找出重點和難點以及語法結構,要做一遍所有相關練習。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備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組織教學內(nèi)容,設計教學結構,選擇教學方法等。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學習氛圍
學生會因喜歡、崇拜某位教師而對其所任課程產(chǎn)生濃厚興趣,并會努力學習這門功課。學習興趣在學習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健康的學習情感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的行為、活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學活動應以“愛”為核心。整個班級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這是許多教師都不可回避的一個現(xiàn)實。英語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首先面對的問題是幫助有心理困擾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建立起自信。教師要和他們交朋友,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真誠對待學生,學生對教師的喜愛和敬佩之情才能轉化為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寬松、自在的氣氛中學習,使學生解除心理障礙,由怕學到愛學。良好的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從而增強師生情感交融的過程,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信任感、親切感,為有效的英語教學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決定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的關鍵。它不僅是聯(lián)系新舊知識的“橋梁”,而且有利于教學環(huán)節(jié)間的聯(lián)系和結合,起著“承上”“啟下”“續(xù)后”的良好作用,使整個教學過程協(xié)調(diào)自然、渾然一體。新穎、精湛、巧妙、得體的課堂導入,可以營造輕松、和諧的氣氛,溝通師生之間的思想感情,誘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還可以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從而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歌曲式導入、提問式導入、簡筆畫式導入、課件電教手段導入、懸念式導入、復習式導入、游戲式導入等。教師要結合課堂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導入方式,精心設計導入,從課的開始,通過形成懸念、展開意境、激發(fā)情感等方法,把學生迅速帶入特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內(nèi)動力,為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奠定基礎。
四、尊重個體差異,分層次教學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同樣的學習內(nèi)容,有的學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學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頭表達,有的善于書面表達;有的善于邏輯思維,有的善于形象思維。個體差異較大的學生集中在同一個課堂中學習,倘若教師對所有學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學,強求他們齊步前進,這是不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
教師要整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解決好教學要求與學生接受能力不一致的矛盾,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實施分層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采用隱性尺度,確定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可能性,對每類學生的要求做到具體、貼切,并做到分層次、分步驟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要求,設計不同的任務,也就是說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提問方式、問題難度、學生幫扶互助、指導與反饋等方面做出精心安排,并給予不同程度的幫助,從而使每個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上都能有所收獲。
如:對基礎知識扎實、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教學時要起點高、節(jié)奏快,要求這些學生對有關知識的掌握一步到位:對基礎差、分析理解及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學時要起點低、節(jié)奏慢、反復練,允許這些學生逐步掌握已學知識,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的發(fā)展。
五、啟發(fā)、指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保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課前預習、專心聽課、勤做筆記、及時復習等。
1、課前預習。在起始階段,由教師精心設計預習作業(yè),指導學生在課前找出課文重點、難點,要求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互相討論等方式解決部分難點。然后,在課堂上對其預習情況進行檢測,慢慢地,學生就養(yǎng)成了較好的預習習慣,知道該做什么,并有了一定的合作精神。
2、專心聽課。專心聽講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在課堂上,學生不但要專心聽教師對知識的講解,思考老師所講的內(nèi)容、提出的問題,而且還要注意學生對教師所提問題的回答,對比自己的答案,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進而取長補短。
3、勤做筆記。記筆記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學習內(nèi)容,理清思路,增進記憶。教師可經(jīng)常指導學生在記筆記時采用一套自己慣用的符號規(guī)劃筆記內(nèi)容,從而提高聽課效率。
4、及時復習。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都過目不忘,記憶就是不斷與遺忘做斗爭的過程。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及時復習舊知識,以達到牢固記憶的目的。復習的時間不需太長,但要做到及時,復習時做到系統(tǒng)性、針對性、綜合性,便能事半功倍。另外,教師要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
英語教學是一門藝術,英語教學有許多技巧在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各種有效方式,鼓勵學生積極進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教無定法,主要是得法新課程改革下的英語教學,也是一種開放性極大的活動,用真誠誘導每一顆求知的心靈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增長知識、發(fā)展個性、健全人格輕輕松松提高學生英語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陳美紅.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30).
[2]黃華秀.優(yōu)化課堂設計,提高教學效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初探[J].新課程(中).2011;(08).
[3]沈永平.試談新課改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