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偉
摘要:手機的普及在給使用者帶來便利與快捷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弊端,許多學校和教師都在尋求管理學生手 機的好辦法。本文分析了學生使用手機的主要弊端,從中職學校班主任的角度,闡述幾點加強學生手機管理的措施,力求減少學生使用手機的弊端。
關鍵詞:中職學生 手機管理 策略
1、中職學生玩手機的弊端分析
1.1干擾課堂秩序
老師正在講課,手機鈴突然響起;甚至有人故意把手機鈴調(diào)為下課鈴聲……每當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時,全班學生總會不約而同地轉(zhuǎn)移注意力。呼市某中學一位班主任無奈地說:“有的學生雖然不搗亂,但思想處于游離狀態(tài),總時不時掏出手機看短信或發(fā)短信,心思都集中不到課堂上。每當遇到自習課或‘無聊科目時,不少學生還偷偷用手機打游戲。這些行為都嚴重干擾了正常的課堂秩序?!?/p>
1.2浪費學習時間
買部手機原本只是為了滿足孩子的愿望,聽班主任談起學生們頻頻使用手機接發(fā)短信聊天的情況后,李嘉洋的媽媽憂心忡忡。因為她好幾次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字臺上攤開了一大堆作業(yè),卻總在低頭擺弄手機。家長王文天無意中發(fā)現(xiàn)女兒嬌嬌的手機上,前一天末條信息顯示的時間為零點40分,信息內(nèi)容寥寥幾個字,無聊且庸俗,數(shù)量卻多達30多條?!笆謾C確實在不知不覺中‘掠奪了孩子們很多寶貴時光?!蓖跸壬鷻?quán)衡再三,他覺得做家長的不能僅僅為圖聯(lián)系孩子方便,而忽視了學生帶手機的弊處。于是,他把女兒的手機沒收了。
1.3借“機”作弊初露端倪
期中測驗時,離交卷還有20分鐘了,呼市某重點中學的一位高一男生對班主任王老師說他想去廁所,王老師同意了他的請求。一會兒,該學生從廁所回來后,在答題紙上陸續(xù)寫上了答案。細心的王老師在他走后記下了他在試卷上做出的答案。隨后,與該學生新的答案做了對比,發(fā)現(xiàn)30個選擇題答案被更改了22個。王老師說:“很明顯,這個學生是通過手機接到了答案,在廁所短時間內(nèi)將其背會,然后抄到了自己的試卷上。老師沒有權(quán)利阻攔和監(jiān)視學生上廁所,但這種行為會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變差,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huán)?!币恍┏醺咧袑W生也坦言,在同學中確實存在靠手機傳遞答案作弊的現(xiàn)象。
1.4損害學生身心健康
一些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非法小廣告等總是頻頻出現(xiàn)在手機短信上,這對“接受信息能力強,處理信息能力弱”的中學生來說,其負面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根據(jù)派出所、教育局綜治辦反饋,在校園周邊經(jīng)常被人劫持、索要錢物的學生大多數(shù)家境優(yōu)越。中職學生佩帶手機,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盯梢和攻擊,給自身安全造成隱患。
2、中職學生使用手機有利條件
中職學生使用手機有利的方面: 手機作為高科技產(chǎn)物,確實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生活上的方便,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當學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險時可以及時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也可以向老師匯報學習;與以前同學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誼;與現(xiàn)在同學多交流,可以增進感情,遇到疑難問題量,可以用手機進行討論。一些手機的拍攝功能,可以隨時拍下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里面的鬧鐘裝置可以隨時用;通話記錄功能,手機不像家里的電話一樣,不在家的時候別人打電話來不知道,在手機里是有記錄的,方便查詢。手機本身小巧玲瓏,方便攜帶。
3、中職學生手機管理策略
3.1宣布嚴厲禁止使用手機的紀律,反復強調(diào)不準帶手機進教學樓。
這種辦法對中職院校新生比較有效。學校在新學期伊始就宣布嚴厲的紀律,這能夠使那些剛想課間帶手機的學生打消念頭。老師說的話要有剛性,不拖泥帶水,要一刀切,不能讓那些觀顏察色的學生心存僥幸。老師說出來的要求如果不高,學生就覺得有機可乘。抓到學生違規(guī)使用手機,開始的時候,處理可以嚴厲一些,起到震懾作用。
有些學生使用手機是受到環(huán)境影響,嚴格的學校禁用氛圍會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使用手機習慣。做到了這兩點,手機問題就不可怕了。
3.2隨機檢查,登記下學生的手機號碼,不定期測試學生是否違規(guī)帶手機。
實際上不可能做到杜絕學生使用手機,所以可以允許學生在特殊情況下來辦公室用手機,或是教學需要用手機,放學時間在規(guī)定的地點使用手機。實施嚴格的手機收發(fā)管理辦法,科任老師,班主任齊抓共管,視學生的違規(guī)使用情況安卓條例進行處理。
3.3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讓學生討論手機的利弊,自覺遠離手機危害。
通過主題班會可以了解學生對手機的看法,深層而全面地挖掘出手機的利弊,也能加強學生之間的監(jiān)督,約束部分同學的行為。通過實例來講解手機的危害,警示學生免遭重蹈覆轍。
3.4遇到學生使用手機的時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忌簡單粗暴,避免因手機問題而引起沖突。
有的老師為了避免學生使用手機,將學生的手機予以沒收,更有甚者,為了殺一儆百,當眾將手機摔壞。這樣的處理方法往往引起學生的反抗和逆反心理,適得其反。曾經(jīng)有個老師因摔壞學生手機最后自己不得不掏錢賠償,鬧得大家都很尷尬。所以,處理手機問題要講方法,尊重學生往往能起到“雙贏”的效果。
4、結(jié)束語
我想在學校尤其是中職院校學生,教育以學做人為本,學校就應該是先學做人后學知識,本來就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最好地方。現(xiàn)在學校都不允許中職院校學生帶手機,這是強制性的辦法,治標不治本,長久以來我看到的是更多中職院校學生的逆反心理,效果并不好。我想教師和學校的引導才識最重要的。如果要說危害那么我想真正對中職院校學生產(chǎn)生危害的是學校,是教師的不負責任。如果正確引導中職院校學生,在加一定的強制管理的話那么手機也可以成為中職院校學生正常時常生活中的工具。
參考文獻:
[1]:陳小飛.中職學生手機使用管理策略研究.好家長,2017年48期.
[2]:徐瑜.探討中職學生手機管理策略.文理導航(中旬).2015年10期.
[3]: 趙風青,楊曉艷.淺談中職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有效管理策略. 中華少年.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