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哲 邱宗江
摘要:關(guān)于作文教學以及批改一直是教師非常頭痛的問題。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以及心血來指導和批改學生們的作文。教師批改作文時應該以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而且還要考慮時效性。要把批改與指導學生修改相互結(jié)合起來。通過教師的批改,讓學生們知道自己的作文優(yōu)點所在并得到相應的啟發(fā),看清文章中存在的問題,學會如何去修改。
關(guān)鍵詞:農(nóng)村小學;高年級作文;批改經(jīng)驗
長期生活在農(nóng)村的孩子受方言影響嚴重,造成了口語表達能力會相對較差的現(xiàn)象。農(nóng)村孩子所受到的啟蒙教育相對于城里孩子會比較晚,讀書的數(shù)量也比較少,所以在上小學之后寫作的水平就會比較低,要提高農(nóng)村孩子的寫作水平,作文批改就變得尤為重要。如何才能更高效的進行教學,更有效的進行作文批改,是每個語文老師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批改的方式要靈活多變
小學生能夠?qū)懗鲆黄浅:玫淖魑牟粌H依靠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師對文章的批改?,F(xiàn)階段,教師不能夠使用之前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習慣,應該與時俱進,采用最新的方法去指導學生們自行修改作文,調(diào)動起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做到反復琢磨文章當中的語句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恰當。在批改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自行修改作文,還要給與學生能夠相互探討作文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欣賞到別人作文中的優(yōu)點,找到自己文章中的不足。教師還可以先找到一篇作文,帶領(lǐng)學生們一起討論這篇文章的優(yōu)點與缺點。讓學生們從這種方式中得到啟發(fā),找到今后自己寫作文時能夠借鑒的優(yōu)點以及避免文章中出現(xiàn)過的缺點。教師應該根據(jù)自己班級的具體情況,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修改和創(chuàng)新,嚴格杜絕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這樣做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們寫作的能力。
二、教師在對作文批改是要以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講求實效
教師在批改學生們的作文時,要考慮學生處在一個什么年齡段,寫作能力和修改能力等實際問題,不要一直停留在一個水平上去批改作文。通常講,低年級的批改重點應該是對字,詞,句的指導。對中年級的批改要繼續(xù)重視字詞句的修改,還要認真指導內(nèi)容是否具體,敘述是否有層次。進入高年級,就要重點指導文章是否圍繞著一個中心在寫。教師在批改作文時還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在同一個班級的同學,他們之間的寫作能力會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批改作文時應該區(qū)分開來,不要使用一個標準。對于那些作文基本功相對較弱的學生,應該讓其在詞句方面多加努力。而對于那些基礎(chǔ)比較好的學生,教師的要求也應該相對應的進行提高,讓他們寫出的文章有一個相當明確的中心思想,敘述合理,能夠用準確的語言來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與思想。如果能夠做到對每一個學生給與實際的要求,這樣能夠讓每一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chǔ)上不斷得到提高。
三、在批改作文時應該遵循學生的思想,給與鼓勵的評價,樹立孩子們的信心
小學生對看到的事物和思維與成年人是不盡相同的,教師在閱讀和批改學生們的作文時,應該認真考慮學生們是以什么樣的想法寫出這篇文章,不要用一個成年人的思想和語言能力去看待學生們所寫的作文。教師在批改學生們的作文時應該注意多保留少刪除,多保留少修改。事實證明,小學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會經(jīng)常冒出一些天真的童言稚語,教師不要按照一個成年人的標準去讓其修改。多保留少刪除,多保留少修改,這樣能夠很好的保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能夠非常有利于保護學生們語言能力的健康發(fā)展。
四、將教師的批改和指導于學生自己修改相結(jié)合
學生們的作文就是學生們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在紙上。學生們自己寫出來的作文與自己的想法是否吻合,能夠表達出自己所想的幾分,只有他們自己最為清楚,所以修改是學生自己應該去做的一件事。只有學會自己去修改,作文的水平才能不斷地得到提高。如果是教師去幫助其修改,這樣作文的想法就是老師的而不是學生的了。這樣下去學生們不僅不能夠?qū)W會如何修改作文,還會認為修改作文是老師的事情,養(yǎng)成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得不到提高。所以要改變現(xiàn)狀,把教師幫助學生更改作文的模式變?yōu)閷W生自己獨立的進行更改,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1.教師先給出示范,然后學生自己去改正。方法: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應該認真閱讀學生所寫的文章,在學生們作文中找到普遍存在的問題,認真思考應該如何修改。在上課時,把典型案例打印出來發(fā)給學生,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問題應該如何修改,這樣學生能夠從中獲得啟發(fā),然后就有思路修改自己的作文。
2.教師批改作文認真閱讀學生作文的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需要學生更改的段落或詞句時要做上各種符號。在發(fā)現(xiàn)學生寫出好詞佳句時,應該標記出來寫上鼓勵的話語。這樣做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們就能夠了解教師各種符號所代表的意思,然后就會根據(jù)教師的批注自行更改。學生修改完成后,再把改過的作文收上來,檢查學生們自行修改的情況。在給定作文分數(shù)時,應該考慮第一遍的水平和改過后的水平。把兩者結(jié)合起來,做出綜合性評判。采用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能夠讓學生了解教師在批改時所用的各種符號含義,這樣可以在作文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讓學生們相互批改作文。教師可以采用分組的形式,三到四人為一組,然后選擇一個學生的作文讓小組成員共同討論文章的優(yōu)缺點,每個學生為這篇文章寫一個評語,小組成員一起來修改這篇文章,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認真輔導。
結(jié)束語
在廣闊的農(nóng)村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只要我們能夠敢于發(fā)掘,勤于開拓,科學有效的進行作文實踐活動,就一定能夠幫助學生們找到寫作的樂趣,讓學生們的寫作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趙懷壁.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之我見[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08):297.
[2]陳永光.農(nóng)村小學作文評語現(xiàn)狀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6(11):36-38.
[3]韋俊.淺談改革作文批改 挖掘農(nóng)村小學生寫作潛力[J].才智,2012(17):118.
[4]程克霞.對貧困地區(qū)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0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