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群
中共中央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結(jié)束,從根本上沖破了“左”的錯誤思想,各條戰(zhàn)線開始“撥亂反正”,把被“四人幫”顛倒的歷史再糾正過來。1979年8月,趙樸初譜寫了《金縷曲·敬獻人民教師》,對教育系統(tǒng)揭批“四人幫”罪行、促進全社會樹立尊師重教風尚,起到了鼓與呼的積極作用。趙樸老為什么要寫這首詞呢?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1979年暑期,國家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在北戴河召開全國班主任工作會議經(jīng)驗交流會,邀請民進中央領導出席。民進中央就邀請一貫重視和關心教育事業(yè)的趙樸老去參加,趙樸老也答應了。但是臨到開會前,趙樸老有重要活動不能分身前去,感到非常抱歉。當時分管文教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王震出席了北戴河的經(jīng)驗交流會,對趙樸老不能來,也感到很惋惜,就通過國家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楊濱同志捎過話來,趙樸老能否寫首詩詞,對忠誠教育事業(yè)、不畏艱難、不辭辛苦、埋頭苦干的教師予以關懷和鼓勵,趙樸老就欣然答應下來。經(jīng)過醞釀推敲,譜寫了這首《金縷曲》。
對于這首詞的內(nèi)容,趙樸老在多個場合進行過解讀。在民進中央的一次會議上,趙樸老應要求朗讀了這首詞,并動情地逐字進行解釋。趙樸老說:“那次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我原是抱著殷切期望打算去向大家學習的,但后來沒有去成,他們將那次會議的材料給我送來了,我看了很感動,看得流了淚,我認識到教師擔任的工作確實是偉大的工作,肩負的任務確實非常光榮?!當?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現(xiàn)在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我寫的那首詞,就是在看了材料之后心中涌現(xiàn)出這么一種熾熱感情下寫出來的。‘不用天邊覓,論英雄,教師隊里,眼前便是’,這是真實的寫照,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英雄就在眼前嘛!接下來說的是教師的品質(zhì),‘歷盡艱難曾不悔,只是許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無怨無尤吞折齒’,這點大家都是感同身受的,‘文化大革命’中老師們受到的沖擊是很大的,真是不堪回首。像我們民進中央葛志成同志的前夫人華錦同志,就是被折磨致死,以身殉職的,說得上是歷盡艱辛了。我還認識一位教師,當時被剃了陰陽頭,打得遍體鱗傷,他自己把血衣洗干凈,仍然回到教育崗位上去,并不懊悔。他們一心撲在學生身上,就是把身子許給了孺子,獻給了教育事業(yè)?!埤X’的故事出在《左傳》中,齊景公伏在地上裝作牛,讓孩子騎在自己背上玩,一不小心,頭磕在地上,把牙齒折斷了。魯迅‘俯首甘為孺子?!脑娋洌彩怯昧诉@個典故。當時齊景公是怎樣處置他的折齒的?不清楚,也許是吐掉了,但我們的老師不是吐出來,而是吞下去,和著血吞下去的,什么也沒有說,真是無怨無尤呀!‘捧丹心,默向紅旗祭’,他們捧著一片丹心,默默地向著紅旗致祭,他們忠于黨,忠于教育事業(yè),愛人民、愛人民的下一代,他們的‘忠與愛’真是無與倫比的。”
“詞的下半闕,是說老師像園丁一樣培育祖國的下一代,‘幼苗茁壯’成長,不僅是園丁高興,大家都高興,但是有幾個人知道老師們平時有多辛苦?‘晚眠早起’只是一個方面,實際他們的辛勤勞苦是說不完的。‘燥濕寒溫榮與悴’,這是以‘幼苗’成長形象地來比喻學生的思想情緒、進步退步等等,正如育苗人注意環(huán)境的燥濕,天氣的冷暖,葉子的青黃,要整天地細細觀察,耐心地培育。老師們對孩子每一點細微變化,都安放在‘心頭眼底’,‘費盡了千方百計’,正是他們對人民教育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對年輕一代的無限熱愛,才能做到這樣,否則,哪怕有很大的問題發(fā)生在眼底,也會看不到,更不會放在心頭了。教師們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而又能夠費盡‘千方百計’去解決問題,這種了不起的智慧,仍然是發(fā)端于‘忠與愛’。他們現(xiàn)在培育的‘幼苗’,到本世紀末,就是承擔國家重任的棟梁之才,‘他日良材承大廈’,‘賴今朝,血汗番番滴’,他們的‘光和熱’是‘無窮際’的?!?/p>
趙樸老說,“我是含著淚來填寫這首詞的”。他的這一大段敘述,飽含著他愛黨愛國的熱忱,傾注著他關心教育事業(yè)對人民教師的尊敬;不僅是對受過迫害教師的平反昭雪,更是對“四人幫”禍國殃民罪行的控訴和批判。整首詞用字貼切富有感情。他本人也很欣賞這首詞的發(fā)表,我就曾數(shù)次在不同的場合聽他講他寫的這首《金縷曲·敬獻人民教師》。他在給安慶六中當教師的女兒的信中說:“我寫一首《金縷曲》,是獻給人民教師的,你看否?這首詞曾有許多教師看了流淚?!?/p>
在那個特殊年代,趙樸老的《金縷曲·敬獻人民教師》成為“撥亂反正”、揭批“四人幫”的有力武器,通過新聞媒體傳播開來。重要報刊登出趙樸老手書此詞的墨跡,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受到廣大群眾,特別是教育工作者的喜愛,認為它反映了人民的心聲,表達了教師職業(yè)的崇高,激勵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獻身教育事業(yè)的熱忱。許多會議上傳誦這首詞,作曲家為它譜了曲,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將之作為重要曲目演唱。
時隔數(shù)年后,在慶祝第一個教師節(jié)時,《金縷曲·敬獻人民教師》再次掀起流傳熱潮。民進中央一貫重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倡導尊師重教,通過提案等方式建議國家設立教師節(jié)。1985年1月,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作為全國教師節(jié),廣大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愿望得到了實現(xiàn)。這也使趙樸老心情激動,思緒萬千,拿什么來迎接全國第一個教師節(jié)呢?他決定把六年前寫的《金縷曲·敬獻人民教師》重新工工整整地書寫一幅,特別寫明“一九七九年八月作,欣值本年九月十日教師節(jié),錄此以志慶祝。一九八五年秋,趙樸初?!泵襁M中央征得趙樸初的同意,將此墨寶送去木刻水印,復制數(shù)十幅,贈送給民進的先進教師和民進中央委員。同年9月7日,中國佛學院召開慶祝第一個教師節(jié)大會,趙樸老又寫了一幅懸掛在會場上,他親自上臺朗讀,并說:“為了表示我對所有教師的敬意,我把過去的一首‘金縷曲’重新寫出來,作為禮物送給教師們?!?/p>
在20世紀80年代,趙樸老譜寫的《金縷曲·敬獻人民教師》,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揭批“四人幫”罪行,推動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全社會樹立尊師重教的風尚,起到了積極作用。
趙樸老離我們而去已18個年頭了。他譜寫《金縷曲·敬獻人民教師》亦已近40年了。民進老一輩領導人的風范值得我們懷念,他們愛黨愛國、關懷人民的精神,深深地鼓勵著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xù)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