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
生活是寫作材料的源泉,但生活的原生態(tài)并不等同于寫作材料,它必須進行剪裁與編輯,才能為我所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正是一種剪裁與編輯的教學藝術。在習作教學過程中,筆者依據(jù)教學要求,順應兒童生理與心理特征,依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把習作融在活動中,讓學生體驗生活,在情境中習作,從而達到激活表達、豐富表達、優(yōu)化表達的目的。
一、創(chuàng)設觀察情境,激活言語表達
一切外部信息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觀察是寫作的重要門徑,因此,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觀察情境,能有效幫助學生捕捉寫作時機,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如在指導學生寫《胖大海》時,先讓學生猜猜胖大海的模樣,接著分發(fā)胖大海,每人一粒。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嗨!小朋友們大家好!我就是胖大海,我的模樣和你們猜想的一樣嗎?你們見了我一定大吃一驚吧!但我確確實實就是胖大海。愿意和我交朋友嗎?那就快來看看我、摸摸我、聞聞我、嘗嘗我吧!”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提示饒有興趣地把玩起手中的胖大海。接著,教師學胖大海的語氣說:“現(xiàn)在你們一定知道我的個兒有多大,衣服是啥顏色,有啥味兒了吧!快用筆記下來,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把我寫漂亮些哦!”在寫胖大海的變化過程中,教師又創(chuàng)設以下情境:“小朋友們,你們一定十分崇拜魔術師劉謙吧!可我覺得他和我比起來簡直是小菜一碟。不信,我就現(xiàn)場來一個。我要在這滾燙的沸水中進行我的魔術變變變,劉謙敢嗎?”教師把胖大海扔進滾燙的沸水中?!肮F(xiàn)在是見證奇跡的時刻,請大家睜大雙眼?!薄拔业哪g變完了,怎樣?不比劉謙差吧!哈哈,我現(xiàn)在長啥模樣?我像什么?我是怎么變成這模樣的?”學生置身于此情此景中,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即興描述他們的所見所聞。他們既在情境中學習語言,也在情境中運用語言。緊接著,教師營造綜合習作的情境:“小朋友們,我是中藥家族中的一員。我們中藥家族每年都要舉行一次盛大的聚會。可是每一次,我都被拒之門外。他們說我長得干癟,像個小老頭,不像胖大海。我真冤哪!今年的中藥家庭聚會又快到了,同學們能為我寫份完整的‘介紹書,為我伸冤,還我真實身份嗎?拜托大家了。”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創(chuàng)設觀察情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比較,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使學生在頭腦中積累了豐富的表象,這樣,寫起文章來就得心應手了。
二、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豐富具體表達
英國詩人雪萊曾說過:“想象是創(chuàng)造力。”想象是能使思維飛翔起來的翅膀,想象和聯(lián)想可以使文章虛實相生,豐富文章的內容。課堂上,積極創(chuàng)造想象情境,拓展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充實習作內容,解決“寫具體”問題。例如,寫想象作文《假如我是______》。課堂上,教師讓學生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幻想或愿望。甲說:“假如我是醫(yī)生,我一定會鉆研醫(yī)術,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乙說:“假如我是一名考古學家,我會去發(fā)掘古文物,研究歷史文明,探索古代生活。”丙說:“假如我是哈利·波特,我將用我手中的魔棒,當一名和平使者,消除仇恨、消除戰(zhàn)爭,讓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充滿和平的陽光!”……學生的發(fā)言踴躍,充分展示了個性化求新求異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但作為一篇想象作文,這只是個開頭,我們還要繼續(xù)引導學生把想象的內容寫具體。比如對學生甲的想象進行拓展:“若干年后的你就是一名醫(yī)術精湛的醫(yī)生,你會碰到什么樣的病人?你是如何救死扶傷的?”再如對學生丙的拓展:“未來的你就是哈利·波特,你遇上了什么事件?你又是如何化干戈為玉帛的?”此時,學生可以穿越時空,來到未來世界,他們的思維正如《文心雕龍》“神思”篇所言:“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下筆自然如有神助。
三、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優(yōu)化真情表達
1. 游戲激趣。習作課上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O計一些有趣的小游戲,并在學生做游戲的過程中,不著痕跡地進行指導,使學生在游戲后有話可說,也樂于寫。如在課堂上讓學生開展小游戲“扯不開的書”。上課伊始,教師拿出兩本書,在學生面前像洗撲克牌一樣把兩本書一頁一頁地插在一起,再朝兩本書中吹口氣,故作神秘地說:“老師會氣功,已經(jīng)用氣功讓兩本書牢牢地粘在一起,誰也扯不開?!币皇て鹎永?,學生們都躍躍欲試。教師請出班上最高大的兩名大力士上講臺,讓他們一人各扯一邊書脊,努力扯開書,并讓下面的學生認真觀察這兩位大力士的神態(tài)、動作。結果兩位大力士用盡了全身力氣,拔得面紅耳赤、大汗淋漓,那兩本書還是紋絲不動。教師及時采訪兩位大力士和臺下的學生:“你們剛才在扯書時有什么感受?”“同學們現(xiàn)在心中有什么想說的嗎?”學生的話匣子一下子被打開了……這時,教師讓同桌拿出書都來試試,學生興趣盎然。最后,教師點出其中的秘密:“同學們,并不是老師會氣功,而是兩本書一頁一頁地插在一起產(chǎn)生了很大的摩擦力,是摩擦力在作祟?!睂W生聽了恍然大悟。教師接著說:“多么有趣的小實驗啊,我們把它寫下來讓更多人一起分享我們今天的快樂吧?!?/p>
2. 即時寫事。在教學中,筆者常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說話的情境,比如每天的“三分鐘的早播”,說話內容有昨天的見聞,也有對某人、某事的看法等。一天早上,學生談論的竟然是“老師是老虎,學生是狐貍”。這讓筆者很意外。就在這時,學校的廣播響了:“請六年級的班主任老師馬上集中會議室開會!”聽了廣播,筆者匆匆布置了練習冊上的作業(yè),并交代班長管好班級,就去開會了?;貋頃r,筆者問學生:“剛才老師不在的時候,你們乖不乖?”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乖!”然后都不懷好意地笑了起來。筆者一聽,覺得這里面一定有故事。于是布置了一篇習作——《當老師不在的時候……》,學生們很樂意地寫下了自己的所作所為,結果不出所料:有傳紙條的、扔紙團大戰(zhàn)的、狐假虎威冒充老師的,也有越位追逐打鬧的、玩手機的……五花八門,各顯神通。雖是丑態(tài)百出,但都是真情流露,形象生動。這樣的即時寫事,學生感覺新鮮,氛圍更輕松,習作訓練取得了意外的成功。實踐告訴筆者:在習作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讓學生入情入境,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從而提高習作課效益。
(作者單位:福建省霞浦縣東關小學 責任編輯:辛銘 黃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