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志才 鄧裕朋 王少博
血管性癡呆是一種獲得性認知功能受損綜合征, 臨床特征表現(xiàn)為記憶、情感、認知、性格、言語等方面的精神障礙減退或消失,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同時也加重了家庭和社會的經(jīng)濟負擔。近年來, 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凸顯,老年血管性癡呆的防治已成為臨床醫(yī)學上的一大難題。從大量的報道中可以看出, 目前治療血管性癡呆的方案多偏向于綜合療法[1,2]。本研究以9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為主要對象,對丁苯肽軟膠囊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血管性癡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予以評價,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符合臨床上關于血管性癡呆的相關診斷標準[3]。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 女20例;年齡54~86歲, 平均年齡(65.23±7.28)歲。觀察組患者中男24例, 女 21例;年齡53~85歲, 平均年齡(65.17±7.2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抗凝、擴血管、活血化瘀、糾正水電解質等治療。
對照組采用依達拉奉(西安利君制藥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120042, 規(guī)格:20 ml∶30 mg)治療, 給予患者30 mg依達拉奉溶于10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 2次/d。
觀察組采用丁苯肽軟膠囊(商品名:恩必普, 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0299, 規(guī)格:0.1 g)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 依達拉奉的用藥方案同對照組;另外, 增加丁苯肽軟膠囊口服, 0.2 g/次, 3次/d。
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3周的治療, 以3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包括臨床療效和治療前后MMSE、ADL、CDR評分), 以及治療安全性(觀察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痛、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輕度升高等)。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患者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均完全消失, 記憶能力和認知能力恢復, 且精神狀態(tài)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各項疾病體征有所改善, 精神癥狀、記憶能力和認知能力均有緩解;無效:經(jīng)治療后, 患者的各項癥狀及精神狀態(tài)、認知記憶能力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 未達到上述標準, 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MMSE評分標準[5]:包括五項內容, 以30分為總分,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認知功能越好。ADL評分標準[6]:采用評分形式表示, 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好。CDR評分標準[7]:量表共包括11項問題, 分數(shù)越低, 說明患者的癡呆癥狀改善情況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5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ADL、CDR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MMSE、ADL、CDR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MMSE、ADL、CDR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各項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ADL、CDR評分對比( x-±s, 分)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治療后, 觀察組中發(fā)生惡心嘔吐2例、腹痛1例、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輕度升高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89%;對照組中發(fā)生惡心嘔吐3例、腹痛2例、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輕度升高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3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450, P=0.502>0.05)。
血管性癡呆是受到生理、病理、社會、生活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影響所致的認知障礙綜合征, 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依達拉奉是神經(jīng)保護劑, 可透過血腦屏障, 阻滯腦水腫和腦梗死進展, 減輕自由基損傷, 延遲神經(jīng)細胞死亡。丁苯肽軟膠囊可提高血管內皮水平和前列環(huán)素水平, 對谷氨酸的釋放起到抑制性作用。同時, 該藥可提升抗氧化酶的活性,減少神經(jīng)纖維損傷, 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 能夠抑制神經(jīng)細胞的凋亡速度。本研究結果顯示, 與單用依達拉奉相比, 經(jīng)聯(lián)合治療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更高,治療后的MMSE、ADL、CDR評分均明顯更優(yōu),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說明聯(lián)合用藥效果更佳;此外,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說明治療安全性較佳。本研究結果與以往報道結果類似[8-10]。
綜上所述, 在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治療上, 采用丁苯肽軟膠囊聯(lián)合依達拉奉進行治療可獲得理想效果, 且聯(lián)合用藥的治療安全性相對較高, 故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