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志均
支原體肺炎起病緩慢, 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發(fā)熱、陣發(fā)性咳嗽及粘液性濃痰等, 部分患者可出現血痰, 無明顯肺部體征, 但易累及肺外多系統(tǒng), 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近年來本院在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序貫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糖皮質激素對支原體肺炎進行治療, 取得顯著成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8例確診支原體肺炎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入院時血清肺炎支原體(MP)免疫球蛋白M(IgM)均>1/80, 單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超過1周后仍存在發(fā)熱等臨床癥狀, 胸片顯示肺大葉發(fā)生實質性改變并伴有胸腔積液[2]。將患者按照使用藥物的不同分為觀察組(48例)與對照組(40例)。觀察組男女比28∶20;年齡5~71歲, 平 均年齡(47.52±7.93)歲;病程3~6周, 平均病程(4.51±1.24)周。對照組男女比22∶18;年齡6~69歲, 平均年齡(47.21±7.34)歲;病程3~7周, 平均病程(4.52±1.21)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無激素過敏、糖尿病、高血壓及骨質疏松等情況。
1.2 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紅霉素靜脈滴注, 劑量為20~30 mg/(kg·d), 連續(xù)治療2周;給予白細胞及C-反應蛋白明顯升高的患者β-內酰胺類藥物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天津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2020493)治療, 以100~250 ml濃度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使用, 劑量為5~10 mg(kg·d)。觀察組給予甲潑尼龍琥珀酸鈉(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 批準文號H20130301)治療, 以100~250 ml濃度5%的葡萄糖溶液稀釋后使用, 劑量為1~2 mg(kg·d), 連續(xù)治療3~5 d。5 d后兩組均轉為口服, 并接受抗生素及支持療法等對癥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癥狀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咳嗽緩解時間、X線陰影消失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3]:若患者劇烈頑固咳嗽、高熱、呼吸音及濕啰音等臨床癥狀均消失, X線下胸腔積液消失, 實驗室檢查肺部恢復正常, 則為顯效。若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好轉, 實驗室及胸部X線片檢查肺部有改善, 則為有效;若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 胸腔積液未減少, 則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不良反應包括體液與電解質紊亂、肌無力、血壓升高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3.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退熱時間、咳嗽緩解時間、X線陰影消失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x-±s, d)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重癥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 目前國內外認為其與機體的免疫細胞及體液有關, 間質性肺炎與急性毛細支氣管炎均可轉化為支原體肺炎, 全齡均可能發(fā)病, 但主要集中于學齡前兒童及年老體弱者, 多合并其他肺外并發(fā)癥, 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頑固性劇烈咳嗽、高熱、呼吸音粗及濕啰音等, 少數患者可由胸腔積液, 引起患者神經、血管、血液及消化等系統(tǒng)的感染損傷, 神經損傷中由以腦膜炎及腦炎較為多見[4,5]。臨床中多采用敏感抗生素對支原體肺炎進行常規(guī)治療, 但患者的臨床癥狀往往反復發(fā)作, 因此在抗感治療的同時還應進行免疫治療。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是氫化可的松的鹽類化合物, 為短效糖皮質激素, 可減輕或防止組織對炎癥的反應, 抑制細胞中介的免疫反應, 延遲性的過敏反應, 并減輕原發(fā)免疫反應的擴展, 還可對抗細菌內毒素對機體的刺激反應, 從而減輕細胞損傷, 發(fā)揮保護機體的作用,其生物半衰期為80~144 min, 可在較短時間內被機體吸收,從而迅速起到抗炎、免疫抑制及抗過敏的效果[6-8]。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為中效糖皮質激素, 進入體內后可被膽堿酯酶水解為游離的甲潑尼龍, 血漿半衰期為3~4 h, 起效快且療效確切, 相對于可的松和氫化可的松合成的衍生物, 其所引起患者體液及電解質紊亂較少, 水鈉潴留作用較小, 且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抑制的時間較短[9,10]。本次研究中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采用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 結果顯示,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3.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退熱時間、咳嗽緩解時間、X線陰影消失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在治療重癥支原體肺炎中更有優(yōu)勢。
綜上所述, 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重癥支原體肺炎效果較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顯著, 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且安全性較高, 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