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涵
“新鮮出爐的棗糕喲!”
祖父笑呵呵地端上一個木砧板,用潔白的細紗布罩好,棗糕方方正正的輪廓在紗布下若隱若現(xiàn),清甜的蜂蜜香混合甘樸的紅棗味早已溜出廚房,縈繞在我的鼻間,揮散不去。
我心急地想一把揭開細紗布,祖父笑著制止了我,輕輕掀開紗布,露出小小的一塊來。祖父把刀用溫開水浸潤好,再上下左右迅速一切,然后變魔術似的從身后拿出一只白瓷小盤,用刀輕輕一挑,棗糕就乖乖地在盤中躺好,瑩白瓷的盤襯著金黃的棗糕,煞是好看。一口咬下去,那甜蜜直滲入心底。
祖父站在一旁,看著我狼吞虎咽的吃相,笑得瞇起眼,絲絲縷縷的皺紋在眼角漾開,臉上滿是幸福。
我的祖父,是一個做棗糕的好手。
祖父的紅棗很講究,只用滄州的金絲小棗。金絲小棗雖然個頭不大,但圓滾滾甜滋滋,是棗糕滋味甜美的保證。
每年秋天,他都去滄州買棗。他買棗時要求極嚴格,總是把手伸進裝滿棗的麻袋里,隨便捧出兩大把,不挑不選,而是挨個兒扒開看,扒開一百個,如果有兩個有蟲的棗,他便說:“百里挑二,不行,非得百里挑一!”不管買與不買,最后他都把那捧出的棗用秤一稱,給錢便走。
蜂蜜是蒸棗糕必不可少的原料,唯有荊芥的花蜜最好,因為荊芥蜜有一種清新的味道。
祖父每年要買上百斤好的荊芥蜜,他把金絲小棗用清水洗好,把棗放進荊芥蜜桶里。蒸棗糕時,撒一層粘稻米,撒一層蜜棗,一共要撒三層米兩層棗。那粘稻米必須用清水浸泡10天才可用。這樣,蒸出來的棗糕三層雪白如玉,兩層淡黃如金,吃起來又粘又甜又香,讓人愛不釋口。
為了能吃上祖父的棗糕,許多老主顧一大早就等候在祖父家。閑談中,有人說:“你應該申請專利了?!弊娓负俸傩?,花白的胡子在唇間微微顫動著,像小昆蟲撲棱著透明的翅膀:“申那玩意兒干啥?這東西誰都能做,沒啥可保密的?!?/p>
祖父這一輩子,只是個平平凡凡的糕點師;但他的名字,隨著悠悠棗香,流芳百里,那淡淡的棗香,也甜蜜了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