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蘭
摘要:本文論述了如何在漢語拼音教學中運用編寫兒歌、巧借插圖、編創(chuàng)口訣、編操鞏固等多種教學方法,旨在增強漢語拼音學習的趣味性,調動學生漢語拼音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漢語拼音 編寫兒歌 趣味學習
一、編寫兒歌,傳授方法
在拼音教學中,若教師使用機械教學法直接告訴學生某物是什么、如何讀、怎么記,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因此,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自我學習,做到“樂在其中”。如在教學“a”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編兒歌:“小妹妹愛大哭,張大嘴巴a、a、a?!碑斀虒W聲母“k”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如何記住k的樣子呀?”有學生試著編了句兒歌:“蝌蚪愛水草,小蝌蚪k、k、k。”這樣一來,大部分學生都能憑借自己的力量有效記憶和學習字母。
二、發(fā)揮自主能力,以學生為主體
剛入學的學生猶如一張白紙,不僅有發(fā)展的潛力,還有發(fā)展的需要。如在教學“ma”時,讀好輕聲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教師也不能一遍一遍地領讀,應嘗試讓學生拼讀、領讀、比賽讀,特別是領讀,既鞏固了學生的發(fā)音,又給了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樹立漢語拼音的學習信心。
三、運用直觀教學法,集中學生注意力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和學習接受程度,教師應采用直觀教學法,讓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氛圍中。
1.巧借插圖,激發(fā)學生興趣
《新課程標準》強調了學生應具有主動學習的意愿,讓學生愛上學習,樂于學習,從學習中找到快樂與收獲。如在教學聲母“b”時,筆者先展示了一些彩色插圖,讓學生進行觀察,并提出問題:“圖中的人是誰?她在做什么?”然后,筆者出示聲母卡片b,告訴學生們“b”就是把廣播的“播”讀輕一些、讀短一些,接著讓學生們觀察它們之間的相似點,以此來啟發(fā)學生,讓他們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這不僅能讓學生快樂地學習,還能強有力地幫助學生記憶字母的音與形。
2.直觀教學,陳列實物
在對學生進行拼音朗讀的訓練過程中,筆者借助陳列實物的直觀方法進行教學。如在拼讀“書本”“粉筆”“書桌”的音節(jié)時,筆者一邊讓學生拼讀,一邊拿起相應的實物,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拼讀能力。
四、通過多種游戲,鞏固拼音
1.編創(chuàng)口訣
如在教學“聲母j、q、x與單韻母ü組成音節(jié)的拼讀”時,筆者引導學生編創(chuàng)順口溜記憶“ü”上兩點省寫的規(guī)則:小ü碰到j、q、x,去掉兩點還念ü。在學習過程中,筆者讓學生邊拍小手邊念口訣,手口并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編操鞏固
首先,口腔操。在教學單韻母a、o、e的發(fā)音時,筆者根據它們發(fā)音的口型變化創(chuàng)編了口腔操,學生起立雙手叉腰,大聲說:“張大嘴巴a、a、a,攏圓嘴巴o、o、o,嘴巴扁扁e、e、e?!边@樣,學生在玩中規(guī)正了發(fā)音。
其次,手指操。如在教學“區(qū)分拼音b、d、p、q”時,筆者讓學生用左手握拳的形式,演示“b”的字形,再伸出右拳演示“d”的字形,然后讓學生將兩拳相對向下翻,演示出“p、q”的字形。筆者還一邊演示一邊讓學生背字母歌:“左拳b來右拳d,兩拳相對念bd;左豎朝上就念b,右豎朝上就念d;左豎朝下就念p,右豎朝下就念q”。
3.猜猜形式的教學
筆者做出口型,讓學生猜測教師想要說出的拼音是什么,如a、b、p,或者筆者描繪出字母的形狀,讓學生說出相應的字母。如筆者說:“兩個門洞?!睂W生就說:“m。”筆者說:“一個門洞?!睂W生就回答:“n?!?/p>
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聯系實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的漢語拼音,使學生熟練掌握、鞏固、運用漢語拼音的技巧。如筆者讓學生給植物、蔬菜和生活用品等貼上拼音標簽,給認識的動物、球類等制作拼音卡片。
六、學習漢語拼音,滲透品德教育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睘槿藥煟艘探o學生基礎知識,還應在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如在教學“復韻母:ai、ei、ui”時,筆者出示課文中小朋友栽樹的插圖,同時教育學生要愛護環(huán)境,保護小樹,不傷害校園的花草樹木。
古語有云:“善教者,師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師勤而功半?!辈捎眠m當的漢語拼音教學方法才能使?jié)h語拼音教學融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于一體,才能使拼音教學課堂真正地活躍起來。
(作者單位:永修縣立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