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燕,楊海濤
(1.陜西理工大學陜西省催化基礎與應用重點實驗室,陜西 漢中 723000;2.陜西理工大學 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陜西 漢中 723000)
紫蘇(PerillafrutescensL.)又稱為紅蘇、白蘇、蘇麻等,是一種常用的藥食兩用植物[1]。紫蘇全身是寶,其葉、莖、根和籽均可入藥,具有抗菌、抗炎、抗過敏、預防癌癥、降血脂和血壓、保護肝脾等功效[2]。近年來,由于其獨特的活性組分和廣闊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紫蘇籽為紫蘇成熟的果實,具有行氣和胃、解表散寒、治療妊娠反應和胎動不安等功效。紫蘇籽含有40%~50%的油脂,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90%以上,其中α-亞麻酸含量占55%~65%[3]。紫蘇籽油還富含黃酮、多酚、微量元素、甾醇和VE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衰老、抗癌和預防老年癡呆等功效[4]。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紫蘇籽油營養(yǎng)保健功效認識的不斷深入,紫蘇籽油作為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已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如謝慧等[5]采用改良索式抽提法優(yōu)化了紫蘇籽油的提取工藝;宋曙輝等[6]采用微波輔助法優(yōu)化了紫蘇籽油的最優(yōu)工藝;胡穎等[7]采用超臨界 CO2結合夾帶劑乙酸乙酯優(yōu)化提取了紫蘇籽油的提取工藝,其得油率為36.7%。程雪等[8]采用熱處理輔助水酶法得到紫蘇籽油的提取率為59.02%。由此可見,紫蘇籽油作為一種新型營養(yǎng)保健食用油,不同的提取方法對其得油率和油品也有很大的影響。
目前,從原料中提取油的方法有機械壓榨法、化學萃取法、索氏提取法、超臨界CO2萃取法、水酶法和超聲波輔助提取法等[9-12]。其中超聲波輔助提取法相較于機械壓榨法和超臨界CO2萃取來說儀器操作簡單;相較于化學萃取法來說不僅減少了浸出時間和雜質的浸出,而且提高了出油品質;與水酶法比較,操作易于控制。由此可知,超聲波輔助法低成本、低耗能,且利于大規(guī)模生產。近幾年,油脂是否具有抗氧化作用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研究表明較多的油脂對自由基均具有較好的清除作用[13]。因此,本研究采用響應面分析法優(yōu)化了紫蘇籽油的提取工藝,并評價了紫蘇籽油的理化性質和自由基清除活性,為紫蘇籽油的產業(yè)化開發(fā)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EL104型電子分析天平;722G型可見分光光度計;SB-4200DTD型超聲波清洗機;JXL-2S-6A型數顯恒溫水浴鍋;101A-1型電熱鼓風干燥箱;800型離心機;CL-2型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
紫蘇籽:采集于陜西省勉縣,分別進行晾干、除雜、50 ℃烘干、粉碎、過80目篩后貯藏在干燥容器中備用。石油醚(AR):60~90 ℃;其他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1.2.1 超聲輔助提取紫蘇籽油
準確稱取一定量的處理好備用的紫蘇籽粉于燒瓶中,依據一定的料液比加入石油醚,在一定的超聲功率、提取溫度和提取時間下,進行提取、收集提取液、旋轉濃縮回收溶劑,得到紫蘇籽毛油,于60 ℃電熱鼓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稱重。其提取率計算公式如下:
紫蘇籽油提取率(%)=(提取后紫蘇籽油的質量/提取前紫蘇籽的質量)×100。
1.2.2 單因素試驗
基礎提取條件:超聲功率400 W,提取時間30 min,超聲溫度60 ℃,料液比1∶10。在該基礎條件下適當調整后進行不同的提取溶劑(異丙醇、石油醚、正己烷、乙醇、乙酸乙酯)、超聲功率(200,250,300,350,400 W)、提取時間(10,20,30,40,50 min)、超聲溫度(30,40,50,60,70 ℃)、料液比(1∶2,1∶5,1∶10,1∶15,1∶20)的單因素試驗,以紫蘇籽油提取率為考察指標,優(yōu)選各單因素的最優(yōu)取值范圍。
1.2.3 響應面試驗
以紫蘇籽油提取率為考察指標,根據Box-Behnken中心組合試驗設計的原理,設計響應面分析試驗[14],優(yōu)化超聲輔助提取紫蘇籽油的提取工藝。
1.2.4 紫蘇籽油理化指標的測定[15]
水分及揮發(fā)物按照GB 5009.236-2016測定;相對密度按照GB/T 5518-2008測定;皂化值按照GB/T 5534-2008測定;碘值按照GB/T 5532-2008測定;酸值按照GB 5009.229-2016測定;過氧化值按照GB 5009.227-2016測定;折光率按照GB/T 5527-2010測定。
1.2.5 抗氧化活性的測定
對O2-·的清除能力:依據鄰苯三酚自氧化法[16];對NaNO2的清除:依據鹽酸萘乙二胺法[17];還原能力的測定:采用鐵氰化鉀還原法[18]。
以紫蘇籽油收率為評價對象,對可能影響得率的提取溶劑、超聲功率、超聲溫度、提取時間和料液比進行了試驗篩選,結果見圖1~圖5。
圖1 提取溶劑對紫蘇籽油提取率的影響
圖2 超聲功率對紫蘇籽油提取率的影響
圖3 提取溫度對紫蘇籽油提取率的影響
圖4 提取時間對紫蘇籽油提取率的影響
圖5 料液比對紫蘇籽油提取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5種提取溶劑對紫蘇籽油提取率的差異影響較大,其中石油醚和正己烷的紫蘇籽油產率接近且最大,所得油脂顏色淡黃,透明度高。乙酸乙酯、異丙醇、無水乙醇的提取率依次降低,且乙酸乙酯和異丙醇提取的油脂呈黃綠色,略有渾濁。故后續(xù)試驗選擇石油醚(60~90 ℃)為提取溶劑。
由圖2可知,當超聲功率在200~250 W時,紫蘇籽油的提取率隨超聲功率的增加而增加;250~300 W之間時,紫蘇籽油的提取率隨超聲功率的增加而增加最快;300~350 W時,紫蘇籽油的提取率隨超聲功率的增加而逐漸降低;350~400 W之間時,雖然紫蘇籽油的提取率隨超聲功率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明顯小于200~300 W時的增加幅度。結合超聲波的機械效應與熱效應,高功率條件下有可能引起油脂中活性成分的降解等原因,故選擇超聲功率300 W為宜。
由圖3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紫蘇籽油的提取率逐漸增加,60 ℃時達到最大值;60 ℃以后紫蘇籽油的提取率下降程度非常明顯??赡苁怯捎诔暅囟冗^高,溶劑揮發(fā)過快,使得浸出過程中無法保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導致提取率降低,故選擇超聲溫度40 ℃為宜。
由圖4可知,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紫蘇籽油的提取率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40 min后下降趨勢趨于平緩??赡苁怯捎诔曁幚淼臅r間過長,產生的空化作用或機械效應使紫蘇籽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發(fā)生了裂解,從而使得紫蘇籽油的提取率下降,故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超聲時間應在30 min為宜。
由圖5可知,在1∶2~1∶5時,紫蘇籽油的提取率隨料液比的增大而增加最快;1∶10時提取率達到最大值;隨后紫蘇籽油的提取率有所下降。由此可見,提取溶劑用量增加,可使較多的紫蘇籽油溶于溶劑中,也可能導致產物中的雜質增多,促使提取率降低,故料液比選擇1∶5~1∶15之間較合適。
2.2.1 響應面分析試驗設計與結果
依據單因素試驗結果,設計4因素3水平的響應面法優(yōu)化試驗,考察超聲功率、超聲溫度、提取時間和料液比對紫蘇籽油提取率的影響,優(yōu)化其提取工藝。響應面分析試驗的因素與水平見表1;響應面分析試驗的結果見表2,其中1~24為分析試驗,25~27為零點試驗。
表1 響應面分析因素與水平
表2 響應面分析試驗的設計及結果
2.2.2 響應面試驗方差分析
運用Design-Expert 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表2中的試驗數據進行二次多項式回歸擬合,得到Y與A,B,C,D的二次回歸方程為:Y=-46.015833+0.829583A+1.678667B+2.531000C+0.192633D-0.017167A2+0.002775AB-0.022592B2-0.026250AC+0.000400BC-0.210167C2+0.001405AD+0.000190BD+0.010040CD-0.000592D2。
紫蘇籽油提取率回歸模型的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回歸方程的方差分析結果
注:“*”表示差異性顯著,P<0.05;“**”表示差異性極顯著,P<0.01。
2.2.3 確立最佳的提取條件與驗證
通過分析響應面試驗模型,得到紫蘇籽油提取率的預測值為44.52%,即超聲時間為40.44 min,溫度為31.14 ℃,料液比為1∶11.34 (g/mL),超聲功率為302.4 W。為了便于實際操作,設定超聲時間為40 min,溫度為31 ℃,料液比為1∶11 (g/mL),超聲功率為300 W, 進行3次平行試驗,得到紫蘇籽油的平均提取率為44.31%,與理論預測值的誤差為0.47%。因此,本響應面試驗模型與實際情況擬合度良好,優(yōu)化結果可靠,該工藝參數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與實際應用價值。
2.2.4 紫蘇籽油理化指標的測定
在最佳工藝條件下得到淡黃色、澄清透明的紫蘇籽油,具有紫蘇特有的氣味,加熱無沉淀生成。蘇籽油的理化性質測定結果見表4。
表4 紫蘇籽油的理化性質
由表4可知,其相對密度較大,說明其不飽和程度較高;油中水分及揮發(fā)物的含量較低,易于長期穩(wěn)定保存;酸值和過氧化值接近于1,符合國家食用油的標準,表明其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性能;碘值較高,表明其含有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油品質較好;皂化值高于常見植物油的標準,進一步說明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折光率也高于一般的油脂。野生紫蘇籽油的酸值、碘值、皂化值和過氧化值均達到了國家食用植物油的標準,是一種理想的保健用油。
2.3.1 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
O2-·可以在生物體內發(fā)生脂質過氧化或生成其他的氧自由基,引起機體損傷性疾病。
圖6 對亞硝酸鹽清除活性
由圖6可知,紫蘇籽油的質量濃度小于6 mg/mL時,紫蘇籽油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小于Vc,由于紫蘇籽油中的活性成分較多,低濃度條件下其自由基清除活性較弱;當質量濃度大于等于6 mg/mL時,紫蘇籽油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明顯高于Vc,且存在明顯的量效關系,可能是紫蘇籽油中的活性成分存在協(xié)同清除自由基的性能。故紫蘇籽油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具有較強的清除作用,其清除IC50值為2.49 mg/mL。
2.3.2 對亞硝酸鹽(NaNO2)的清除能力
依據重氮偶合比色法,在酸性環(huán)境中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再與鹽酸萘乙二胺試劑發(fā)生偶聯(lián)反應,生成的紫紅色偶氮化合物于540 nm處的吸光度值增強。
圖7 對亞硝酸鹽清除活性
由圖7可知,在低質量濃度條件下,紫蘇籽油對亞硝基的清除能力明顯低于Vc,其清除效率增長較快且存在明顯的量效關系,而Vc的清除效率增長平緩。紫蘇籽油對亞硝基的清除IC50值為2.51 mg/mL,表明相同濃度下紫蘇籽油對亞硝酸鹽的清除速率優(yōu)于Vc溶液。
2.3.3 還原能力的測定
利用紫蘇籽油被鐵氰化鉀氧化來表征其還原力。還原力越強表示其給電子能力越強,其自由基清除活性也相對較強,因此常應用還原能力表征其抗氧化活性的強弱。
圖8 還原能力的測定
由圖8可知,20~80 g/mL時紫蘇籽油的還原能力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80~140 g/mL時,還原能力上升平緩,但總體趨勢優(yōu)于同濃度條件下Vc溶液的還原能力。由此可見,紫蘇籽油的還原能力較為顯著,同時佐證了紫蘇籽油具有較強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及抗氧化能力。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經過響應面試驗優(yōu)化了超聲輔助提取紫蘇籽油的提取工藝,在最佳的提取工藝參數為超聲功率300 W、超聲時間40 min、溫度31 ℃、料液比1∶11 (g/mL)的條件下,紫蘇籽油的提取率為44.31%,與理論預測值的誤差為0.47%,表明該工藝條件穩(wěn)定,切實可行。
紫蘇籽油的理化性質研究發(fā)現,紫蘇籽油為澄清、透明的淡黃色液體,加熱無沉淀生成;相對密度(d420)0.927±0.008;酸值(1.012±0.01) mg/g;碘值(I)(198.21±0.21) g/100 g;皂化值(196.61±0.01) KOH mg/g;過氧化值(1.018±0.01) g/100 g。其酸值、碘值、皂化值和過氧化值均達到了國家食用植物油的標準,是一種理想的保健用油。
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表明,當濃度10 mg/mL時,紫蘇籽油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和亞硝酸鹽的清除率分別高達69.61%和66.46%,其清除IC50值分別為2.49,2.51 mg/mL;在濃度為0.14 mg/mL時,紫蘇籽油的還原能力為0.671,高于同濃度條件下Vc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還原能力。故紫蘇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為其進一步的工業(yè)開發(fā)與利用提供了一定的試驗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