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經濟正在迅速發(fā)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教育的變革也意味著是創(chuàng)新的變革,是一種從舊到新的全面變革。音樂是一門修煉身心的藝術,小學的音樂教學方式也需要變革,不能用古板庸俗的方法來教育孩子,要創(chuàng)新靈活素質教育,本文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生合唱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小學生合唱教學;素質教育;策略
一、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現(xiàn)狀
(一) 學生對音樂認識不足
音樂是一門藝術,很多學生簡單認為音樂就是唱歌,但是對五線譜都不知道,當老師以專業(yè)的角度去教學,學生很容易產生枯燥乏味的情緒,覺得老師不專業(yè),那是因為大家對音樂認知不足,參與性也不強,再者認為音樂課是副課,所以通常對于上課都是敷衍了事。而合唱是小學音樂教學的一大重點,當學生認知產生偏差,對合成教學的配合也是存在問題的。
(二) 學生團結協(xié)作意識匱乏
小學生都還在幼稚的階段,心智發(fā)展和自控力都是缺乏成熟度的,很多低年級的小學生上課基本的課堂紀律都無法維持,更別說合唱了。合唱是一個十分講究配合和默契的藝術,有點孩子覺得自己唱歌好聽,會可以去突出自己顯示自己的歌喉;有的唱歌跑調缺乏信心,發(fā)音的時候十分微弱……這就導致一個合唱的嚴重問題,聲音忽高忽低,大部分凸顯少數(shù)人的聲音,直接拉低了整個合唱團的水平。
(三) 學生對音樂沒有興趣
低年齡段學生自我管控能力不夠強,老師專業(yè)的教學讓他們覺得遙遠枯燥乏味,合唱教學更是一個難題。五六年級的孩子學習壓力慢慢變重,音樂課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副課,對音樂沒有認識的孩子更是對音樂課缺乏興趣。合唱是專業(yè)的課程,老師以專業(yè)的角度教學,需要學生高度配合,有必要的時候可能會對一個發(fā)音練上無數(shù)次,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訓練,這是一個復雜繁瑣的過程,一定程度上是削弱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 優(yōu)化小學生合唱教學方法
(一) 情景式教學
對我個人而言音樂是一個浪漫充滿情感的藝術,當然也是很專業(yè)的,因此對于懵懂的小學生來說,老師的教學手段也是需要靈活應變的,要會根據(jù)小學生的情緒和心智去設計教學情境,為后面的教學做鋪墊。小學生大多是活潑好動的,老師可以通過直觀的實物來吸引孩子們的目光,再者沒必要像其他課一樣大家規(guī)規(guī)矩矩坐在板凳上聽課,完全可以改變教學情境和方式來調動所有孩子參與進來,當大家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隨著老師轉動,為后面專業(yè)的教學也做好了鋪墊。
例如,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是小學生必學的曲目之一,這算是一首很莊重的曲目。對于這個,可能很多學生沒有概念,老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熱血悲壯的紅軍故事做成PPT或者摘記一些短視屏或者提供一些抗日們英雄的雕像等等,把學生的思緒帶到故事里去,讓他們對這首歌的背景進行了解,更有利于后面的合唱教學。
(二) 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去教學
現(xiàn)在國家推崇的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比,更注重孩子們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首先合唱音樂是需要會聆聽、會觀察、會合作的藝術,這不僅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個推動素質教育的媒介。合唱開始以后人數(shù)既定以后就要開始教學,老師的專業(yè)演示需要孩子們認真聽聽學習演示以后老師會就比較難發(fā)音的地方進行詳細講解,什么時候高音什么時候低音等。這個期間學生還要仔細觀察,發(fā)音時老師的嘴型和聲音高低的變化。最后要所有學生一起演練,要一起呼吸一起吐氣,所有動作整齊劃一,聲音也是一樣,這個對默契度和配合度要求極高的。音樂課不僅是本身技術上的突破,更是要在心態(tài)上、心智上、技巧能力的學習上的一種提升,高度默契的團隊協(xié)作不僅是自己的提高更是對其他成員的尊重。
(三) 要時刻看到學生的進步
孩子對于老師來說,肯定是沒法比的,合唱是門細活,千萬不能急躁急于求成,要能夠看到學生。合唱肯定是會有比較難的發(fā)音,這個時候老師一定要通過各種感官,把其中的情感表達出來,讓孩子能夠從情感中體會到巧妙之處也體會所表達出的情感。有些是古典音樂有些是流行音樂,有些音樂也是很有趣的,比如音樂中插著動物的叫聲,這時候老師一定要利用好這個機會,可以讓孩子們自由發(fā)揮,放飛情感,也是一種教學手段,寓教于樂。這樣孩子們可以體會到音樂的樂趣,也可以提高孩子們對音樂課的參與度,可以以更加深刻的方式來教學。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現(xiàn)在教育大環(huán)境正在創(chuàng)新變革,學校要落實貫徹新課改的新標準和新要求,積極調整教學方案,老師課前要認真?zhèn)湔n,要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去尋求有趣高效的方法和策略,跟上改革的步伐,老師也要不斷學習,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去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從根本上讓孩子受益。小學音樂雖然不是應試科目,但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學科,關系著孩子們個人審美和情操的提升,要使得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
三、 結語
人名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首先教書就應該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沒有這個基礎,不可能上好一節(jié)音樂課。音樂老師不僅是要人會唱歌還要會表演等,無論哪個角度都要良好的展現(xiàn)自己的個人素養(yǎng),使得學生信任你佩服你,才是一節(jié)課良好的開端,才能夠出色地上好一節(jié)課。合唱課老師要給孩子們一個良好的開端,正確的開始,多與孩子們互動,讓他們有豐富的情感和體驗感,可以調高孩子們對音樂的認知。再者育人,老師就必須是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觀極其端正的人,音樂課是要傳達情感的藝術,老師要去向學生傳達自己的正能量。面對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老師要耐心細心地去教導去引導,合唱是一個團隊協(xié)作的成果,要想長處一支完美的作品,就要先學會去提高自己,去尊重別人,合唱不僅僅是表面唱首歌這么簡單,更是把合作精神潛移默化地印在大家的心里。
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我們是一個偉大的民族,56個民族支撐起了我們大中華,倘若不懂協(xié)作,我們會發(fā)展成什么樣,我們的高速發(fā)展也必須要舉國上下的配合,這也是一種團隊精神,一種協(xié)作。合唱最大的魅力是讓我們在歌聲中放飛自我,也能讓大家在歌聲中找到共鳴,共同創(chuàng)造偉大的作品。
參考文獻:
[1]程一萍.情感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音樂時空,2013(12).
作者簡介:
孫嘉陽,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西新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