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蓉,黃 靜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621700)
舌系帶過短在嬰幼兒人群中非常常見,屬于先天性畸形,表現(xiàn)為吸奶無力、發(fā)音吐字不清等。臨床對舌系帶過短一般采用舌系帶矯正術治療,但舌系帶矯正術具有一定的風險,在手術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手術護理[1]。患兒年齡較小,手術過程中不能積極配合,易導致手術誤傷其他組織,從而影響手術效果,引發(fā)醫(yī)療糾紛[2]。該科經(jīng)過長期臨床實踐,設計了一種可固定并暴露舌系帶的工具,名為舌系帶夾。現(xiàn)探討舌系帶夾在舌系帶矯正術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該科行舌系帶矯正術的160例患兒,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應用組,每組各80例。對照組患兒女36例,男44例;年齡4個月至5歲,平均年齡(2.2±0.6)歲;體質(zhì)量7.8~23.0 kg,平均體質(zhì)量(13.5±1.0)kg;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均為Ⅰ~Ⅱ級。應用組患兒女35例,男45例;年齡3個月至5.5歲,平均年齡(2.3±0.5)歲;體質(zhì)量7.6~22.5 kg,平均體質(zhì)量(13.1±0.9)kg;ASA均為Ⅰ~Ⅱ級。2組患兒的年齡、性別、體質(zhì)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多數(shù)為2014―2016年該科未廣泛開展使用自制舌系帶手術夾的患兒,采用傳統(tǒng)的通過患兒家屬及護士的強行按壓,應用舌鉗或縫線牽拉固定舌體的方法進行系帶矯正手術。應用組患兒使用該科自制舌系帶手術夾固定舌體的方法進行系帶矯正手術。該科自制舌系帶手術夾已申請國家專利(專利號:ZL 2015 2 0711712.4),將其應用到舌系帶矯正術時,將舌系帶夾置于患兒口中,使工作端“U”形口卡住患兒的舌系帶,輕輕向上靠住患兒的上唇前牙撐開口腔,能將手術部位充分暴露,再行舌系帶矯正術。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2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手術時間、手術過程中的護理助理數(shù)量和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該院自制的問卷調(diào)查表進行統(tǒng)計,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選項,家屬自行選擇,“非常滿意”和“滿意”視為滿意計算護理滿意度。
1.4療效判定 痊愈:患兒舌頭能夠自如向外伸進行活動,音不準的嬰幼兒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言語訓練之后能正常語言發(fā)音,嬰兒能夠很好地吸吮。
2.12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患兒的痊愈率為85%,應用組為95%,應用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782,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2.22組患兒的手術時間和護理助手結果比較 應用組患兒手術時間和手術過程的護理助理分別為(6.86±2.56)min和(1.12±0.42)例,對照組分別為(40.49±5.48)min和(2.78±0.54)例,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245、7.256,P<0.05)。
表2 2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結果比較(n)
2.32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結果比較 應用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為97.50%,對照組為86.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該院采用自制的舌系帶手術夾應用到舌系帶矯正術中具有多種優(yōu)勢,首先自制舌系帶手術夾的制作比較簡單且便捷,取材非常方便,成本低廉,不會增加患者的手術負擔。自制舌系帶手術夾非常輕便,體積較小,無毒,耐腐蝕性良好,清潔消毒非常方便[3-5]。將其應用到舌系帶矯正術中,能將患兒的手術部位充分、清晰地暴露,醫(yī)師能更好地進行手術操作,手術過程中不會誤傷患兒的其他組織,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6-7]。此外,舌系帶手術夾還可應用到唇系帶手術中,使用廣泛。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兒的痊愈率為85%,應用組為9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應用組患兒手術時間和手術過程中的護理助理分別為(6.86±2.56)min和(1.12±0.42)例,手術時間比對照組更短,護理助理例數(shù)比對照組更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應用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為97.50%,對照組為86.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研究報道相符[8]。說明自制舌系帶手術夾應用到舌系帶矯正術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過程中的護理人員,還能提高手術效果和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自制舌系帶手術夾應用在舌系帶矯正術中具有多種優(yōu)勢,使手術耗時、護理助手人數(shù)明顯減少,且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