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葦,譚超超,吳 意
(湖南省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長沙 410005)
急性胰腺炎(AP)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以急性發(fā)作時持續(xù)性上腹部劇烈疼痛及血尿淀粉酶持續(xù)性升高為特征。多數(shù)輕癥急性胰腺炎(MAP)經(jīng)禁食、補液等治療后可治愈,但仍有10%~20%的患者可進展為重癥急性胰腺炎(SAP)。近30年來治療SAP的技術水平有了很大進展,但其發(fā)病急、進展快,病死率仍高達10%~30%[1-2]。因此,SAP的早期預測并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對改善患者預后、降低病死率具有極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通過聯(lián)合檢測AP患者血清平均血小板體積(MPV)、降鈣素原(PCT)、白細胞介素-6 (IL-6)的動態(tài)變化,并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評分(APAPCHE-Ⅱ)系統(tǒng)比較,探討其在AP診治中的臨床價值,為 SAP的早期診斷、病情監(jiān)測提供新的檢驗指標。
1.1一般資料 收集該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80例AP患者。按患者病情及診斷分為輕癥組和重癥組。MAP組260例,男159例,女101例,中位年齡48歲;SAP組120例,男77例,女43例,中位年齡52歲。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因構成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患者入院首日一般資料結果比較
1.2診斷標準 AP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急性胰腺炎治療指南(2014)》[3-4]。表現(xiàn)為急性、持續(xù)性腹痛,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超過正常上限3倍,影像學提示胰腺有或無形態(tài)改變,排除資料不全者,合并嚴重心、肺、腎等系統(tǒng)疾病者,有出血性疾病、抗凝藥物應用史者。所有患者均于發(fā)病24 h內(nèi)入院。SAP具備AP的臨床表現(xiàn)和生化表現(xiàn),且具備下列癥狀之一者:局部并發(fā)癥(胰腺壞死,假性囊腫,胰腺囊腫);器官衰竭;Ranson評分≥3分;APACHE-Ⅱ評分≥8分;CT分級為D、E。
1.3方法 AP患者于入院第1、3、5、7天抽取外周靜脈血檢測MPV、PCT、IL-6水平。PCT采用梅里埃VIDAS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IL-6使用羅氏e601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MPV應用希森美康XN-20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所有檢測均嚴格遵照操作說明書進行。所有患者均由兩名高級醫(yī)師進行APACHE-Ⅱ評分。
2.12組患者血清MPV、PCT、IL-6水平結果比較 SAP組與MAP組患者血清MPV、PCT、IL-6水平明顯高于健康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SAP組血清MPV、PCT、IL-6水平顯著高于MAP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4。
表2 2組患者血清MPV的動態(tài)變化
表3 2組患者血清PCT的動態(tài)變化
表4 2組患者血清IL-6的動態(tài)變化
2.2入院首日MPV、PCT、IL-6與APACHE-Ⅱ評分的相關性 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MPV、PCT、IL-6與APACHE-Ⅱ評分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816、0.846、0.808,均與APACHE-Ⅱ評分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2.3ROC曲線評價 APACHE-Ⅱ評分診斷SAP的AUC為0.900(95%CI:0.824~0.976),Cut Off值為7.5,敏感度為0.680,特異度為0.836,陽性預測值為0.833,陰性預測值為0.857。MPV診斷SAP的AUC為0.810(95%CI:0.736~0.959),Cut Off值為11.35,敏感度為0.760,特異度為0.745。PCT診斷SAP的AUC為0.865(95%CI:0.759~0.970),Cut Off值為1.43,敏感度為0.840,特異度為0.745。IL-6診斷SAP的AUC為0.841(95%CI:0.734~0.949),Cut Off值為72.35,敏感度為0.840,特異度為0.782。以是否為SAP作為因變量,將MPV、IL-6、PCT、APACHE-Ⅱ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以Logistic回歸預測概率作為診斷指標進行ROC曲線分析,AUC為0.988(95%CI:0.942~1.000),敏感度為0.960,特異度為0.988,陽性預測值為0.912,陰性預測值為0.924。結果顯示聯(lián)合檢測可顯著提高診斷效能。見圖1和表5。
表5 MPV、PCT、IL-6、APACHE-Ⅱ評分預測SAP病情的價值
圖1 ROC曲線
MAP以胰腺的局部病變?yōu)橹?,SAP損傷的胰腺組織釋放大量的細胞因子及炎性介質(zhì)等,引起全身炎性級聯(lián)反應,致使血小板系統(tǒng)活化,造成胰腺細胞及內(nèi)皮細胞氧化應激,進一步損傷胰腺[5]。因此,早期診斷及預判AP的嚴重程度對疾病的治療及預后顯得尤為重要。目前SAP現(xiàn)存的評估模型或單因素指標都各有缺點,缺乏敏感、可靠的臨床評估指標或體系,因此反映SAP預后的新標志物,將有助于完善和改良現(xiàn)有的SAP評價系統(tǒng)及判斷預后。
MPV反映了骨髓中巨核細胞的增殖與代謝情況,與血液循環(huán)中血小板的超級結構、功能狀態(tài)密切相關,是反映血小板大小、功能及活力的指標。MPV升高反映體內(nèi)血栓形成和炎性狀態(tài)[6]。有研究表明,MPV升高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且提示疾病的預后不良[7-8]。在急性闌尾炎、活動期類風濕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炎性疾病中,MPV可作為評估炎性發(fā)生、疾病活動及抗炎治療有效性的指標之一[9-10]。ALAYRAK等[11]研究表明,AP患者MPV明顯增高,且與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本研究MAP組患者MPV在入院第3天時增至最大,然后隨臨床治療及疾病恢復逐漸下降;SAP組MPV顯著高于同期MAP組(P<0.05),且隨癥狀的加重而增加。這可能是SAP患者體內(nèi)由于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合成增多,大量血小板活化、聚集,循環(huán)血液中血小板明顯減少,骨髓中巨核細胞代償性增生,血小板更新生成加快[12-13]。
正常情況時血清PCT水平極低,但嚴重細菌感染等引起全身炎性反應時,PCT 除由甲狀腺組織產(chǎn)生外,還可由肺、肝、腦及外周血單核細胞和白細胞分泌,是評估危重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有效指標,PCT持續(xù)升高提示預后不良[14-15]。AMMORI等[16]研究顯示監(jiān)測患者PCT 水平動態(tài)變化可預測有合并癥的SAP患者的病死率。國內(nèi)也有較多的相關報道[17-18]。本研究 MAP組與SAP組血清在第3天達峰值后開始下降,表明PCT水平與AP嚴重程度有同步化趨勢,在發(fā)病早期處于高水平,治療后病情恢復逐漸降低。SAP組PCT水平顯著高于同期MAP組(P<0.05),提示PCT能反映AP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對SAP的早期預測具有臨床意義。
IL-6是由活化的T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產(chǎn)生的多效性細胞因子,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和炎性細胞具有激活和毒性作用,促進炎性反應,嚴重者可并發(fā)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病死[19]。本研究結果表明,MAP 組IL-6水平在第1周內(nèi)逐漸下降,可能與 MAP 患者的病程具有自限性,且炎性反應常被局限在胰腺局部,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炎性介質(zhì)較少,機體無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表現(xiàn),隨病情好轉炎性因子逐漸下降。SAP組 IL-6 水平第 3 天為高峰,第 7天開始緩慢下降,表明 SAP 患者由于器官衰竭及全身并發(fā)癥使炎性反應進一步加重,過強的促炎反應導致抗炎效應逐漸加強,機體進入免疫抑制狀態(tài)而發(fā)生感染。IL-6的動態(tài)變化表明其與AP發(fā)生、發(fā)展及病情變化相關,與國內(nèi)其他研究相符[20-21]。
APACHE-Ⅱ評分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疾病嚴重程度的靜態(tài)評分系統(tǒng),已被納入中國胰腺炎治療指南[22-23]。APACHE-Ⅱ分值越高,反映病情越危重,患者病死率也越高?!?分時AP病死率高達11%~18%。AP患者入院48 h內(nèi)的APACHE-Ⅱ評分趨勢是判斷預后的準確指標。本研究通過線性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MPV、PCT、IL-6水平與APACHE-Ⅱ評分呈明顯的相關性?;颊卟∏樵絿乐兀珹PACHE-Ⅱ評分越高,MPV、PCT、IL-6值也越高。通過ROC曲線分析可知,MPV、PCT、IL-6聯(lián)合檢測,診斷SAP的靈敏度和特異度為0.880和0.927,AUC為0.960,3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后準確度達0.807,優(yōu)于MPV、PCT、IL-6和APACHE-Ⅱ評分的單一檢測。3項聯(lián)合檢測既可反映機體促炎癥和促止血的病理、生理進程,又可更為有效、全面地評估AP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從而為AP患者的臨床個體化治療提供依據(jù)。但由于本研究AP患者樣本量偏少,尚需要大樣本的研究進一步證明,更好地指導臨床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