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科,高 俊
(1.重慶市巴南區(qū)人民醫(yī)院 腎內科,重慶 401320;2.重慶市巴南區(qū)一品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重慶 401320)
在血透室工作開展過程中,基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引發(fā)各種不良事件,而為盡量控制這些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本院將品管圈引入到血透室工作中,極大的提升了整體護理工作質量[1]。本次研究中對本院實施品管圈活動前后的血透室資料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對本院實施品管圈活動前后兩個階段的血透室資料進行統(tǒng)計,其中2016年1月~2016年12月為實施品管圈活動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為實施品管圈活動干預。實施前:抽取血透室中500次血液透析臨床資料作為調查記錄。隨機選取患者50名:男39名,女11名;年齡38~67歲,平均年齡(53.68±10.24)歲。實施后:抽取血透室中500次血液透析臨床資料作為調查記錄。隨機選取患者50名:男37名,女13名;年齡35~67歲,平均年齡(52.25±10.48)歲。實施品管圈活動前后護理人員構成與男女比例以及職稱比例之間進行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施前:實施品管圈之前,血透室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完成血液透析過程,并對患者給予必要的指導等。
實施后:本院于2017年開始實施品管圈活動,具體如下:組建品管圈活動小組:由科室護理人員主動報名參加,小組成員12名,選定其中工作經(jīng)驗較為豐富的護師擔任圈長[2]。
(1)活動計劃:結合品管圈理論將活動開展分為10個步驟,明確各步驟的開展時間,同時明確每個步驟的負責人以及應該應用到品管圈工具,進行各階段活動開展的方案制定。
(2)具體措施:針對穿刺出血問題,對護理人員的穿刺手法進行培訓,按照階梯式穿刺原則,穿刺之前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血管進行評估,盡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在膠布固定時,選擇U型固定加上交叉固定[3]。針對血透室服務質量問題,深入開展延續(xù)護理服務工作、簡化就診流程、每天安排專人給門診和住院患者掛號、交費、取藥,減少病人排隊等候時間。要求責任護士做好透析前、中、后的護理,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告知家屬及患者注意事項,掌握透析后內瘺的護理,指導病人識別內瘺是否完好,是否堵塞,合理飲食,控制入水量,對于疑難問題或者老年病人,要求護士勤說多說或病人透析回家后電話指導。為每個透析患者免費制作和發(fā)放專用止血繃帶和內瘺鍛煉握力器,不斷提升血透室服務質量。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施品管圈之前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20%;實施品管圈活動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0.60%,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個階段血透室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n(%)]
實施品管圈活動前,50例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82.00%;實施管圈活動后,50例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6.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血透室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人員操作錯誤、穿刺技法應用不合理、設備參數(shù)設置錯誤等均會引發(fā)一系列護理不良事件,而這些事件的發(fā)生又會影響到血液透析質量[4]。為此,必須要對血透室護理不良事件類型以及所引發(fā)的原因進行深入剖析,并將此作為重點制定改進策略。本院在血透室護理工作中引進品管圈后,整體護理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而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實施品管圈之前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20%;實施品管圈活動后,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0.60%;實施品管圈活動前,護理總滿意度為82.00%;實施管圈活動后,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6.00%。
綜上所述,血透室護理工作質量對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存活時間等均具有著一定的影響,而為進一步提升血透室的護理工作質量,建議積極的引入品管圈活動,有助于控制各種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