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丁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八醫(yī)院呼吸腫瘤科,浙江 湖州 313000)
肺癌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臨床治療該疾病主要采取化療的方式。有資料提示[1],超過90%的肺癌患者需要接受化療,且化療在早期、晚期小細胞肺癌中的治療效果已經(jīng)得到充分肯定,部分早期小細胞肺癌患者通過化療甚至可以痊愈。盡管如此,因化療而產(chǎn)生的厭食、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也給肺癌患者帶來了嚴重困擾,造成其精神壓力過大,心理負擔過重,從而使患者應激反應過度,致使其遵醫(yī)行為不佳,影響整體化療療效。本院將舒適護理引進到肺癌化療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中,取得了極佳的臨床效果?,F(xiàn)將具體研究流程、內(nèi)容、成果等進行如下匯總。
選取2014年8月至2017年9月接受治療的106例肺癌化療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3例。觀察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42至78歲,平均年齡(57.8±8.1)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43至78歲,平均年齡(57.7±8.2)歲。兩組患者病情、病程等方面進行比較,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本研究所納入對象均符合肺癌臨床診斷標準,并具備化療指征,預估患者生存期均超過半年。經(jīng)檢查,患者均未伴有精神疾病或溝通障礙,心、肝等臟器功能良好。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內(nèi)容,并自愿參與。
1.2.1 對照組給予一般護理。化療前,告知患者化療時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以及對應策略;化療期間,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通知主治醫(yī)師。同時,針對患者個體的不良反應癥狀,進行對癥護理。
1.2.2 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①飲食指導:根據(jù)患者病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確保其營養(yǎng)均衡。同時,宣教健康飲食對預防不良反應和體質增強的積極作用,囑其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禁食高鹽、高糖、高油脂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嚴格遵守少量多餐,細嚼慢咽、規(guī)律飲食的原則。②心理疏導:待患者入院后,應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健康知識的宣教工作,使其充分了解肺癌致病因、化療的必要性等知識,可以講解典型病例資料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癌癥的信念;組織、開展病友座談會,尋求廣大肺癌患者的支持,分享病情控制經(jīng)驗和心得,給予團體鼓舞;針對患者個體存在的心理問題,應及時予以疏導,必要時聘請心理專家給予專業(yè)指導。③疼痛管理:化療期間所產(chǎn)生的身體疼痛會造成患者情緒大幅波動,應通過欣賞音樂[2]、閱覽書籍或其他娛樂活動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緩解其疼痛感,可視患者疼痛程度,遵醫(yī)囑應用鎮(zhèn)痛藥物進行治療。④不良反應監(jiān)護: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和不良反應癥狀,及時給予對癥處理,并做好安撫工作。
觀察并評價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評分的變化情況。其中,生活質量評價包含心理、生理、社會和情感四方面,分值愈高提示生活質量愈好。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53例患者中,治療依從性良好者49例,占比92.45%,對照組53例患者中,治療依從性良好者38例,占比71.70%。兩組指標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分)
大部分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其病情已經(jīng)惡化,癌細胞已經(jīng)轉移、擴散,病情分期多為中、晚期。此時,給予化療治療極為必要,不僅可以輔助手術治療,降低術后病癥復發(fā)率,還可以獨立實施達到改善患者病癥,一定程度上延長其生命長度的目的。但是大部分化療藥物會對患者機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反應,引發(fā)患者嘔吐、食欲降低等。這些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的身心折磨甚至超過肺癌本身所產(chǎn)生的痛苦,導致部分患者遵醫(yī)行為差,甚至放棄化療[3]。本院在總結肺癌患者生理、心理等特點后,認為通過實施一系列保證患者舒適度的措施,可改善其生活質量,提高其遵醫(yī)行為,確保其在化療期間的舒適度,進而提升化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和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相比,觀察組優(yōu)勢明顯,兩組各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提示,確?;颊呋熎陂g的舒適度對化療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結果: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應用于肺癌化療患者日常護理工作中,能夠提高其治療依從性,改善其心理、生理、社會等生活質量,其療效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