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生活在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人們越來越重視計算機的重要作用。隨著“微”時代到來,“微課”作為“微”時代里應運而生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微課已成為當前教育重要的教學手段。針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特殊性,淺談一下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是一門工具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由于信息技術課課時較少,教學時間有效,且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特別是操作環(huán)節(jié)較為繁瑣,學生往往在短時間內難以掌握。傳統(tǒng)的教學授課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操作掌握不牢。因此在“小課堂大教學”的教學理念下,微課越來越受老師們的關注。下面以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應用談一下我的理解和看法。
一、 微課的概念和組成
它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的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
二、 微課的特點
1. 微課短小精悍,一個議題,一個重點,都是針對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設計,非常適合學生自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多,但課時比較少,一周只有一課時。信息技術又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有充足的操作時間。這樣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課上聽懂了,沒有多余時間在課堂操作,或者課上記住了,課下不鞏固,又忘得一干二凈。這就需要利用微課解決時間上的浪費,留給學生更多操作時間。如在學習Word設置文字格式時先要選中文字再設置,Excel序列填充時右下角鼠標變成“+”字形時按住鼠標左鍵拖動,課堂中有的學生關注不到這些小細節(jié),將這些疑難問題制作成微課,配以文字強調,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2. 時間和地點比較自由,有很大的自主空間,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信息技術是一門新型的、實踐性比較強的科目,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電腦、手機,還是平板,學生都一清二楚。然而,他們對這些設備的利用多數都停留在聊天、玩游戲上,有目的地尋找視頻并進行學習的學生很少。微課則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些不足,但是必須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可以將學生不容易掌握的重點和難點制成微課,方便學生下載到移動儲存設備中,隨時根據需求自主學習相應的“微課”。對于課上“吃不了”的學生,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基礎性的微課,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和分析,幫助學生進行再次的學習和鞏固,而對于課上“吃不飽”的學生,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具有難度的微課,方便學生進行補充和自主發(fā)揮,為他們提供創(chuàng)新的平臺和機會。比如在學習Flash制作時,由于難度較大,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大多掌握得不扎實。教師就把這節(jié)課的知識制成微課,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繼續(xù)學習,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只要學生有了學習欲望,就有老師在身邊,真正做到“哪里不會學哪里”。
3. 微課實現分層教學,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程度,反復播放視頻,調節(jié)視頻播放快慢,選擇性的進行自主學習。我們的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家里有計算機,基礎好一點,有的學生很少接觸計算機,即使接觸了的同學也只是上網,玩游戲、聊天,沒有真正掌握計算機技能。同一個操作,基礎好的同學教師演示一遍就會,而基礎差的同學需要教師多次演示,這既是時間上的浪費,又是資源上的浪費?!拔⒄n”將成為教師減壓或提升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性或重復性看某個操作,也可以調節(jié)視頻播放快慢,從而完全理解和掌握知識,實現分層教學。
三、 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的獨特優(yōu)勢
1. 信息技術課與其他課程相比,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微課的實施,信息技術課通常都在有網絡的教室進行。有利的課程教學環(huán)境為“微課”提供了必備的硬件設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隨時暫?;虿シ?,自主的操作形式更利于“微課”實施。
2. 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微課制作方面具有技術優(yōu)勢。軟件操作以及視頻剪輯比其他科目教師更容易操作,而且更能抓住教學重點進行錄制。
3. 信息技術教學中大部分操作演示內容適合采用微課的形式呈現。信息技術課堂學習中,學生經常是聽一會兒,練習一會兒,無論會與不會,都要聽從教師的講解和演示,無法顧及所有的學生。本來會的學生丟掉了大部分時間,獲取的信息量反而很少。即使在小組協作中,受益的也是后進生,微課恰恰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制作出基礎性和拓展性知識方面的微課,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性觀看微課,使得每個學生都達到100%的知識儲備。
4. 微課引入信息技術課堂更符合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的氛圍。傳統(tǒng)課堂教師講解時間過長、學生處于比較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使用微課不僅能留給學生輕松自由的學習空間,還有大量的自主探究時間,有利于課堂的翻轉。
四、 不同的信息技術課型對微課有不同的需求
信息技術課程常見的課型有理論性課、操作性課,并不是所有的課型都適合學生用微課學習。比如,理論性的課,需要老師通過廣播教學的方式,與學生面對面地講解。操作性的課需要結合微課進行講解。它強調的是對新知識的構建,需要學生動手操作,如電子表格的使用,圖片的處理等,實踐性非常強,都需要學生主動的探究,動手去實踐,才能熟練掌握。但是對每一個操作都使用微課可能會讓學生失去探究的動力和學習的興趣,老師也容易陷入依賴微課進行教學,這樣師講變?yōu)闄C講,學生就處于被動狀態(tài),教師應該合理利用微課,積極引導和促進學生的探究。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計算機的普及應用促進了微課教學視頻的反復利用。微課教學不僅可以有效節(jié)約教師的時間,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實現了分層教學,幫助學生鞏固掌握重點、難點知識?!拔⒄n”不僅適用于信息技術學科學習,同樣適合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合理利用微課,微課會讓我們的教學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胡敏.讓“微課”走進信息技術課堂[J].教書育人.
作者簡介:張世環(huán),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