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梅 危思思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82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41例,觀察組采用全面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西雅圖心絞痛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采用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心肌梗死;恢復期;護理干預;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6.16..02
心肌梗死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其在老年人群中較多見。該疾病屬于冠心病中非常嚴重的病癥,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有研究發(fā)現(xiàn),該疾病是由于患者心臟冠狀動脈受損,使得形成血栓阻塞心血管引起,臨床表現(xiàn)為心肌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收縮、舒張功能障礙[1]。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老年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老年人群自身免疫力較差,在對其治療時需要結合有效的護理干預,這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2]。本研究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的護理干預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82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41例,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57~79歲,平均年齡為(67.56±3.48)歲,病程6個月~4年,平均病程為(2.19±1.12)年。對照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58~80歲,平均年齡為(68.13±3.62)歲,病程5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2.33±1.21)年。所有患者入院后通過各種相關檢查均確診為心肌梗死。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按醫(yī)囑指導患者用藥,仔細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觀察組采用全面護理干預,其內容為:①心理護理:通常老年患者心理素質較差,擔心自身疾病是否能夠治愈,給家庭帶來負擔等,在一定程度上對其病情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因此,需要在患者手術后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護理人員應保持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不同時間段的想法,緩解其不良情緒的發(fā)生,耐心的向患者講解疾病的基礎知識,幫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②飲食護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科學合理的飲食能夠促進心肌梗死患者更快的恢復,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告知其不能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辛辣、油炸等食物,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食物。③加強基礎護理: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按時按量的服用藥物,保持病房干凈整潔、空氣流通,避免噪聲污染,確?;颊咚叱渥悖恢笇渥鲆恍┳约合矚g的事物,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告知患者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定期測量患者的血壓、心率等指標;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指導其進行適量的運動,加快患者的恢復速度。④并發(fā)癥護理 :患者因長期臥床,極易出現(xiàn)下肢靜脈血栓、肢體麻木等情況,護理人員應指導家屬協(xié)助其工作,對患者進行適當?shù)陌茨?,定期更換被套,為患者擦拭身體,防止感染的發(fā)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西雅圖心絞痛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西雅圖心絞痛評分主要包括心絞痛發(fā)作、心絞痛穩(wěn)定程度、活動受限情況以及對疾病的認知情況等,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分析,計量資料(x±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x2檢驗,P<0.05,表明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西雅圖心絞痛評分比較
心絞痛發(fā)作:觀察組(96.32±10.21)分,對照組(82.32±10.27)分,t=6.190,P=0.000;心絞痛穩(wěn)定程度:觀察組(96.35±11.33)分,對照組(80.15±10.88)分,t=6.603,P=0.000;活動受限情況:觀察組(69.75±7.89)分,對照組(59.42±8.13)分,t=5.838,P=0.000;疾病認知情況:觀察組(71.64±8.52)分,對照組(55.41±10.36)分,t=7.747,P=0.000。觀察組西雅圖心絞痛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32例,滿意8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為97.56%;對照組 :非常滿意27例,滿意7例,不滿意7例,滿意度為82.93%,x2=12.156,P=0.000。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腦血管疾病,引發(fā)該疾病的因素包括過勞、暴飲暴食、激動、便秘、寒冷刺激、吸煙、大量飲酒等[3]?,F(xiàn)目前臨床上治療心肌梗死主要采用溶栓治療以及介入治療,雖然治療后患者心肌缺血情況得到了顯著的改善,但患者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各種限制,對其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4]。加上老年患者自身的抵抗力較差,修復能力下降,相關疾病的發(fā)生率較高。因此,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促進患者的恢復。本研究觀察組通過對患者采用全面護理干預,針對其不良情緒進行心理疏導,詳細的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指導患者健康飲食,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等。結果表明,觀察組西雅圖心絞痛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采用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魏 穎,陳曉麗,張 輝.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的護理干預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1(21):25-25.
[2] 張 毓.探析護理干預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20):223-224.
[3] 高云霄.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18):3444-3445.
[4] 付 紅,陳文娟,劉曉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運用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養(yǎng)生保健指南:醫(yī)藥研究,2015(16):115-115.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