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波
作者單位: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第二醫(yī)院 胃腸外科 214000
結直腸癌在國內(nèi)外臨床發(fā)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對患者及家庭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結直腸癌根治比較困難,早期常采取手術切除,不同患者術后病理水平不同,分別給予不同的輔助化療措施[2]。近幾年,伊立替康、卡培他濱兩種藥物以及不同靶向藥物的化療措施在轉(zhuǎn)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中作用良好[3,4]。貝伐珠單抗是治療結直腸癌的新型靶向藥物,可阻滯結直腸癌細胞血管生成[5]。有證據(jù)表明,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伊立替康與卡培他濱在結直腸癌化療中能夠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至30月左右[6]。目前,國內(nèi)關于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伊立替康與卡培他濱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在轉(zhuǎn)移性結直腸癌的臨床應用較少,臨床數(shù)據(jù)匱乏。本文探索了貝伐珠單抗與伊立替康卡培他濱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在轉(zhuǎn)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間在我院就診且接受入院治療的轉(zhuǎn)移結直腸癌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31~72歲,中位年齡為57.4±2.4歲,60歲以上患者51例,60歲及以下患者29例;肝腎功能、代謝水平、血壓、血象及腦心電圖等指標正常;59例患者Karnofsky評分在60~80分,21例患者評分在90~100分,預計生存期>6個月。根據(jù)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患者對化療方案知悉且與之簽定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1.2.1 觀察組:貝伐珠單抗靜滴,僅第1天,8.0mg/kg;伊立替康靜滴,僅第1天,250mg/m2;卡培他濱口服,1天2次,900mg/m2,共14天;每28天往復1次。我院以電話的形式進行隨訪,隨訪截至2018年1月。每2個化療周期進行1次臨床療效評估。
1.2.2 對照組:其他治療方法同觀察組,排除貝伐珠單抗的使用。
1.3 療效判定 患者每2個周期通過MRI或CT復查腫瘤標志物。依據(jù)Recist標準[7]將患者臨床療效分為以下四級:①病情進展(PD),②穩(wěn)定(SD),③部分緩解(PR),④完全緩解(CR)。有效率(RR)=③+④,疾病控制率(DCR)=②+③+④。毒性反應根據(jù)WHO制定的相關標準[8]依次分為 Ⅰ~Ⅳ級??偵嫫趶娜朐航邮苤委煏r開始,截止到患者死亡日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臨床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層面分析,用χ2檢驗對療效進行分析,用Log-rank方法進行顯著性差異檢驗。用Fisher法對生存分析以及臨床毒性反應差異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研究意義。
2.1 近期療效 觀察組中40例患者全部完成至少4周期治療,評估1個月后的臨床療效,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例(%)]
注:組間比較:*P=0.932;**P=0.027。
2.2 毒性反應 觀察組中毒性反應發(fā)生率總體情況較對照組低,兩組均無治療相關性死亡案例,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毒性反應(例)
注:P比較的是兩組患者毒性反應的統(tǒng)計學差異。
2.3 生存分析 兩組患者進行電話隨訪,觀察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9.5個月(95%CI:8.9~11.3個月),中位生存時間22.5個月(95%CI為19.3~24.5個月);對照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8.1個月(95%CI:6.6~8.9個月),中位生存時間16.9個月(95% CI為14.5~19.7個月),兩組間差異明顯,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χ2=5.8,P=0.009)。
卡培他濱口服后進入腫瘤細胞,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酶)將其活化生成具有抗腫瘤活性的5-Fu,進而發(fā)揮抗腫瘤作用[9]。伊立替康可以抑制拓撲異構酶Ⅰ的生物活性,其作用機制是上調(diào)TP酶的活性來加快卡培他濱在腫瘤細胞中的活性轉(zhuǎn)化,與卡培他濱發(fā)生協(xié)同作用,進而增強其抗腫瘤活性。由于兩種藥物給藥便捷,因而在轉(zhuǎn)移性結直腸癌的臨床治療中被廣泛使用,但是其毒性反應較為嚴重[10]。貝伐珠單抗作為新型靶向藥物通過抑制腫瘤細胞內(nèi)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的活性,達到抗腫瘤的目的。目前國外化療藥物與貝伐珠單抗聯(lián)用治療腫瘤研究較多,Hurwitz等[11]詳細報道了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伊立替康/5-FU的療效和安全性,貝伐珠單抗可以有效延長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期。
我們在Hurwitz等人的研究基礎上,結合國內(nèi)臨床現(xiàn)狀,對治療方案進行改良:用口服卡培他濱代替操作繁瑣的輸注5-FU/亞葉酸鈣,使患者獲得良好的依從性。近期療效、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三個方面,觀察組表現(xiàn)出對照組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說明傳統(tǒng)伊立替康與卡培他濱的化療方案存在一定弊端,在引入貝伐珠單抗后,疾病控制及有效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颊叨靖狈磻赃t發(fā)性腹瀉、惡心嘔吐和白細胞數(shù)量減少為主。延遲性腹瀉、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手足綜合征在兩組中屬于常見毒性反應,在觀察組中均為輕、中度;其他毒副反應貧血及肝功能損害均為Ⅰ~Ⅱ度,觀察組整體情況同樣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此方案與貝伐珠單抗聯(lián)用可明顯改善患者化療后毒副反應,顯著減輕患者心理負擔?;颊咧形粺o進展生存期以及中位生存時間是衡量治療效果的指標,觀察組中兩個指標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偨Y以上實驗結果不難發(fā)現(xiàn),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伊立替康卡培他濱在轉(zhuǎn)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中,給藥方便,能夠取得不錯的臨床效果,毒性反應更小,安全性更高,能夠延長轉(zhuǎn)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期,可按一線治療方案在全國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