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瑩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貫穿于化學教學的始終。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由于初中化學教材與以往相比,在實驗的設置、內(nèi)容、數(shù)量、形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越來越加大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比重和力度,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改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針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開展了以下研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教學優(yōu)化
一、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
隨著新課改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提出,初中化學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探究能力是學生的一項重要學習能力,初中化學教師應通過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活動,通過為學生設置一系列探究性問題,鍛煉他們的探究能力,一方面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主動投身于化學學習中,另一方面還能加深他們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習效率。例如,筆者在帶領學生一起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時,首先為學生講解實驗室反應原理,然后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如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怎樣驗證和驗滿?在實驗室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此時,學生依據(jù)“氧氣的制取”相關裝置進行猜想:固液不加熱型裝置。之后,再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學性質(zhì),提出二氧化碳驗證和驗滿的猜想,然后再進行實驗探究。
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大都是教師為學生演示,學生很少有自己動手做實驗的機會。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初中化學教師要想優(yōu)化實驗教學,必須為學生提供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其親歷實驗的形成過程,從而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總結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例如,在開展“氧氣的性質(zhì)”實驗時,筆者讓兩名學生在臺上進行鐵絲燃燒對比實驗,一名學生利用直鐵絲,另一名學生利用螺旋狀鐵絲,并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實驗前要將鐵絲繞成螺絲狀,而且還要在鐵絲末端系一根火柴桿?為什么要在集氣瓶底部鋪少量的沙子或者放少量的水?學生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鐵絲繞成螺絲狀能夠增加預熱面積;火柴桿能夠引燃鐵絲;沙子和水是為了防止熔融物濺落瓶底,造成集氣瓶炸裂。在分析和推理的基礎上,讓學生探究:鐵絲如果燃燒不成功,原因都有哪些?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課堂時間,讓他們各抒己見。初中化學教師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參與到實驗活動中來,使其在體驗中充分感知課本內(nèi)容,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大多數(shù)都是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進行設計,實驗用品和實驗步驟也是比較固定的,這在很大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初中化學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自己設計的實驗步驟和過程,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和藥品,要包容學生的不同觀點。在實際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學習的化學知識和課本內(nèi)容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在教師審定之后,小組便可以合作開展實驗。例如,在學習了“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后,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實驗:將小塊金屬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能夠生成金屬銅。接著,筆者讓學生進行實驗驗證:將小塊金屬鈉放入滴有酚酞的硫酸銅溶液
中,學生發(fā)現(xiàn)有藍色沉淀氫氧化銅生成,并沒有生成金屬銅,且實驗過程有氫氣放出,且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通過這樣一個實驗,學生充分了解到金屬鈉的活潑型和特殊性,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其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提升。
四、通過家庭實驗拓寬教學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在教學中,初中化學教師可以拓寬教學空間,組織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有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小實驗室,主動取化學儀器或是去藥品店制備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使學生在課外之余充分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例如,筆者鼓勵學生利用廢棄的塑料瓶做實驗儀器,像水槽、試管、集氣瓶等等,教師會將實驗室開放,讓化學興趣小組的學生自行設計、操作實驗。初中化學教師通過鼓勵學生開展家庭小實驗,在使學生鞏固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總之,初中化學教學優(yōu)化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利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科學的思考方式探究化學知識的奧秘。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只要加大實驗教學的力度,為學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就能發(fā)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他們化學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挖掘他們身上的化學學習潛能,在增強學生化學知識認知的同時,還能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真正實現(xiàn)新課改后的初中實驗教學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國清.優(yōu)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5(8):24.
[2]邵萍.對優(yōu)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2(96):156-157.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