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摘要:當前,我國正處于教育改革事業(yè)的深化時期,積極轉化初中教學新模式有利于初中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提升,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只有教與學相輔相成,才能更好地促進初中學生學好語文課程。本文簡要闡述了教與學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并針對當前語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提出了可行的改進措施,希望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與學;問題;措施
語文教學是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對學生未來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初中語文教學是學生語文基礎的關鍵時期,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當前初中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初中語文教學質量不僅在于教師如何授課,同時也體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只有不斷提高課堂授課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將教與學做到有機融合,才能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教與學的重要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很大原因在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點在語文成績較為突出的學生中更容易被發(fā)現(xiàn)。初中語文的教與學在于授課與學習相互結合,通過教師恰當?shù)囊龑Ш蛶椭?,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初中語文教學不再局限于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語文學習之中,從而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從某種角度來講,初中語文可以理解為一門語言學科,并且是初中教學工作的基礎科學。學生進入初中階段,接受知識范圍大幅提升,需要具備良好的動手能力才能盡快適應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習。語文作為初中教學的基礎,能夠在語文教與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從而為各個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有助于學生更加全面發(fā)展。
(三)提高學生理解表達能力
學生理解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體現(xiàn),通過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學生理解表達能力能夠進一步得到強化。初中語文的特點在于文字讀寫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隨著寫生理解表達能力的提升,學生的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對于語文成績的提升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同時對其他學科的理解和學習同樣具有不可忽略的意義。
二、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重點存在偏差
教學的意義在于解放學生的思想認知,提高學生的思想能力和認知能力,然而當前大多數(shù)初中仍然以考試成績?yōu)榻虒W重點,并不注重初中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的授課過程仍以中考為中心,中考重點內容反復講解,而中考不考的部分則鮮有涉及,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寫生的考試成績,但從長遠角度方面考慮,學生缺乏系統(tǒng)全面的教學內容,必將造成認知思考能力的缺失,不利于初中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
(二)學生預習不充分
課前預習是教學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并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初中語文教與學的重點體現(xiàn)在學生的自我主動學習,通過學生充足的課堂學習,學生有效歸納文章重點,并配合教師的課堂授課過程,進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然而針對當前課堂教學情況不難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并未進行充足的課前預習功課,甚至大多數(shù)學生并沒有進行課前預習,造成課堂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學習質量停滯不前。
(三)教與學不統(tǒng)一
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無論從教師的教育角度,亦或學生的學習角度來講,初中語文教學的教與學都應是統(tǒng)一的整體,既離不開教師的合理教學,也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奮進。然而,當前初中語文教育往往只是單方面的學習過程,教學與學習無法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教師教學范圍狹窄,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能針對課堂內容進行必要的課前預習,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三、促進初中語文教與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眾所周知,初中語文教學不是紙上談兵,需要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具體的實踐進行不斷的完善,使教學方法更加適合學生,進而才能促進他們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
(一)充分發(fā)揮出躬親示范的作用
就初中語文學科的特點而言,學生錯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審題的不認真、做題的不仔細,由于自身的馬虎導致語文失分現(xiàn)象比較嚴重。為了能夠很好地解決該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講臺上親自示范,站在學生的角度、用學生的眼光看待題目,讓學生為同學們講解具體解題思路和步驟,這樣既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可以使大家養(yǎng)成認真做題的習慣,幫助學生改掉以前的壞習慣,他們的成績必定會有所提升。
(二)給予學生適當?shù)目隙ê凸膭?/p>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經常會聽到老師大聲訓斥學生,并教育學生這是為了他們好。但由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叛逆心理往往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反感,對語文學科失去興趣。而如果這時教師一方面使用優(yōu)美或者幽默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溝通,使他們感受到中國文字的魅力,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抓住學生心里特點,給予適當?shù)目隙ê凸膭?,在合適的機會對其努力進行表揚,增強他們學好語文的信心。
(三)鍛煉學生自身歸納總結能力
目前很多學生認為初中語文知識體系較為復雜,成績提升較為困難,為此教師要鍛煉學生學會一個好的學法方法——將語文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為學生學好語文開辟一條陽光大道。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啟發(fā)學生進行歸納知識點,解決重難點的方法。如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都很吃力,這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對以往學過文言文進行回憶和歸納,就經常出現(xiàn)類似問題的文言文進行分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名詞佳句以及表達的意思等等,然后有意識地鍛煉學生進行自我歸納的能力,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教與學完美融合。可想而知,學生肯定可以取得可觀的學習效果。
四、結論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作為初中教學的基礎,需要從教學手段和學生自主學習兩方面進行整體統(tǒng)一,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進而促進初中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針對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發(fā)揮躬親示范的作用,并給予學生適當?shù)目隙ê凸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使學生更加健康全面的發(fā)展,實現(xiàn)我國教育改革事業(yè)的轉變與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高宇陽.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教與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9).
[2]羅先慧,李金云.2016年度初中語文教學研究綜述——基于《復印報刊資料·初中語文教與學》論文轉載情況的分析[J].語文知識,2017(05).
[3]佟艷霞.初中語文教與學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7,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