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紅
【摘 要】高中化學的教學任務繁重,這不僅考驗教師對化學知識的講解水平,還要求教師對學生了解知識有一定的指導能力。只有兩者兼顧,才能達到教學目的。本文,著重就高中化學教學策略進行了如下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方法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12
相比起其他高中學科,部分學生對化學更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那么,如何緩解這種畏難感,就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制定教學策略時,也應以此為教學基礎,注重分析教學策略實施中所遇到的問題,找到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提高其有效性。以下,我結合自身的高中化學教學經(jīng)驗,就此展開探討。
一、學生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教學強調因材施教
首先,高中生對化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不一致,其接受能力也有高低,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學習上的引導。在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的前提下,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區(qū)別對待”。譬如,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進行強化練習,訓練其綜合運用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要細心指導,加強鼓勵。
其次,要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并將其落到實處。尤其是對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正確引導,不能僅僅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更是為了學生能夠有效地提高解決化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化學思維習慣。高中階段是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關鍵時刻,能否發(fā)揮其作用,對于整個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影響深遠。
二、扎實基礎,補充教學
首先,教師需要認識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學中采取相應的策略去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其次,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教學中的督促作用,隨時強調基礎知識的獨特作用。尤其是對于部分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更需要關注其學習情況,適當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并加以掌握。教師應當讓學生養(yǎng)成學習化學的獨特思考習慣,通過一定量的練習,幫助學會透過復雜的背景,去找到至關重要的解題信息,做到從基礎出發(fā)去分析問題,從而統(tǒng)籌全局,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其次,在學生的基礎知識足夠扎實的前提下,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知識點的拓展與延伸,幫助其更加深入地理解課堂上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還有助于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以提高綜合素養(yǎng),這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才足夠全面。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補充的內(nèi)容不能過于高深,最好是與后續(xù)學習有密切聯(lián)系,對知識點的前后貫通也有一定的幫助。
三、利用實驗輔助教學,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實驗教學作為高中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認真探索其教學方法,并充分發(fā)揮其教學作用,畢竟“紙上談兵”遠遠比不上親身經(jīng)歷更有說服力。譬如,在進行化學方程式的講解時,往往都是依托化學實驗,結合其化學元素構成,對方程式的進行配平工作。而結合實驗來加以輔助,就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其中含義,對化學反應的形成過程也會更加熟悉。這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避免漏寫化學元素,也對化學周期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與掌握。
與此同時,通過實驗來輔助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觀察實驗結果,對于實驗過程中的操作也會有所了解,對實驗結果的成因也會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在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處理突發(fā)情況也是極其重要的,這有助于學生今后在實驗中培養(yǎng)積極應變的能力。當然,這更加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在實驗中,教師通過向學生示范正確的實驗操作,對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提前告知,教會學生處理實驗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于實驗操作中十分緊急的情況,教師要教導學生先報告老師,而不是莽撞地單獨行動,去處理完全不熟悉的情況,這很容易給學生帶來傷害。在完全處理之后,可以向學生解釋這種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理以及導致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錯誤操作。最后還要就如何安全環(huán)保的處理實驗殘余物進行講授,教導學生有環(huán)保意識地進行化學實驗。實驗課程的開展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有很大幫助,而對所學有濃厚的興趣,則是學生學習課程的一個良好開端。
從廣義來講,化學實驗的開展是教學的輔助,只是教學的一部分,所占比例甚小。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忽視其重要性,不開展實驗教學。從狹義來說,實驗教學是對書本上知識進行的實踐,尤其是對化學現(xiàn)象進行直觀上的探討。這一點尤其是體現(xiàn)在其操作性上。譬如:學生在學習關于晶體的相關知識點時,單單依靠對書上的概念性描述,是很難全面地掌握相關內(nèi)容的。而教師如果開展相應的實驗來輔助其進行,對于晶體的組成結構,具體的形態(tài)以及顏色等外在特點,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過對晶體進行加熱,可以了解不同晶體的耐熱度及其他特點。這種具有現(xiàn)實性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將其與書本上的相對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點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四、強調理解基礎知識,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學習化學的關鍵的一步在于理解,在充分理解所學知識點的前提下,進行獨立的探索?;瘜W學習不能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要具有求取新知識的熱情。對所學展開一定的探討,進行知識點的延伸,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如果只對基礎的知識進行反復探究,那么就很難取得長期性的實質上的進步,還很可能由于進步空間的縮小,而產(chǎn)生學習的挫敗感,甚至開始厭惡學習化學。因此,高中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現(xiàn)在所在教授的內(nèi)容,更要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不滿足于現(xiàn)有的知識體系。而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運用能力是學習化學的核心部分,整個體系都是圍繞其展開。不得不說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其是有深遠影響的,打好了基礎,才能添磚加瓦,以尋求更大的突破與進步。在教學中,教師更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有效地鞏固,尤其是在某些原理性的重點問題上,更需要尤其小心,加以重點理解。還可以輔之以相應的練習,在講授同一類型的知識點后,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題目進行強化訓練,優(yōu)化學生的掌握情況。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的教學需要科學的策略來輔助進行。無論哪種方法或策略,都應該以實現(xiàn)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為目的之一。教師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來組織教學活動,尤其是不能忽視教學規(guī)律,要尊重教學現(xiàn)實。從實際教學需要出發(fā),合理地借鑒他人的教學經(jīng)驗,尤其是在進行原有策略創(chuàng)新時,更應該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教學計劃合理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