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強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靈魂,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基本價值遵循。中華體育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體育領域的具體化,是體育文化的本體。要把弘揚中華體育精神作為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常抓不懈,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方位融入體育文化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意義;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8)17-0009-03
Abstract: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the soul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 and the basic value of college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Chinese sports spirit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It is the embodimen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field of sports and the essence of sports culture. In order to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sports spiri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we should make unremitting efforts and integr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all aspects of the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words: Key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llege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mode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體育是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xiàn)。[1]高校體育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活動,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意見》提出, “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 以‘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為目標, 改革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 全面提升體育教育質(zhì)量, 健全學生人格品質(zhì), 切實發(fā)揮體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素質(zhì)教育中的綜合作用,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這里的“德”主要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里需要樹的“人”是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能夠擔當時代重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而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則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式。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體育文化的關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和國家依據(jù)社會主義本質(zhì)和黨的根本宗旨而確定的全社會最根本的價值目標、價值準則和價值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最大的價值公約數(shù)。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培育價值共識以形成眾志成城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高校是培養(yǎng)高級人才的重要陣地,大學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主要對象,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教育部、共青團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中指出: “要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nèi)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思想政治、學術科技、文娛體育等校園文化活動,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之中,使大學生在活動參與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體育文化建設是課程育人與文化育人的有效載體。
獨立形態(tài)的體育活動是生產(chǎn)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是人的本質(zhì)力量自我對象化即反身化的體現(xiàn)。體育活動以有規(guī)則的身體運動為手段,以提高身體運動技能和健康素質(zhì)為正當目的。美國布萊爾認為:體育是以身體活動為媒介,在培養(yǎng)身體、精神、情操等方面與社會相適應的公民;日本學者阿布忍也認為:體育是以身體活動為媒介,并同時以培養(yǎng)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社會性格為目標的一種教育。哈貝馬斯認為體育的精神內(nèi)涵即是實現(xiàn)公開、公平、公正的行為品質(zhì)。它并不看重所選擇體育行為的結(jié)果,而是對人格精神的完善。最后,體育是開發(fā)人類運動潛能的活動與制度的總稱。蘇聯(lián)的《體育百科全書》也界定:體育,整個來說,是教育的一個方面,是體能全面發(fā)展,是人的主要運動技能和本領形成和提高的有計劃的過程。體育的本質(zhì)就是有目的地回歸人的自然狀態(tài)與釋放人的身體潛能的活動。一切偏離本質(zhì)的體育現(xiàn)象都是體育的異化,如黑哨、假摔、賭球、興奮劑等。體育所體現(xiàn)的絕不只是肢體的運動,而是全身心的運動,體育也不只是為了增強人的體質(zhì),而更是為了體現(xiàn)一種人類的精神。從字面上分析,“體”字,漢語里的這個“體”字,是有特殊含義的,它由“人”與“本”二字所構(gòu)成,體現(xiàn)的就是人本精神。而繁體字的“體”是
“ ”,左右兩旁體現(xiàn)的是剛勁與柔美的融合,表達了古人對體的深刻理解。高校體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為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運動技能以及體育文化素養(yǎng)服務。體育文化是以體育活動為中心的體育精神、體育種類、體育規(guī)范、體育教學、體育比賽等社會現(xiàn)象的總稱。體育是一個純消費的項目,不創(chuàng)造任何物質(zhì)價值,人們之所以如此重視體育,是因為體育運動本身所蘊含的精神價值。體育精神是體育文化的靈魂,所謂體育精神就是體現(xiàn)體育本質(zhì)展示體育價值的價值取向與精神風范。體育精神是人文精神在體育領域的體現(xiàn),自強不息、公平競爭、團結(jié)協(xié)作、健康文明是具體內(nèi)容。中華體育精神是中華傳統(tǒng)體育文化與現(xiàn)代體育精神相互融合的產(chǎn)物,是當代中國體育領域所蘊涵的基本精神。《中國體育報》最先對中華體育精神的具體內(nèi)涵進行了概括,由“祖國至上”、“敬業(yè)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jié)友愛”、“艱苦奮斗”等組成。這個概括嚴格來講還不夠嚴謹,一是所有體育必須具備的自強不息精神、公平競爭精神都沒有列舉出來;二是這個概括主要是針對中國競技體育,而基本沒有考慮中國群眾體育和中國學校體育。有鑒于此,筆者建議學術界體育界進一步探討中華體育精神的科學內(nèi)涵并作出更有統(tǒng)攝力引導力的新概括。中華體育精神是中國精神在體育領域的具體化,是現(xiàn)代體育精神的中國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體育領域的行業(yè)化。“自強不息、愛國敬業(yè)、公平競爭、團結(jié)友愛、平等公正、和諧文明”是筆者給出的新概括。
高校體育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中華體育精神是高校體育文化的靈魂,而中華體育精神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體育領域的具體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統(tǒng)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價值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中華體育精神為介體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進行引導。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
毋庸諱言,除了體育院校之外的普通高校總體上對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是不夠的,體育文化建設往往在形而下層面下的功夫多,而在形而上層面著力不多。體育設施、體育運動會、體育課教學這些顯形的體育文化元素比較受重視,而對師生的體育理念、體育習慣、觀賞文明方面的教育明顯不足。對于有些條件比較困難的高校,體育總體上是被邊緣化的,體育文化建設還沒有納入這些學校的工作日程。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有如下重要意義:
一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高校文化建設的全覆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不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盲區(qū),而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領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的要求都可以在體育文化建設中找到對應點。國家層面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對于體育領域的具體要求就是:要把我國建設成為體育強國,要通過發(fā)展體育產(chǎn)業(yè)以及體育相關產(chǎn)業(yè)為國家富強服務;體育教學、體育比賽都要滲透民主精神,國際體育規(guī)則的制定也要發(fā)揚民主,中國應當有規(guī)則制定參與權(quán);文明對于體育的要求就是盡量淘汰那些背離體育本質(zhì)而容易造成運動員傷害容易培養(yǎng)觀眾殘忍品性的比賽項目以及所有觀眾都要尊重裁判尊重雙方運動員;和諧對于體育的要求就是要做到體育鍛煉過程中健身與健心相輔相成、競技體育與健身體育相輔相成。社會層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對于體育領域的具體要求就是:體育活動要通過提升運動技能以提高人的身體的物理自由度從而增進體育活動當事人對于自由的熱愛與維護;體育領域要全面貫徹體育不同主體之間的平等,包括競技體育中運動員、陪練員、教練員、裁判員等之間的平等和體育教學中師生平等;公正是體育裁判的底線,黑哨是體育裁判的恥辱;法治對于體育的要求就是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體育立法體系、加大體育法規(guī)的宣傳教育、加大對于體育違規(guī)違法行為的懲處等等。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對于體育領域的具體要求就是:一切體育當事人都要牢記愛國使命,在具體的體育分工中敬業(yè)精業(yè),在體育比賽中誠信為本,在體育賽事與體育健身活動中要友善親切善待他人。
二是能夠提高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政治站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要能夠跳出體育看體育,要樹立大體育觀。體育不能夠單打獨斗,不能夠唱獨角戲,要與學校美育、學校德育、學校國防教育、學校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有機融合。要站在立德樹人的高度謀劃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高校體育文化建設要自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要制定適合各自學校實際情況的高校體育文化建設規(guī)劃。要把藝術體操、拓展訓練、軍事訓練、武術教學等納入學校大體育范疇。要盤活學校體能訓練場地設施的存量,做到體育教學部門與藝術教學部門的硬件資源共享、師資力量共享,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把沒有體育專業(yè)學生的公共體育教學部門與藝術教學部門合并。拓展訓練與軍事訓練要常態(tài)化,要納入體育教學部門的日常工作,要把中國傳統(tǒng)體育項目或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納入體育教學計劃。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基本方式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內(nèi)容,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強對高校體育教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證明,體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頑強拼搏的進取精神,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豁達開朗的性格。體育教師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主力,他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素養(yǎng)直接關系到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偟膩砜?,高校體育教師的絕大部分是認知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但也不容否認確實存在部分體育教師忽視自身的思想政治學習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在體育教學與體育比賽乃至日常生活中時常露出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言行舉止。高校要建立制度,把體育教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素養(yǎng)納入師德考核范圍。
第二、完善體育教學的課程體系。把拓展性體育訓練、軍事體育訓練、急救與逃生技能訓練、藝術體操、傳統(tǒng)體育項目(特別是武術教育在傳承民族文化、提升道德水準、弘揚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武術是最好的強身健體的運動,無須場地,無須服裝,隨時隨地即可鍛煉,因此有些國家把中國武術列為中小學的必修課)、特色體育項目、體育文明教育、《體育文化學》等納入選修課,充分發(fā)揮各類優(yōu)秀體育教學資源的育人功能。體育教學是普通高校實施上述各類教學的最佳載體,在體育教學中充實上述教學內(nèi)容能夠更好地滿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能夠提高大學生對體育課的認同。
第三、為高校體育社團配備社團思政導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門要主動承擔為大學生社團包括體育社團的思政指導任務。社團思政導師要指導社團在活動策劃與實施過程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導向。提高社團水平,指導教師起著關鍵作用。當前,高校社團多簡單指定指導教師,隨意性較強,缺乏明確要求與監(jiān)管,也缺乏有效的獎懲機制。建議壯大教師隊伍、優(yōu)化教師結(jié)構(gòu),把學有專長、能力較強的教師吸納進社團指導教師隊伍,充分調(diào)動其積極性,切實提高指導社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探索“雙導師”制,讓專業(yè)指導教師與思政指導教師互相啟發(fā)、有效協(xié)同,提升社團活動質(zhì)量。在社團干部管理中,學校應對其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和黨團理論教育,不斷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zhì)和管理水平,并加強督導與考核。
第四、高校工會組織要把全體教職工的體檢拓展到體檢和體測結(jié)合,達標者給予獎勵。要把職工體育活動常態(tài)化,創(chuàng)造條件讓每一個職工都能夠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要在全體職工中弘揚中華體育精神,要在各類體育集會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當前高校教職工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體育需求與高校體育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面對發(fā)展變化的體育形勢和不斷增長的教職工需求,面對嚴峻的挑戰(zhàn),高校工會要迎難而上,把握機遇,應對挑戰(zhàn)。
第五、高校設立各自的體育文化節(jié),體育文化節(jié)與每年的學校運動會同步共進同頻共振。要改變目前體育運動會全員參與度不高文化氛圍不濃的局面,要在體育文化節(jié)對在體育活動與體育工作中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教職員工和大學生進行表彰。
第六、制定可以操作的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水平評估體系,主要指標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水平指標體系,如體育教師勝任度、學生體測達標率、全校員工體測合格率、體育鍛煉人均時間、體育資產(chǎn)利用率、學生體育習慣養(yǎng)成率、體育知識普及率、體育社團的種類與規(guī)模、特色體育項目的有無及成績等等。
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事關高校能否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必須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視。各高校一定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思想為理論指導,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會見全國體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代表等時強調(diào)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zhì),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fā)展[N].人民日報,2013-9-1(01).
[2]孫大光.中華體育精神與愛國主義[N].光明日報,2012-04-04.
[3]朱雄.論中華體育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聯(lián)性[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0).
[4]黃 .大學生體育精神培育路徑與方法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2015(10):81-89.
[5]趙元吉,吳兆紅,王凌云.現(xiàn)代學校體育: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與健康教育的弘揚[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1):47.
[6]羅 星.校園體育文化的現(xiàn)狀和建設研究[J].高教學刊,2017(09):142-143.
[7]劉旭明.淺論加強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現(xiàn)實訴求及發(fā)展方向[J].高教學刊,2016(15):197-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