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天威
在經歷過種種改變之后,不看看此文,你可能真的看不懂2018賽季的Fl。
不過眾多車迷似乎對這個新標志并不買賬,畢竟那個“風馳電掣”的標志足足使用了23年,早已成為F1歷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已成為車迷心中的圖騰。
新標志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簡約的標志似乎成為了眾老牌企業(yè)的標配,在2017賽季收官戰(zhàn)之后,F(xiàn)l便公布了全新設計的標志,象征著在最后一個彎道,兩輛賽車爭先沖向終點線。相較老款標志,新款標志多了份現(xiàn)代化,少了份動感。
不過眾多車迷似乎對這個新標志并不買賬,畢竟那個“風馳電掣”的標志足足使用了23年,早已成為F1歷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已成為車迷心中的圖騰。
新寶貝
在體育競技的賽場上,各種寶貝早已成為比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在今年的F1賽場上我們不僅僅會看見賽車寶貝的身影,還將看到“賽車兒童”的身影?!百愜噧和睂⒃?018賽季的F1賽場上取代賽車寶貝擔任舉牌的工作,這同時也預示著賽車的明日之星。舉牌的兒童要么是被選中要么是被抽中,但前提是他們必須在卡丁車賽場上或更低級的賽場上表現(xiàn)活躍。
新時間
熟悉F1的朋友都知道,通常情況下正賽都將會在下午2點準時發(fā)車,但是今年出于對金主的照顧,2018賽季的發(fā)車時間會往后推遲10分鐘,變?yōu)橄挛?點10分準時開車。而歐洲分站的正賽時間將會再推遲1個小時,3點10分發(fā)車。
新規(guī)定
組委會為了提升發(fā)動機可靠度,降低廠商的成本,規(guī)定每位車手整個賽季下來,可更換動力單元從5套減到3套。此外,更換動力單元6大組件的次數(shù)也將被限制。比如說,第4次更換發(fā)動機總成,要接受發(fā)車位置退后10位的處罰,如果是第4次更換動力總成里的組件的話,則是退后5位,但如果一次性累計到15位的時候,那就要直接被安排到發(fā)車區(qū)末端。
2018賽季的所有賽車都要安裝一個網友戲稱“人字拖”的"Halo”半封閉式座艙。提案起初,10支車隊里有9支車隊提了反對票,但F1執(zhí)意推動這項改革,畢竟車手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新面貌
出于安全考慮,2018賽季的所有賽車都要安裝一個網友戲稱“人字拖”的“Halo”半封閉式座艙。提案起初,10支車隊里有9支車隊投了反對票,但F1執(zhí)意推動這項改革,畢竟車手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車隊的一致反對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我們都知道重量和空氣動力學是賽車的兩大命門,而Halo的加入恰恰的影響到了這兩方面,而我個人認為加入Halo的F1賽車讓我看起來感到了些許的陌生。
除此之外,新賽季還將禁止使用“晾衣架”和“鯊魚鰭”,2017賽季,各大車隊抓住規(guī)則漏洞在車身上增加了“鯊魚鰭”和“T型翼”,有效梳理、切割氣流和提升下壓力。由于造型原因,“T型翼”在坊間被戲稱為“晾衣架”,而高位置的“T型翼”容易斷裂,經常掉落在賽道上,對后方賽車造成不小的安全隱患,所以才推出了禁令。
作為賽車與地面唯一接觸部分,輪胎的抓地力同樣是決定成敗的關鍵,而作為F1常年的輪胎供應商,倍耐力今年交出新型輪胎配方,推出“七彩輪胎”,干胎的軟硬程度分為:“Hypersoft(新增,粉紅色)、極軟(紫色)、超軟(紅色)、軟(黃色)、中性(白色)、硬(藍色)和超硬(新增,橙色)”,軟硬程度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升溫速度快慢和抓地力大小,當然軟度和耐用度成反比,雨胎仍然是半雨胎(綠色)和雨胎(深藍色)。
說到這里,我們不妨來看看部分車隊的新車。
而新車在外形乍看之下,只是移除了 W08的“鯊魚鰭”,再加上“Halo”座艙。細節(jié)方面,鼻錐下方的兩條氣流軌道負責將氣流引流至側箱區(qū)域,而前制動通風口附近的U型鉤也起到了分流和引流的作用。
歡迎挑戰(zhàn)——梅賽德斯奔馳W09
自從2014年FIA宣布把2.4L V8換成1.6T V6+混動以來,奔馳便開始了近幾年的統(tǒng)治,而從冬測結果來看,奔馳的新賽季可能依然保持強勢。雖說圈速看起來不是那么理想,但值得注意的是奔馳是唯一一支在冬測中沒有使用軟胎的車隊。新車W09依然延續(xù)上代W08車型的長軸設計,我們都知道長軸設計優(yōu)勢在于高速彎、直道穩(wěn)定性,而副作用是在低速彎沒那么靈活。而新車在外形乍看之下,只是移除了W08的“鯊魚鰭”,再加上“Halo”座艙。細節(jié)方面,鼻錐下方的兩條氣流軌道負責將氣流引流至側箱區(qū)域,而前制動通風口附近的U型鉤也起到了分流和引流的作用。通過升高前懸架的叉臂,用以解決賽車行駛時下壓力和平衡不斷變化的問題。隨著“鯊魚鰭”與“晾衣架”的被禁,奔馳為排氣管尾嘴上方設計了一個小副翼,以疏導車尾氣流。另外W09的可樂瓶車身的彎曲角度更大,側箱到車尾的曲線更為明顯。
映入眼簾的依然是紅色的一片,但似乎缺少了點白色點綴元素,因為今年法拉利的賽車上將不會再有桑坦德Logo的出現(xiàn)。
有備而來——法拉利SF71H
自從F1進入渦輪時代,上賽季的SF70H是法拉利最接近總冠軍的車型,而SF7IH作為SF70H的進化版,大體上的設計理念維持不變。新車拋開“鯊魚鰭”和“Halo”不談,肉眼可見的改動在于,帶有空力效應的后視鏡,全新的側箱導流板,以及提高底盤的傾斜角,而法拉利的“Halo”看起來要比奔馳的協(xié)調不少。SF7IH依然沿用上賽季的發(fā)動機,在第2輪冬測的首日,SF7IH不僅收獲了最速單圈成績,更是累計跑完171圈,高居里程榜榜首。而拉花方面,映入眼簾的依然是紅色的一片,但似乎缺少了點白色點綴元素,因為今年法拉利的賽車上將不會再有桑坦德Logo的出現(xiàn)。
新賽季,邁覬倫果斷拋棄了本田,選擇雷諾擔任發(fā)動機供應商。換了靠譜的發(fā)動機之后邁凱倫車隊似乎沒有跑不好的理由了。
脫離苦?!~凱倫MCL33
上賽季邁凱倫車隊可以說是被本田的發(fā)動機坑慘了,兩位車手頻頻遭遇發(fā)動機故障,更換了無數(shù)次發(fā)動機和其他組件,每一次更換就導致退后發(fā)車。新賽季,邁凱倫果斷拋棄了本田,選擇雷諾擔任發(fā)動機供應商。換了靠譜的發(fā)動機之后邁凱倫車隊似乎沒有跑不好的理由了,不過在首輪測試中,阿隆索的新車因為一顆輪栓螺母松動,導致右后輪脫落沖進砂石地,即便如此,阿隆索仍然對新車贊賞有加。不過在接下來的3天測試中,邁凱倫車隊累計收獲260圈的數(shù)據(jù),遠超1年前的成績。
新車RB14保留鼻錐下方的進氣開孔,另外在上方新增出氣孔,可以把下方的氣流輸送到上方,另外座艙兩側新增水平冀,有種隨時準備起飛的感覺。
重返火星——阿斯頓·馬丁-紅牛RB14
上賽季紅牛一隊受限于賽車穩(wěn)定性問題,總積分排在奔馳和法拉利之后,戰(zhàn)績看起來不怎么樣,但實際上給兩大豪強造成一定麻煩,充當攪局者的角色。今年阿斯頓·馬丁成為紅牛車隊的冠名贊助商,RB14的鼻錐和尾翼上都有大大的阿斯頓·馬丁LOGO,新車RB14保留鼻錐下方的進氣開孔,另外在上方新增出氣孔,可以把下方的氣流輸送到上方,另外座艙兩側新增水平翼,有種隨時準備起飛的感覺。隨著里卡多在第2輪冬測次日使用Hypersoft輪胎獲得1分18.047的最快單圈成績,我們也看到了新賽季紅牛車隊挑戰(zhàn)梅賽德斯—奔馳車隊的實力。
新賽季的F1比賽已于3月25日在澳大利亞展開,即便“Galo”的加入可能會影響到比賽的觀賞性,但種種變化讓我愈發(fā)期待新賽季。
重返賽場——阿爾法·羅密歐-索伯C37
C37的發(fā)布意味著阿爾法·羅密歐在時隔30年之后重返Fl賽場,我們又將看到印有“四葉草”徽標的高性能賽車再一次馳騁賽場。C37的造車理念與去年發(fā)布的C36有著很大的不同,它的空氣動力學概念的應用有著很大的提升。C37增加了許多新的特性,一方面為了符合新的技術規(guī)范,另一方面是由于采用了新的技術。作為法拉利的“親媽”,阿爾法·羅密歐順理成章地為新車帶來了2018最新款法拉利發(fā)動機,也將進一步提升性能。隨著阿爾法·羅密歐的加入,索伯車隊的“法拉利二隊”身份也得到了官方的證實。不過即便如此,阿爾法·羅密歐—索伯車隊新賽季的戰(zhàn)績可能并不會太好,畢竟他們上賽季排名倒數(shù)第一。
新賽季的F1比賽即將于3月25日在澳大利亞展開,即便“Halo”的加入可能會影響到比賽的觀賞性,但種種變化讓我愈發(fā)期待新賽季的開始。值得一提的是,國內眾多平臺將全程轉播全年F1比賽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