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游戲”,現在已然成為不少家長和老師眼里的敏感詞。在移動互聯網飛速發(fā)展的當下,手機成為不少中小學生的“標配”。據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有96.76%的學生在家上網,上網所用工具為手機的占71.14%。顯然,這與21世紀初學生沉迷網絡主要是在網吧的情況已大不相同。
“當年電腦游戲上癮的問題現已被手機無盡的功能攻破,隨之而來的,便是手機時刻不離手的‘伴隨行為。”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耿申研究員指出,“使用固定終端時的‘沉迷狀態(tài)比較容易被發(fā)現,而使用移動終端時的‘沉迷狀態(tài)卻變得更為隱蔽?!?/p>
正是這種更隱蔽的沉迷,以及在新技術面前“孩子成為父母的老師”這一普遍現象,讓學校和家長失去了對孩子使用網絡的掌控能力。長時間沉浸在網絡之中,勢必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學業(yè)成就、道德發(fā)展、人際交往和家庭關系等產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