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泗琴
摘 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政府轉型的關鍵時期,需要堅持人民至上的執(zhí)政理念,客觀分析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內外形勢,在此基礎上,通過轉變政府工作觀念、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搭建統(tǒng)一政務咨詢投訴平臺以及推進公共服務社會化來創(chuàng)建服務型政府,踐行執(zhí)政為民。
關鍵詞:人民至上;服務型政府;群眾路線
習近平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边@一重要論述充滿了深厚的人民情懷,彰顯了“人民至上”的核心價值理念,把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提升到了一個新境界。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這對于在新的歷史時期建立“人民至上”的服務型政府作用重大。
一、“人民至上”是堅持唯物史觀的必然要求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是歷史的真正創(chuàng)造者。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堅持人民是歷史的真正創(chuàng)造者這個科學真理,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發(fā)揮人民的首創(chuàng)精神,帶領廣大人民為實現(xiàn)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奮斗。中國共產(chǎn)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不僅把“人民至上”作為制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fā)點,而且作為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的自覺實踐。習近平同志在接受國外媒體專訪時由衷地說:“我的執(zhí)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shù)呢熑??!薄叭嗣駥γ篮蒙畹南蛲?,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彼€在各種場合多次講到“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表現(xiàn)出滿滿的為民情懷,把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深深扎根在頭腦里、體現(xiàn)在行動中。
二、服務型政府創(chuàng)建的客觀邏輯分析
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這就決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須是也只能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在新的歷史時期,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的執(zhí)政理念,客觀分析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內外形勢,為創(chuàng)建執(zhí)政為民的新型政府提供基礎保障。
首先,建立服務型政府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客觀需要。服務型政府的根本任務就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和法治社會的要求,提供良好的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環(huán)境。經(jīng)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初步建立,但是傳統(tǒng)計劃經(jīng)濟的影響仍然較為嚴重,舊體制下最困難的問題被積淀下來,轉型時期的特殊問題也已凸現(xiàn)。在一些地方還存在政府直接管理經(jīng)濟、地方保護主義、部門與行業(yè)壟斷、假冒偽劣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整個市場經(jīng)濟體系的規(guī)范發(fā)展。其次,建設服務型政府是由我們黨的宗旨和政府性質決定的?!拔覀凕h沒有特殊的利益,黨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在新時代,堅持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本質在堅持執(zhí)政為民。黨的一切工作,都以實現(xiàn)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我們黨致力于發(fā)展先進生產(chǎn)力和先進文化,正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這就決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須是也只能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最后,堅持人民至上,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各國政府改革的大勢所趨。受西方政府再造理論的影響,形成了一股“重塑服務型政府”改革之風,對此1994年,英國政府進行了“政府信息服務”的實驗,1996年11月公布“Government Direct”計劃,提出新形態(tài)的公共服務以符合未來社會的需求。美國政府于1994年9月20日頒布了“顧客至上:服務美國公眾的標準”,主張建立顧客至上的政府。此外,新西蘭的“公共服務部門之改造”以及日本的“實現(xiàn)對國民提供高品質服務的行政”,都將執(zhí)政為民作為政府改革的最終目標。
三、人民至上的服務型政府創(chuàng)建路徑選擇
我們黨為人民服務、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途徑是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沒有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為人民服務、執(zhí)政為民就是一句空話,以人民的方向為自己的方向也是一句空話。因此,在創(chuàng)建服務型政府的過程中,要堅持執(zhí)政為民,把人民滿不滿意、高不高興、愿不愿意作為檢驗政府工作的標準。
首先,轉變政府工作觀念,增強公仆意識。真摯為民,人民至上,這不僅體現(xiàn)的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是黨的執(zhí)政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充滿了真摯為民情懷 。要建設服務型政府,解決政府職能的缺位、錯位、越位、失位和一些政府工作人員的冷漠、不作為,把群眾情緒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急群眾之所想、所思、所憂、所急。同時,還要增強公仆意識,把百姓放在心上,把責任擔在肩上,切實提高認識,著力解決問題,堅決克服老百姓意見比較大的“領導批來批去,部門轉來轉去,問題推來推去,群眾跑來跑去”的問題,使黨員干部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關系進一步密切,各項工作進一步開展,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改進,比如目前全黨和全國人民都很關注的精準扶貧,要做到一村一策、一戶一策甚至一人一策,不直接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根本做不好工作的。其次,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激發(fā)市場活力。明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原則,按照“誰審批,誰負責”原則,要求簡化程序,減少環(huán)節(jié),方便群眾,強化服務,縮短時限,避免多頭、重復審批,提高效率,以較小的行政資源的投入,實現(xiàn)最佳的政府工作目標。再次,搭建統(tǒng)一政務咨詢投訴平臺,提升政府回應力。在新時期,面對新的任務和形勢,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推進。按照政府的要求,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各級人民政府的職能也在不斷的變化,從一個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從而為社保、就醫(yī)、上學、住房等民生問題的解決,搭建交流平臺,確保意見的交流與溝通。為此,搭建統(tǒng)一政務咨詢投訴舉報平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建立起來,并投入運行,成為回復人們的咨詢,傾聽群眾疾苦,答復人民合理要求,提出解決策略和良好服務的重要的民生服務平臺,強有力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后,推進公共服務社會化。公共服務社會化主要是指將原來由政府承擔的一些公共服務職能,大量地轉移給非政府組織和私人部門,即從公共服務和公共產(chǎn)品完全由政府部門或國有企業(yè)提供轉變?yōu)檎蒙鐣牧α坑缮鐣灾位虬胱灾谓M織以及私營企業(yè)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和產(chǎn)品,一些私營部門、獨立機構,社會自治、半自治組織等社會組織都將成為公共物品及服務的提供者,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和服務展開競爭。政府通過對社會力量的組織、利用和管理,實現(xiàn)公共管理和服務的社會化,以便在不增加政府規(guī)模和開支的情況下改善公共服務,提高行政效率。公共服務社會化可以使許多非政府機構加入到公共服務和產(chǎn)品的提供隊伍中來,這樣原先由政府承擔的很大一部分公共管理職能轉移出去,政府可以部分地甚至完全地從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專心于政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市場經(jīng)濟秩序的維護、基礎設施的建設,真正做到“掌舵,而不是劃槳”,為公眾提供更多,更優(yōu)質的服務。這也是實現(xiàn)“小政府、大社會”的前提,是堅持人民至上執(zhí)政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新的歷史時期,“全黨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使我們黨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本唧w來講,就是以人民為中心、執(zhí)政為民,把“人民至上”作為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zhí)政活動的最高標準。
參考文獻
[1]李秀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第五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楊勝群.遵循人民的方向,全面從嚴治黨之本[N].人民日報,2016-07-22.
[3]趙周賢.“人民至上”彰顯核心價值理念[N].光明日報,2011-7-21.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網(wǎng),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
(作者單位:湖南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