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兒
“川川,你語文練習冊上的題都寫完了嗎?明天別忘了帶?。 眲傔M門,我就聽到丈夫提醒兒子的聲音。果然,川川找不到練習冊,著急地四處翻抽屜,丈夫耐心地告訴他,練習冊在寫字臺第二個抽屜綠色的硬皮本下面。川川找到后,開心地笑了。
要知道,一年前丈夫可不是這樣。記得有一次,因為我臨時加班,他替我去開家長會,到了學校后,卻不知道兒子在哪個班,恰巧我的手機沒電自動關機了,兒子又沒有手機,他只好挨個打聽,被其他班的一個耿直的班主任批評說:“你是孩子的親爸爸嗎?孩子都上三年級了,竟不知道孩子是哪個班的!”丈夫聽后,灰溜溜地離開了那間教室……
也是直到那一次,丈夫才知道孩子在哪個班,坐在哪個位置,班主任姓什么。在接下來的一周里,丈夫有所轉變,不再一下班就窩在沙發(fā)上看手機了,而是主動監(jiān)督川川做功課,并幫他檢查作業(yè)。起初我還很欣慰,可是好景不長,丈夫新跟進了一個項目,又開始早出晚歸,對川川的學習不聞不問了。
三年級的下半學期,川川的班主任建立了家長群,規(guī)定只讓孩子的一位家長加進來,我便把這個機會讓給了丈夫。
家長群建立一段時間后,老師開始在群里發(fā)布重要通知、提示,讓家長在群里回復孩子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丈夫不得不在工作之余,犧牲玩游戲的時間,打起十二分精神,為川川的學習負責到底。
可就是這樣,還是出了紕漏。一天,川川回家跟我抱怨說,全班同學都知道數(shù)學老師去開教研會,臨時與體育老師倒課了,大家都穿了運動鞋,只有他不知道。偏巧體育課有考試,他參加不了,只能下次再補考了。丈夫聽后,掏出手機一看頓時愣住了。他很愧疚地對兒子說,他確實疏忽了,以后不會再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了。
其后的幾個月,丈夫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逐條翻看家長群里的消息,按照老師發(fā)布的信息,逐條對照檢查川川的作業(yè)完成情況,當川川做手工或其他需要動手操作的事遇到困難時,丈夫還主動幫著指點,甚至一起做。說真的,川川長這么大,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丈夫對他這么有耐心。
川川上五年級的時候,丈夫的工作不那么忙了,有了更多時間投入到對川川的教育上。那個晚上,丈夫突然鄭重其事地跟我商量,明天微信群里的家長組織聚會,他應該穿得正式一點兒,還是休閑一點兒。聽著丈夫煞有介事的提問,我差點兒笑出聲來。
自聚會后,丈夫下班一回家就坐在電腦前敲鍵盤,還不時地拿筆在本子上寫寫畫畫,我好奇地問他在忙什么,他說家長們推選他當班級家委會主任,他不能空掛著,總要做點兒什么事。我在感到出乎意料的同時,覺得丈夫真的有了很大變化。
因為家長群里的爸爸不多,丈夫和幾個孩子的爸爸成了這個群里的骨干力量,空閑的時候,他們還經常相約去釣魚,去濕地攝影,去打網(wǎng)球,因為關系鐵,丈夫還和其中一個爸爸有了業(yè)務上的往來。
都說孩子的教育爸爸不能缺席,我就這么不費一兵一卒地把教育孩子的重任移交給了丈夫,我也終于可以專心做一個美麗與事業(yè)并舉的辣媽了。
(責編 劉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