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古詩的閱讀鑒賞,必須以解讀詩歌的意象作為突破口,以熟知意象為突破點。下面,試將一些常見意象的寓意剖析一下,供同學(xué)們備考之用。
一、月亮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相當(dāng)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比如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露總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xiāng)更明,因為憶弟思家。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又如王建的《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痹娋湟晕竦囊蓡枺c出了這月圓之夜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故鄉(xiāng)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等,大體上也是表達這樣的感情。
二、菊花
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zhì)。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痹娙艘燥嬄恫突?,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代元稹的《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的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都是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zhì)。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人格的一種寫照。
三、梅花
梅花在嚴寒中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發(fā)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代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痹娙俗プ∶坊ㄗ钕乳_放的特點,寫出了其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zhì),既是詠梅,也是自詠。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奔葘懗隽嗣坊ǖ囊蝻L(fēng)布遠,又含蓄地表現(xiàn)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色香俱佳的藝術(shù)效果。陸游的名作《卜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苯杳坊▉肀扔髯约簜涫艽驌舻牟恍以庥龊筒辉竿骱衔鄣母呱星椴佟T趺帷赌贰罚骸安灰丝漕伾?,只留清氣滿乾坤?!币彩且员逵駶嵉拿坊ǚ从匙约翰辉竿骱衔鄣钠焚|(zhì),表達上言淺而意深。
四、蓮
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比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薄吧徸印奔础皯z子”。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guān),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又如《子夜歌》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泵鑼戩F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guān)的方法,寫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受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五、梧桐
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比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痹撛妼懙氖潜粍儕Z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單影只的情景。起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托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代徐再思《雙調(diào)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眲t是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了愁思。
六、杜鵑鳥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弊右?guī)鳥即杜鵑。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了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又如宋代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比鹿庹赵谕ピ豪镅┌椎睦婊ㄉ?,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傷心欲絕,倍加思念親人。其他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秦觀《踏莎行》)、“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fēng)喚不回”(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感。
七、鷓鴣
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nèi)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比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八、寒蟬
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xù)的哀鳴了。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比如駱賓王《在獄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的感情。又如柳永《雨霖鈴》的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边€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的氣氛。
九、鴻雁
鴻雁是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的傷感。比如隋代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痹缭诨ㄩ_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回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表意含蓄而又婉轉(zhuǎn)。以雁寫歸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白居易《戲答元稹》)、“殘星數(shù)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fēng)”(戴復(fù)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的?!傍櫻銈鲿钡牡涔蚀蠹冶容^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中的運用也就非常普遍了。比如“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
另外,還有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以“鴛鴦”比喻恩愛夫婦的,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盧照鄰《長安古意》);以“丁香”比喻愁思的,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jié)”(牛嶠《感恩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