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摘 要] 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fā)展的今天,心理學備受社會和國家重視,學校進行心理學的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更加積極向上地生活,還可以使其對學習充滿熱愛,減少內心的壓力與畏難感,因此,通過以下幾大方面,對如何提高心理學教育的有效性做逐一深入分析,為廣大教師解答疑惑。
[關 鍵 詞] 心理學教育;有效性;對策
[中圖分類號] G44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107-01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的心理形象、精神功能,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間的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和日常的家庭教育、個人發(fā)展、和諧社會構建等都有著莫大的關系。心理學與生命個體的大腦和大腦支配下的心理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社會行為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同精神學、生物學都有許多的聯(lián)系,不是單一方面從個體心理來分析心理學,應該綜合各個方面去考慮提高心理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擅于抓住心理學的規(guī)律
心理學家是對個體心理目的的研究,包括個體的行為描述、行為解釋和行為影響。應用心理學更是將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作為自己的研究目的,這些都是對心理學目的的分析,可以從中總結出許多的規(guī)律去研究心理學,做到心理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提高。同時外部環(huán)境、內部教學主體都應該有所考慮。
心理學同時應該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生活環(huán)境、身邊接觸的朋友。上課對教師來說不單單是講述課本中的東西類型,而是要求教師結合各方面的內容整合出來,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來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以及讓學生明白自己遇到的心理問題。這不單單是一門學科,也是一種心理生活藝術方法。
二、擅于捕捉外部環(huán)境
從教師這方面來講,一個合格的心理學教師就要做到對心理學充分的了解,做到有備無患,能明白學生正在遇到的問題,真正能幫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心理學教師在上課前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指導進程等都應該考慮課堂教室環(huán)境,進行心理學有效性教學,提高教學水平。上課是學生接受心理學知識的重要渠道,同時上課是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只有把這點做到位了以后才能把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起來,這樣才能把優(yōu)秀的課堂效果展示出來。
例如,心理學中的一個小故事《昂起頭來真美》中珍妮只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女孩,總是愛低著頭的一個小女孩,因為她一直覺得自己不夠漂亮,有天首飾店的一個老板夸她的蝴蝶結真的很漂亮,但是她雖然不相信,但是心里還是特別高興。走到教室迎面碰上老師,老師夸她抬起頭來真的很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膀。其實從這個故事里邊講自信本來就是一種美麗,而很多人卻因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了自己的快樂,其實這樣來想,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貴,是美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頭來快樂使你變得快樂。自信就是一種力量,對你來說這就是一種力量。這就是身為一個老師應該具備的一種素質,一個老師無意間的一個動作和一句無意間的鼓勵,可能就會讓學生從中獲得很多的力量。無論是一個學習差的學生,還是一個學習好的學生,這就需要讓教師在明白學生共性問題的同時,又要體會到學生的個性問題,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抓住教學主體的心理境況
學生方面的問題,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空白”,不是所有東西都是需要和學生手把手地教出來,讓學生一直跟著教師的感覺走,這就會讓學生喪失很多獨立和自主性,這樣的教學對學生來講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學生在這個年齡段是有自我意識和自我認知的一個年紀。所以心理學也要講究一個“布白”的藝術,留給學生一種自我想象的空間,國學大師齊白石的畫有很多空白的東西。就像是比如你要強調一件事情的同時,你說你有3點要講,這樣學生會認真地集中注意力去把你講的這幾點認真記下來和思考你講的這些問題的內涵,讓學生可以去思考其中的蘊含。反過來你如果說你要有10點要講,這樣學生就會隨便去聽一聽,本來這是你為學生直接準備好的東西想直接都告訴學生讓他們直接把這些東西記下來,這樣會讓學生的興趣降低下去,對你的講課效果自然也就不會太好,會影響教師講課的針對性。由此可見,其實無論是一節(jié)課還是大到人的一生這樣去講的話,都不能去學得太滿,這樣會使你的生活興趣降低好多,留點思考的東西,心理學也是如此,這個學科是根據(jù)時間、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所以教師明白自身任務的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做,這樣就會提高心理學教育的有效性。
總之,在現(xiàn)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心理學的教育是學生能夠良好并穩(wěn)定進行學習的保障,因此,心理學教師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從擅于抓住心理學的規(guī)律、擅于捕捉心理學的外部環(huán)境、抓住教學主體的心理境況這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與激情,以此來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丹陽.論高職心理學教學的職業(yè)導向性[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3):83.
[2]唐菲.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高職心理學教學及心理干預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6(11):127.
[3]劉洪素.高職教育心理學教學改革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