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民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我國的建筑行業(yè)發(fā)展迅速,傳統(tǒng)的建筑模式很難再適應目前我國高速發(fā)展的經濟,在這種情況之下,相關的從業(yè)者逐漸研究出新的建筑模式,裝配式建筑就是其中之一,再將BIM技術進行應用,就能夠使得裝配式建筑利用裝配式建筑能夠快速的做好建筑施工任務,提高施工的效率。
關鍵詞:BIM技術;裝配式建筑;應用
引言
我國裝配式建筑應用的時間較短,因此裝配式建筑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在應用裝配式建筑時還存在很多問題和瑕疵,不僅嚴重影響著正常的建筑工程施工,并且還對用戶的居住體驗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在裝配式建筑之中,存在很多模塊化以及標準化的構件和材料,如果不能夠進行全面的掌握,就非常容易造成構件在尺寸和大小上與工程要求有所偏差,進而導致最終所裝配的建筑不具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
1裝配式建筑和BIM技術概述
1.1裝配式建筑
裝配式建筑具體而言,就是指將在車間之中生產預制好的建筑構件與原料,直接運送到建筑施工現(xiàn)場,通過裝配以及組裝的方式,完成建筑施工,之后在對安裝好的構件進行混凝土的澆筑以保證整體穩(wěn)定性的建筑類型。裝配式建筑包括很多類型,其中就有板材、砌塊、盒式等等不同的類別,根據不同的建筑工程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裝配式建筑類型,從而保證建筑能夠使用周邊的地理與環(huán)境情況。裝配式建筑相對于其他建筑類型,它因為大部分構件和原材料都是預先制造完成的,因此它的施工周期和施工難度遠遠小于其他建筑工程,并且它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隨時改變內部的組成構件,從而實現(xiàn)模組化的建筑施工。裝配式建筑是現(xiàn)代化的一種建筑方式與種類,它代表著建筑工程發(fā)展已經邁向了新的時代,是現(xiàn)代科技與傳統(tǒng)建筑相結合的產物。
1.2 BIM技術簡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信息模型”,是建設項目一個完整的信息承載器,目前BIM也被稱作信息化管理或是建筑信息制造。BIM是以三維技術為基礎,以信息數據為核心,以清晰的描述工程項目全過程的邏輯關系為目標的一種技術。隨著我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fā)展,BIM技術作為發(fā)展較為快速信息化技術之一,也在不斷的完善。BIM能夠實現(xiàn)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能夠使項目所有的參與方能夠協(xié)同工作,實現(xiàn)工程項目的精細化管理。BIM技術的核心在于通過目前快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技術以及新型的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進行參數化建模,通過建模能夠快速達到相應產品的設計。BIM的特性在于其參數性、出圖性、協(xié)同性、模擬性、可視性等等。就目前而言,BIM技術被廣泛應用工程精細化管理、物業(yè)管理、設備管理等等。隨著政府對建筑產業(yè)化的不斷推進,建筑信息化水平低已經成為建筑產業(yè)化發(fā)展的制約因素,應用BIM技術提高建筑產業(yè)信息化水平,推進建筑產業(yè)化向更高階段發(fā)展,為裝配式建筑保駕護航。
2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2.1設計階段
當前在很多裝配式建筑之中,因為預制構件的規(guī)格和標準存在較大的區(qū)別和差異,從而導致在購買和選擇構件的過程中,存在絕大的難度,因此降低了裝配置建筑的效果。利用BIM技術,能夠將不同裝配式建筑進行數字化的模擬,從而能夠對它們的組成構件規(guī)格進行詳細的確認,尤其能夠利用3D模型技術,對構件進行建模,從而判斷其是否適合于裝配式建筑之中。提高裝配式建筑的標準化程度,是BIM技術應用的重要效果之一。
2.2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生產中的應用
工廠化生產預制構件是裝配式建筑生產周期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預制工廠一般通過構件施工圖對預制構件進行放樣、下料和生產。由于施工圖紙中構件的表示方式為二維平面表示法,對于構件的外觀尺寸形狀、預留預埋件及預留孔洞表達不直觀,容易造成生產錯誤或錯漏。并且,在預制構件生產過程中,預制生產進度信息與現(xiàn)場施工信息溝通不甚流暢,容易引起構件生產與現(xiàn)場安裝進度不匹配,造成因預制構件短缺工地窩工或預制構件堆放難的問題。利用BIM平臺信息指導預制構件生產,則可從模型中直接讀取預制構件的三維放樣信息,直觀明了,減少構件的次品率和錯漏率。并可在生產過程中,通過BIM平臺建立與施工現(xiàn)場的信息互通,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實現(xiàn)構件生產和現(xiàn)場裝配的無縫對接。如今,3D增材打印技術不斷發(fā)展,已開始應用于建筑業(yè)生產。將BIM三維信息化模型和3D增材打印技術相結合,直接利用BIM模型打印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將大大提高預制構件的生產速度和質量。
2.3加快裝配式建筑模型試制過程
現(xiàn)階段的社會發(fā)展當中,裝配式建筑是具有決定性的內容,不僅在創(chuàng)新程度方面較高,同時帶來了很多的衍生產品,針對建筑行業(yè)的整體發(fā)展,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貢獻。將BIM技術進行應用后,能夠在整體上,加快裝配式建筑模型試制過程。首先,裝配式建筑模型的試制,既往需要經過大量的實驗、分析以后決定。但是利用BIM技術以后,能夠直接在電腦上、軟件上,開展可行性分析,由此來選擇最為可行、可靠的試制方案,不僅降低了工作的成本,同時在工作的效率上也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對于最終的模型確定,可提供更多的參考與指導。其次,裝配式建筑模型的試制過程中,以BIM技術為基礎來完成,能夠利用眾多的優(yōu)化手段來操作,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能夠將臨時迸發(fā)的靈感,或者是細小的偏差、隱患等,都直接從根源位置來解決,并且不會影響到最終的模型。第三,BIM技術的操作非常簡單,可同時落實很多的設想,按照擇優(yōu)的方法來完成。
2.4加快裝配式建筑模型試制進度
為了提高裝配式建筑的零部件的生產效率,在進行施工時,相關的工作人員往往會十分看重經過處理的構件信息,傳統(tǒng)的模式是需要經過多位工作人員才能夠進行傳遞,并且在傳遞的過程之中還有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但是利用BIM技術,就能夠快速的進行信息傳遞,保證在模型構建完成之后,在最短的時間內交給生產部門進行第一批生產,如果生產出現(xiàn)問題,生產部門也能夠快速的將錯誤信息反饋給設計者,由設計者進行改進,因此,利用BIM技術還能夠加快裝配式建筑模型試制的進度。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價值展開討論,現(xiàn)階段的工作開展比較符合預期,BIM技術的操作能夠創(chuàng)造出較高的價值,在很多方面的工作,都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日后,應繼續(xù)在BIM技術方面開展深入研究,設定多元化的應用方案,要更好的提高裝配式建筑的操作效果。
參考文獻
[1]白庶,張艷坤,韓鳳,張德海,李微.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建筑經濟,2015,36(11):106~109.
[2]李殷龍.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四川水泥,2017(03):231.
[3]樊軍,楊嗣信.關于實現(xiàn)裝配式建筑的思考及建議[J].建筑技術,2017,48(2):118-122.
(作者單位:北京城鄉(xiāng)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