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景榮
【內容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有效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特別是一些與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問題情境,不僅能讓學生輕松學習物理知識,更能讓學生體驗到物理知識在實際應用的價值,使物理教學變得更加有效?;诖?,本文主要對初中物理情境教學模式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初中物理
引言
所謂情境教學就是將課本上那些較為抽象難理解的理論知識有機地融入我們生動的現實生活中來,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領會課本的理論知識,將相關知識的認知與理解進行更深層次的滲透。而我們學習的物理,其研究對象與理論的來源都是自然,因此對自然進行充分的觀察與了解才是獲得正確物理學結論的唯一有效途徑。
一、創(chuàng)設情境的原則
物理的學習其實就是針對自然界與現實生活中光、電、聲、磁等物理現象的研究,換言之,現實生活處處有物理,物理又處處體現現實生活。所以,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必須生動而形象,通過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認知與理解物理中抽象的理論知識,激發(fā)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進而獲取理想的教學成果。在物理教學當中創(chuàng)新情境需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針對性原則
設計的問題要符合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的要求,滿足學生的具體需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
2.合理性原則
創(chuàng)設的物理問題情境必須要具有一定邏輯性和合理性,切忌牽強附會,引起學生的思維混亂。
3.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創(chuàng)設物理問題情境時也要充分考慮問題的趣味性,通過有趣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
二、創(chuàng)設實驗模擬情景,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既是物理課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物理課的重要方法,同時還是教師有效地將生產生活情境應用到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手段。物理課學習困難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物理課的學習需要讓學生從各種物理現象出發(fā),通過對現象的分析認識問題的本質。而物理實驗有效地創(chuàng)設了一種簡化的生產生活情境,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啟發(fā)、引導,讓學生能用已有知識和能力分析復雜的物理問題,并獲得新的知識與能力。
1.用實驗模擬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
學生可能會對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物理現象熟視無睹,若教師能在課堂上將這些物理現象用模擬實驗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就會有新的認識與發(fā)現。會讓學生重新思考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曾經遇到的物理問題,從而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滑動變阻器”時,教師先讓學生觀察一盞家用可調光臺燈的調光操作演不,然后讓學生通過探究學習了解相關知識后,再用實驗器材模擬家用可調光臺燈的調光原理,既讓學生認識了動變阻器的工作原理,又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知識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應用。
2.創(chuàng)設模擬實驗情境,有效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要提高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耳聽、眼看、腦思、嘴說和動手操作,在探究活動中將知識內化,并且形成各種能力。如在學習“導體和絕緣體”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用十電池、小燈泡、電鍵和帶個鱷魚夾的幾段導線,分別檢驗鉛筆芯、小木條、電阻絲、橡皮等的導電性。雖然所用的物品較少,但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直觀、形象地對導體和絕緣體有了自己的認識,這樣所形成的物理知識與教師直接進行講解或僅僅讓學生看書自學相比,效果的優(yōu)劣不言而喻。
三、創(chuàng)設物理問題情境的策略
1.加強對周圍環(huán)境的利用
加強對周圍環(huán)境的利用是創(chuàng)設物理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物理并不是完全脫離于實際生活的一門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物理知識往往來源于對生活環(huán)境和物體本質的分析和總結。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物理情境,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前已經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相關的物理現象,所以在構建物理問題情境的時候,要充分地對周圍的環(huán)境和現象加以利用。
2.創(chuàng)設多樣的物理情境
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就必須創(chuàng)設多樣的物理情境。比如,教師要在課前準備好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木塊和彈簧秤等,然后在詳細講解“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知識點之前,利用物理實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物理情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對物理情境中的問題進行討論,從而順利地引導學生考慮到關于摩擦力的物理知識,深入思考摩擦力的影響因素。
3.用生活化的教學用具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應用教具進行教學是有效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特別是用一些生活化的教學用具進行教學,既可以有效地拉近學生的生活體驗,又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習物理學知識。使用生活化的教學用具,不僅可讓學生自己完成相關的探究活動,還可以讓其將一些探究活動延伸到課外,開展一些家庭探究活動,有效地補充了學校中學生學習時間不足的問題,也打破了物理實驗教學受到時間限制的瓶頸。如在學習大氣壓強時,可以讓學生用礦泉水塑料瓶在側壁打上洞探究液體內部壓強和深度間的關系。
結束語
總之,構建物理問題情境是教學方式的重要變革。高中物理教學中,要摒棄簡單記住物理公式、死記硬背物理知識點的錯誤教學思維,加強物理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并在重視提高學生物理成績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從而培養(yǎng)出滿足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參考文獻】
[1]徐勇.高中物理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實踐探索[J].湖南中學物理,2016,31(10):49-50.
[2]錢玲玲.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問題及對策[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18):78.
[3]汪海.對中學物理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思考[J].物理通報,2012(05):103-105.
(作者單位:深圳市龍崗區(qū)智民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