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云
(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SPARK”的全稱是“The Sports Play 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 Programs”(兒童的運動、游戲和體育活動的課程)。1986年,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針對學生肥胖問題,提出通過運動、玩耍、休息等方式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以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此項目最終成果即為SPARK課程[1]。隨著該課程在美國的推廣,現(xiàn)如今研究者已將該課程開發(fā)為包括學前、小學、中學以及課外活動等的體育鍛煉當中,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根據(jù)美國SPARK課程項目研究小組的調查,截止到2010年,美國已經(jīng)至少有22個州3500多所學校采納了該課程,并得到了教育界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2]。
我國學校從小學至大學體育教學課程受傳統(tǒng)思想以及一貫模式的影響,基礎課程、技能課程(例如:籃球、排球、足球、田徑)等在課程設置上一直居于主導地位。也正因為如此,我國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并不高,導致“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這一現(xiàn)象長期存在。美國SPARK課程以其獨特、新穎性的內容(表1)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又使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從SPARK課程在美國的實踐研究以及我國學者將該課程引入我國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實踐研究中可以看出,SPARK課程不僅僅適用于小學的體育課程,應用于大學體育教學當中也同樣具有可行性與可操作性。通過中國知網(wǎng)(cnki)高級檢索,搜索主題“SPARK課程”共檢索128篇文獻(無年限設置)。通過閱讀文獻,了解SPARK課程以及在我國的發(fā)展現(xiàn)狀,再搜索主題“SPARK課程”并含“高?!惫矙z索4篇文獻;針對本研究的內容就目前該課程在我國的實施情況以及引入大學課程的可行性,與有關專家、教師進行訪談、交流,試圖從SPARK課程特點這一角度來分析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如何創(chuàng)新,并依據(jù)本國特色將該課程與我國課程相結合,創(chuàng)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SPARK課程,進一步豐富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課程改革。
表1 美國SPARK課程的創(chuàng)新項目
1.1 SPARK課程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性 SPARK課程的教學內容是在傳統(tǒng)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興趣與特點,將深受學生喜愛的霹靂舞、旱冰、攀巖、飛盤、跆拳道等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課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就目前而言,在我國學校體育教學當中,體育教學課程的授課大多“就教材教教材”[3],除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掌握相應的運動技能,學生的興趣幾乎不考慮,導致體育課堂死氣沉沉,長此以往學生對體育課的期待越來越低,進而導致學生的體質嚴重下降。因此,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課程應在傳統(tǒng)課程的基礎上,借鑒美國SPARK課程的創(chuàng)新之處,使我國高校課程既符合實際又具有一定新穎性。
1.2 SPARK課程教學目標的終身性 SPARK課程的終身學習目標主要包括:1)使學生能夠明確自身在體育活動當中的責任,自覺完成所制訂的體育學習計劃;2)設置相應的目標來實現(xiàn)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以及飲食習慣;3)在各個體育活動中總結經(jīng)驗,提高心理素質,改善自身運動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4)通過觀察與學習,學會如何在運動中避免運動損傷、如何保護自己;5)了解運動、飲食與健康之間的關系等。SPARK課程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的傳授,更多的是通過課外體育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與體育終身性。通過影響學生的意識來改變學生行為的方式比單純地進行知識教授的影響更深遠和持久,這充分體現(xiàn)了該課程的終身性學習目標[4]。
1.3 SPARK課程教學組織的靈活性 SPARK課程教學組織形式靈活,與傳統(tǒng)課程不同之處在于:1)SPARK課程開始自由且規(guī)矩,自由主要體現(xiàn)在課堂鈴聲一旦響起即開始運動,而不是機械的“軍事化”整隊,規(guī)矩主要體現(xiàn)在不“軍事化”并不等于散漫,該課程的運動在規(guī)定范圍之內進行;2)課程整個環(huán)節(jié)輕松且愉悅,音樂貫穿課程始終,學生在課中的一切活動幾乎在音樂的陪伴下進行,教師只需要用簡單的語言與手勢來指導學生,從而使學生活動的時間得到增加;3)課程強調過程性評價,教師在課堂中強調學生對自己進行評價,與自己前一次的成績相比,比進步,并以此發(fā)放獎勵券,供期末加分使用,多給學生鼓勵、贊美,學生將會做的更好。SPARK課程靈活多變的活動組織形式深受學生們的喜愛,能使學生保持一定的新鮮感[5]。
1.4 SPARK課程教學模式的獨特性 SPARK課程與我國的教學模式有所不同,不是傳統(tǒng)的“一課一師”制,而是采用“一課多師”制,由兩名或者多名教師共同教學,教學內容不變,但是交換學生上課的情境[3],教師之間協(xié)調配合(圖1)。我國在借鑒SPARK課程的“一課多師”制時,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具體分析,若師資不夠,可將另一名教師由學生擔任,每節(jié)課換一名學生,即能夠有效發(fā)揮該課程的特殊性,又能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
圖1 SPARK課堂操作程序示意
根據(jù)對美國SPARK課程特點的了解,該課程無論從內容、目標、組織、模式上都表現(xiàn)出一種特殊性,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以及終身體育目標的培養(yǎng)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的創(chuàng)新具有一定啟發(fā)性。
2.1 SPARK課程與我國傳統(tǒng)課程相結合 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雖然進行了多次體育課程改革,但是傳統(tǒng)課程模式依舊未打破,小學-中學-大學體育課程仍多為田徑、籃球、排球等基礎課程,形成了穩(wěn)定的中國式體育課程模式。而SPARK課程教學內容新穎、獨特,內容的選擇依據(jù)學生的喜好與興趣進行(如霹靂舞、旱冰、自行車等),深受學生喜愛。同時,SPARK課程將我國傳統(tǒng)項目進行改編,準備活動融入少數(shù)民族舞蹈進行熱身(如紅綢舞、土族筷子舞等)。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在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中應該利用自身特色開發(fā)出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的特色課程,特別是我國西北部地區(qū)民族分布廣泛,在高校的教學當中更應展現(xiàn)當?shù)靥厣瑢⒈镜貐^(qū)傳統(tǒng)體育活動項目融入課程。將SPARK課程與我國傳統(tǒng)體育課程相結合,開發(fā)出具有中國特色的SPARK課程,既能夠為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注入新鮮血液,又能夠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體育文化。
2.2 高校體育課與其它學科知識相融合 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體育課程的發(fā)展仍以培養(yǎng)學生鍛煉意識、提高身體運動能力為主要目的,該目的固然重要,但是,若將體育學科與其它學科相關聯(lián),將不僅僅從身體角度對學生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從心理角度對學生產生影響,這對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SPARK課程中“跑遍美國”[6](表2)這一案列,體育教師將學生最為畏懼的田徑耐久跑上的生動有趣,深受學生喜愛,一堂體育課下來學生提高的不僅僅是身體素質,同時對地理與歷史的了解也得到了進一步鞏固。我國大學階段的教學以專業(yè)劃分,不同學院學生有自身主攻的研究方向,包括地理、藝術、數(shù)學、思政等眾多專業(yè),如何將體育與其它學科相結合進行體育課程改革,成為體育教師急需思考的問題。鑒于此,我們可借鑒SPARK課程,將高校中不同專業(yè)學生體育課的安排與本專業(yè)知識相結合,提高身體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表2 SPARK課程“跑遍美國”案例[6]
2.3 建立大學生多元評價體系 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學生的發(fā)展、課堂的高效都具有重要影響。新課程改革提倡多元化評價,如他評和自評相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等。多元評價方式將代替?zhèn)鹘y(tǒng)的單一評價方式,并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發(fā)揮著積極而有效的作用。教學中要從多個角度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對待學生的學習不應只看他有沒有掌握,更要看他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學習的態(tài)度、所用的方法等。SPARK課程教學重視相對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在評價時強調比進步,即學生與自己前一次的成績相比;體育測試的時間不是在具體的某天進行,而是允許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范圍內選擇身體最適宜的一天進行測試;課堂中教師不斷進行巡視輔導,給予學生積極的表揚,同時會發(fā)放獎勵卡供期末考評加分使用。這樣的評價方式,給學生帶來輕松的氛圍,使學習的積極性更濃。因此,我國高校中也可借鑒SPARK課程的多元評價體系,積極的、多樣的評價方式可以激勵大學生進行體育參與。
2.4 合理搭配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搭配的合理程度對學生身體技能的全面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如何通過1節(jié)課的教學能夠使學生上下肢同時得到鍛煉,這是1節(jié)合理課程的重要體現(xiàn)。SPARK課程強調1節(jié)課要有2種教學內容,但教學內容不可隨意搭配。例如,SPARK課程采用籃球與跳繩相搭配教學,籃球重點發(fā)展學生的上肢力量,身體的靈活性、反應能力等,而跳繩主要發(fā)展學生的下肢力量,平衡、協(xié)調能力等。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教學內容往往是單一項目,一堂課學習排球即為排球練習,籃球、足球等同樣如此,單一項目的教學不能夠使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因此,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應借鑒SPARK課程的搭配教學法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規(guī)劃,尋找相關聯(lián)、具有互補性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搭配,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fā)展。
2.5 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7]。學校體育在終身體育的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終身體育的重要一環(huán),是人們奠定終身體育基礎的關鍵時期。大學生這一年齡階段,處于成年但并未完全成熟的時期。針對大學生而言,體育意識是指他們在參加體育活動過程中對學校體育目標形成的深刻認識。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意識至關重要。體育意識是終身體育的核心,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就必須從體育意識入手。因此,高校在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方面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舉辦體育知識講座。高??啥ㄆ谄刚報w育界權威專家到校針對學生身心特點進行體育知識講授,宣傳體育科學鍛煉方法,使學生了解體育功能、目的、意義;2)利用體育理論課堂。高校體育教學當中除了體育實踐課以外,體育理論課更應該添加進去,發(fā)揮其特殊作用,通過體育理論教育,使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為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打下良好基礎;3)組織各種競賽活動。舉辦校運動會時若條件許可,可邀請家長到校與學生共同參加運動會,增加親情的同時,也能夠使家長更加支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從而為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獲得家長的支持;4)擴大體育宣傳陣地。借助校園宣傳欄、板報、廣播、網(wǎng)絡等手段,及時向學生介紹最新國內外體育動態(tài),使學生了解體育前沿知識,深化學生對體育的認識。
3.1 結論 1)我國高校體育課程與美國SPARK課程相比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組織、教學模式上有所差別,應在多借鑒與吸收SPARK課程精華的基礎上,針對我國學校體育傳統(tǒng)與自身特點,開發(fā)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課程。
2)高校體育課程改革需要重視,大學生處于成年但并未成熟的關鍵階段,學校體育教學對其影響深遠且持久,應根據(jù)大學生年齡特點對體育課程進行相應改革。
3.2 建議 加強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實現(xiàn)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同時促進大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中應做到以下幾點:SPARK課程與我國傳統(tǒng)課程相結合;高校體育課與其它學科知識相融合;建立大學生多元評價體系;合理搭配教學內容;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