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后,引發(fā)了全民關于疾病、醫(yī)療制度、藥物研發(fā)的討論。白血病屬于癌癥的一種。癌癥從來不會因為我們家有幼兒、單親離異、入不敷出就發(fā)給我們“豁免牌”。當癌癥真的來臨,我們除了配合醫(yī)生積極治療,能做的其實并不多?!段也皇撬幧瘛酚芯渑_詞說:“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很多人觀影后感慨,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但在努力賺錢的同時,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下面能讓我們遠離癌癥的飲食。因為吃對了,真的可以讓癌癥盡量遠離我們。
前幾年說起誰得了癌癥,人們還會一邊難過一邊驚訝地問:“怎么就得了這個病呢?!”可如今,身邊的親朋好友被確診癌癥后,人們已經不再驚訝,而是改為感慨:“又是癌癥啊!”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癌癥離我們似乎越來越近了。
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每天大約有1萬人被診斷為癌癥,每分鐘就有大約5人死于癌癥。當然,不排除因為醫(yī)學檢查手段更加先進,確診率更高而帶來的數據增長。但難以否認的是,2000年到2014年間,我國癌癥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確在逐年上升。
這份數據中最讓人痛心的是,很多惡性疾病都和我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直接關系,但卻沒有得到大家足夠的重視——位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榜首的肺癌只需通過戒煙就可以有效預防;胃癌、食道癌的發(fā)病率,和很多人愛吃、長期吃腌制、熏制的食物關系密切;肝癌則和長期過量飲酒有直接關系。
由此可見,如果我們能正視健康飲食、戒煙限酒、積極鍛煉等生活方式在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做出有效改善,或許很多癌癥就可以被攔截在路上了。
1.將一部分精米白面主食替換成全谷物、粗雜糧。
對于消化功能正常的健康人而言,建議將燕麥、蕎麥、糙米、小米、紅豆、山藥、南瓜、紅薯等變成您家的“主食主角”。這樣做能夠降低我們患直結腸癌、呼吸道、消化道癌癥的風險,同時還能幫助我們保持健康體重,預防其它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癥等慢性代謝性疾病。
2.每天吃夠蔬菜、水果和豆類。
有研究發(fā)現,如果您每天能吃夠500克新鮮蔬菜,1個拳頭大小的新鮮水果,以及2~3兩豆腐,那么您患肺癌等癌癥的風險會降低20%以上,還會幫助預防其他慢性疾病,降低總體死亡率。
3.遠離高脂肪、高糖、高鹽的快餐。
長期吃高脂肪、高糖和高鹽的快餐,除了會帶來眾所周知的危害,如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還跟癌癥的發(fā)生息息相關。比如,高糖飲食會增加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還會加速女性皮膚老化。建議愛喝含糖飲料的女孩子們,放下飲料。隨著這些高熱量快餐而來的肥胖也是很多癌癥(比如胃癌、肝癌、卵巢癌等)的罪魁禍首。
4.限制食用加工肉類,尤其是加工紅肉制品。盡量少喝酒。
方便的加工肉類和酒精已經被認定為一級致癌物。直腸癌、結腸癌、胃癌的發(fā)生與加工肉類中含有的過多的鹽,以及亞硝酸鹽、多環(huán)芳烴類等致癌物關系密切。酒精則可直接增加口腔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的患病風險。加工紅肉比起新鮮的肉類來說,存在一定的營養(yǎng)損失,而酒精性飲料除了能夠給人們提供興奮感和增加能量之外,幾乎不含什么營養(yǎng)素。所以無論是對于男性還是女性而言,這兩類食物都應該盡量少吃。
除此之外,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癥研究所在2018年5月份提出的“十大癌癥預防建議”中提到,堅持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能夠幫我們降低乳腺癌、結腸癌、子宮內膜癌等一系列癌癥的風險。
對于女性來說,堅持母乳喂養(yǎng)能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如果能做到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yǎng),不僅有益于母親恢復體重和預防癌癥,還能降低孩子未來發(fā)生超重肥胖以及一系列慢性代謝性疾病、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可以說是一項惠及兩代人的超值投資。
一旦被診斷為癌癥,飲食營養(yǎng)對患者而言是不是就沒有意義了呢?科學安排好飲食,確保病人營養(yǎng)供應充足,能實實在在地幫助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癌癥的發(fā)展,并改善患癌后的生活質量。
無論是手術,還是放化療,都會對癌癥患者造成很大的身體負擔,影響正常飲食。但如果機體營養(yǎng)供應不充足,患者就會因體內能量和營養(yǎng)耗竭,出現嚴重的并發(fā)癥。因此,在臨床上,醫(yī)生會針對癌癥患者的具體患病情況,給予相應的營養(yǎng)支持,使其飲食既能滿足患者的營養(yǎng)需求,又有助于控制癌細胞的發(fā)展。
處于恢復期的患者,出院回家休養(yǎng)的日子里,飲食上要遵循以下原則:
1.主食根據病人的進食能力來確定食用數量。
如果患者的消化能力還不錯,可適當搭配一些容易咀嚼消化的粗雜糧,比如蒸軟的紅豆、軟糯的山藥、相對細膩的燕麥等等,爭取粗糧細做。這樣做既能借助粗雜糧為患者補充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又不至于使患者因為吃下太多膳食纖維引起消化不良,或影響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
2.適當增加深色蔬菜、水果的攝入量。
很多醫(yī)學研究都證實了深色蔬菜、水果中所含的營養(yǎng)素具有降低癌癥風險的作用,如各類維生素,以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類、膳食纖維等等。適當增加深色蔬果的攝入量,能夠改善部分癌癥,如肺癌患者的預后發(fā)展。也就是說,多吃蔬菜和水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病人恢復,延緩癌癥的進一步發(fā)展。
癌癥目前仍是一種較難治愈的疾病,但醫(yī)學的發(fā)展使得癌癥患者的存活率不斷提高。這也促使人們認識到:對于癌癥患者,活得有質量,跟活下去一樣重要。食色性也,享受天然、健康、美味的食物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之一。
需要提醒您的是:任何食物都無法替代規(guī)范專業(yè)的醫(yī)學治療,絕不可一味迷信“食療抗癌”。若因此錯過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期,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