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近幾年來對現(xiàn)代漢語中的焦點標記詞進行過的研究,旨在探討焦點標記詞的類型?,F(xiàn)有的研究已經(jīng)提取出了幾個典型性的焦點標記詞,是得到了學界認可的。本文基于這些焦點標記詞的研究方法和既有結(jié)論來探討。有學者認為“當了三年的兵”中的“的”是焦點標記詞;認為“備了一天的課”這個短語結(jié)構(gòu)劃分為述賓結(jié)構(gòu)時,“的”是當做焦點標記詞來使用的。本文將對這一觀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guān)鍵詞】焦點;焦點標記詞;“的”
我們認為句子的焦點是句子中假定的聽話人所不知道的或者想要引起聽話人注意的信息。前人對于句子焦點的分類在不同的標準下,劃分種類詳多,在此不再贅述。
仇棲峰(2006)曾提出句子焦點的表現(xiàn)形式有三種:一是語音標記,二是句法標記,三是焦點標記詞。我認為這種提法是比較有參考價值的,并且我認為這三種表現(xiàn)形式是不能在一個句子中共存的,即能用語音標記出來句子焦點的句子,就不必再采用焦點標記詞的方式來標記重音。這既不符合語言經(jīng)濟性原則,也沒有確實存在的必要。
潘建華(2000)提出了句子只有一個焦點,即對比焦點1。我同意這一觀點。我們傳統(tǒng)認為,句子存在常規(guī)焦點2,常規(guī)焦點通常存在于句末。這一觀點和焦點存在的語法范疇是相悖的。我們認為焦點屬于語用范疇。那么,語用要涉及什么呢?“要涉及語言形式和語境,尤其與語境中的說話者的關(guān)系?!逼鋵嵕褪且獜娬{(diào)人的參與。而常規(guī)焦點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忽視了說話者的參與。我認為把句子的焦點看做自然的句末焦點,本身是在語言層面而非語用層面做出的推理,不符合邏輯。
潘建華(2002)關(guān)于徐烈炯提出的“話題焦點”也不贊同,認為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這個觀點我也同意,在此不再贅述。
下面,我再來討論一下焦點標記詞這個問題。在焦點標記詞的特性這個問題上,也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方梅(1995)提出焦點標記詞的三個特性:①標記成分自身不負載實在意義,不帶對比重音;②標記詞之后的成分總是在語音上凸顯的成分;③標記詞省略后句子依然成立。
劉林(2013)提出焦點標記詞是在句法上對焦點具有制約管轄性,指示句中的新信息,能夠突顯焦點,對焦點有標記作用的詞。
也有學者認為焦點標記詞的三個特性為:①語音上輕音;②標記詞詞本身不起語法作用;③標記詞省略后句子依然成立。
我認為這三種描述都是不準確的。其中劉林描述的太過籠統(tǒng),不具有標示性的參考價值。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他兩種觀點。我們先來看第一條特性,有學者認為焦點標記詞在語音上是輕音。
如:⑴我是明年春天要去北京。
⑵連他都不知道這個消息。
通過這三個例子我們可以明顯的發(fā)現(xiàn),學界公認的典型焦點標記詞“是”“連”在語音上顯然不是輕音。方梅提出的不存在對比重音是科學的。
劉林(2015)提出了根據(jù)焦點標記詞在凸顯指示焦點時的不同特點,可以分為焦點標記和焦點算子,其中焦點標記又可分為典型焦點標記、非典型焦點標記這樣的一個連續(xù)統(tǒng)?;谶@個觀點,我們分析上述的第二條特性,方梅提出的“標記詞之后的成分總是在語音上凸顯的成分”,在典型的焦點標記角度是說得通的。但是對于學界現(xiàn)在納入討論范疇的非典型的焦點標記,顯然還要再斟酌一下。
如:⑴我來替你點名。
(2)他都不去,你去干嘛?
我們可以看出,“來”“都”這些非典型焦點標記不管是從語音上、語義上還是語用上都凸顯了標記詞之前的部分。因而“標記詞之后的成分總是在語音上凸顯的成分”這一觀點是不成立的。但“標記詞本身不起語法作用”這一點是說得通的。
我們來分析第三種特性,兩種觀點是一致的,都認為“焦點標記詞省略之后句子仍然成立”。我同意這一觀點。
通過我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焦點標記詞在語音上沒有特殊要求。也不存在語音上凸顯前后部分的問題。但是焦點標記詞確實無法起語法作用,并且省略之后句子仍然可以成立。
陳穎(2000)提出:數(shù)量詞修飾名詞,帶“的”和不帶“的”,在意義上有差別。帶“的”的情況,該數(shù)量詞作定語說明所修飾的事物的性狀,在數(shù)量詞后可以加上一個形容詞,例如:“三斤的魚”,可以說“三斤重的魚”;而不帶“的”的情況,該數(shù)量詞作定語,用以說明所修飾的事物的總的數(shù)量,在數(shù)量詞之后不可以加上一個形容詞,例如:“三斤魚”不能說成“三斤重魚”。
因而,我認為這里的“的”是在語義層面存在研究價值,不能因為“的”刪掉之后句子仍然成立這一條特性就認為“的”是焦點標記詞。
同時,我認為“的”也不符合焦點標記詞的定義。根據(jù)袁毓林(2003),“焦點是一個句子在意義上比較突出的部分,是說話人希望聽話人格外注意的部分?!薄暗摹北旧頍o法起到標記焦點的作用。例如“他當了三年兵”,我認為該句確定焦點的辦法應(yīng)為語音重音標記。
那么,“的”在這類句子中起什么作用呢?我認為這里的“的”還是體標記。表示完成態(tài),予以確認。只不過這里的體標記可以省略。至于為什么可以省略,可以從語義層面來解釋。上面已經(jīng)做過解釋,這里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焦點標記詞的定義和類型都有待商榷。同時,“當了三年的兵”、“備了一天的課”中的“的”不是焦點標記詞。
作者簡介:吳佳靜(1993.12-),女,漢族,山東煙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參考文獻:
[1]陳穎 2000 《關(guān)于數(shù)量詞修飾名詞帶“的”情況的考察》,《上饒師專學報》第20卷第1期.
[2]方梅 1995 《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xiàn)手段》,《中國語文》第 4 期.
[3]顧鋼 2001 《話題和焦點的句法分析》,《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第1期.
[4]劉林 2015 《漢語焦點標記詞的分類與句法特征》,《語言研究集刊》第16輯.
[5]潘建華 2000 《每個句子都有焦點嗎》,《山西師大學報》第27卷第3期.
[6]仇棲鋒 2006 《漢語焦點問題研究綜述》,《齊齊哈爾大學學報》3月.
[7]祁峰 2013 《漢語焦點的類型及其相關(guān)問題》,《漢語學習》第2期.
[8]張豫峰 2006 《關(guān)于漢語句子焦點問題的兩點思考》,《中州學刊》第2期.
注釋:
1.如果一個成分不用作引人新信息,而是在上文或語境里已經(jīng)直接或間接的引人了,是說話人出于對比目的才著意強調(diào)的,這個成分就是對比焦點。
2.句末成分通常被稱作句末焦點,也就是常規(guī)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