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忠
【摘 要】 后勤管理工作是機關事務單位的基本職責,而機關后勤服務是機關后勤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機關工作高效運轉的基礎和保障。近些年來機關單位和社會各界對機關后勤服務的社會化發(fā)展越來越重視,為了更好的對機關事務基本職能進行履行,機關后勤部門也在努力進行相應的改變。本文就新時代.新形勢背景下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發(fā)展的推進策略進行簡單探討,旨在提高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發(fā)展的速度和質量。
【關鍵詞】 機關 后勤服務 社會化
一、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現階段存在問題分析
1.體制問題。體制問題是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目前階段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F階段,部分機關后勤服務單位均有服務公司或者服務中心設立,但是也僅僅是體制改革中非常小的一步,機關單位服務也僅僅由無償轉變?yōu)橛袃?。今后一段時間內對機關服務單位改革進行推動是工作的核心部分。在體制改革過程中,一方面要對公有制實現的多種形式進行積極探討,嘗試租賃、承包、兼并甚至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同時對于新項目要直接按照新體制的新要求做到一步到位。另外一方面則是對于老的直屬單位而言,一些和職工生活聯系緊密的實體或者單位,要由自計盈虧向自負盈虧進行適時轉變。
2.機制問題。要結合現階段市場的基本需求對合適的機制進行建立,三項制度改革是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著手的關鍵點,要對經營機制進行積極轉換,將后勤服務價格向市場推進,將后勤生產和服務要素的配置調整向市場推進,將后勤服務質量的評價向市場推進。
3.盤活資產問題。大多數機關后勤單位都擁有一定數量的資產,目前階段基本資產經營是主要方式,保值增值是資產經營的核心。對于資產保值增值目標的實現來說,首先應當對市場經濟下后勤服務即是商品的理念進行確立,促使機關后勤服務由傳統(tǒng)財政撥款的單一方式向有償服務和收費服務進行轉變,推動其依照市場規(guī)律和市場屬性穩(wěn)定運行,進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的得以實現。
二、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標準
結合當前階段的發(fā)展現狀和實踐可以得出,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需滿足以下三個標準。
第一,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互相獨立;第二,推動后勤生產力切實發(fā)展;第三,優(yōu)質高效服務是始終堅持的原則,做到有力保障。圍繞這三個標準機關后勤服務向社會化發(fā)展需要解決的問題相對較多,由實踐經驗看,必須嚴格依據序列分開、最終分離和發(fā)展后勤這兩個側重點進行。
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最為關鍵的一部就是序列分開到最終分離,更是后勤改革發(fā)展中最基礎的環(huán)節(jié)。序列分開可以解釋為將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進行區(qū)分,服務單位與主管部門在編制、財務、人員及機構方面分開,也就是說服務單位作為獨立的服務經營實體而存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兩個職能的劃分不能出現錯誤和偏差。最終分離要基于實際發(fā)展現狀,不能搞“一刀切”情況,有條件的單位在分開時要做到一步到位。
三、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發(fā)展思考
1.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要堅持實事求是,并且要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在進行的過程中應該進行全面的籌劃,并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要與機關進行改革協(xié)調,同時要能夠銜接上經濟改革。要處理好改革與其它方面的關系,并對改革中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做到一項一項的進行改革,進而保持穩(wěn)定性。針對人們對后勤改革的錯誤認識進行糾正,不能讓人們覺的后勤改革只是想把后勤承包出去,通過后勤承包獲取相應的利益,這種觀念要進行及時糾正。部分領導要求后勤變的社會化、企業(yè)化、福利化、無償化等,這些觀念也是需要消除的。此外部分人員會認為進行后勤改革就是消弱了他們的權利,占用了他們的地方等觀念,也需要進行消除。使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得以實現,不僅需要國家的支持,還需要相關政策的扶持,并且在進行社會化的過程中需要調動后勤人員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的參與進來,因此,需要進行相應的制度認識改革,可以使用競爭機制,使用勞動合同制以及干部聘用制,使人員得到公平競爭的機會。同時可以實施崗位責任制度,把制度透明化,讓員工都能了解制度的具體情況,公開的進行選拔與任用,使員工能夠競相上崗。
2.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指引下,改變傳統(tǒng)的觀念,解放思想。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的改革發(fā)展處處于不平衡的狀態(tài),并且相應的規(guī)范與制度并不完善,后勤在進行資源配置的時候也不合理,后勤的員工對于改革也沒太大的認識。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在進行過程中應該先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對人們的思想進行解放,讓員工都能認識到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的重要性。要讓干部人員擺正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態(tài)度,了解到后勤的社會化關系著集體、個人以及國家的利益,并能夠以身作則,積極引導員工參與到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中。
3.依照市場的規(guī)則辦理事情,進而使周圍資源配置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服務更加有價值。機關的發(fā)展空間比較有限,并且市場的容量也有限。使后勤能夠為社會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務,不僅能使后勤的經營領域得以擴寬,還使后勤事業(yè)的發(fā)展空間變的更加廣闊,使后勤的資源能夠得到更為合理的配置,同時使后勤的生產力得到切實發(fā)展。要把對機關的關注度轉向市場,并擴大市場的占有率,進而把后勤的事業(yè)做大做強。
結束語
綜合上述所言,機關后勤服務向社會化發(fā)展是當前階段社會發(fā)展的主要趨勢?;谖覈奶厥鈬椋覈鴻C關后勤服務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屬于無償服務階段,但是市場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今日機關后勤服務單位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以滿足自身不斷發(fā)展的需求,基于自身職責履行的基礎上推動自身的發(fā)展,通過社會化轉變的發(fā)展也能為社會整體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微.著力“三個轉變” 推進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發(fā)展[J].中國機關后勤,2017(07):24-25.
[2] 劉會增.深化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行政管理,2017(05):6-9.
[3] 加速推進人民法院后勤服務社會化[J].人民司法(應用),2016(07):75-79.
[4] 林勁松,倪敏.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問題探析[J].管理觀察,2015(32):45-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