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飛
融合教育(Inclusion)在當下的教育發(fā)展潮流中已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巴尥藜摇庇螒蚴墙巧螒虻囊环N形式。筆者,作為一名一線幼兒教育工作者近年來進行了融合教育環(huán)境下小班“娃娃家”游戲指導策略的研究。
一、融合教育融入小班“娃娃家”游戲的意義
融合教育倡導將身心有一定障礙的兒童與普通兒童整合于一起進行學習、愉樂、生活。融合教育是一種世界性的潮流。我國自閉癥兒童呈逐年上升趨勢,幼兒園教育中科學、合理、有效地實施融合教育為自閉癥兒童情感的觸發(fā)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有利于讓自閉癥兒童個體逐漸被幼兒園這個幼兒們生活的群體所強化,而這種強化通常都是一種“正強化”,有利于讓自閉癥兒童稚嫩的心靈逐漸敞亮,有利于讓自閉癥兒童很好地融入幼兒園這一充滿朝氣的群體,有利于自閉癥兒童很好地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從而讓自閉癥兒童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逐步習得社會的行為規(guī)范,習得與他人交往溝通的技能技巧,培養(yǎng)自立、自強、自信的能力,從而健康、快樂的成長。
融合教育融入小班“娃娃家”角色游戲的意義重大,有利于滿足自閉癥等特殊的小班兒童與普通的小班兒童一樣模仿成人世界的欲望?!巴尥藜摇笔翘厥鈨和c普通兒童共同直接地去模仿成人最直接的最豐富的活動場所。有利于培養(yǎng)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應該共同具備的社會交往能力,因為在“娃娃家”游戲活動中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與普通的小班兒童一樣需扮演不同的角色,需按照一定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需逐步擺脫“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需去學習不同的角色間的相互交往,有利于培養(yǎng)自閉癥等特殊兒童的積極的社會情感。有利于培養(yǎng)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想象力、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開發(fā),個性得到張揚。
二、融合教育環(huán)境下小班“娃娃家”游戲的指導策略分析
“娃娃家”游戲是深受小班兒童(包含自閉癥等特殊兒童)喜歡的一種角色游戲,對小班幼兒想象力的發(fā)揮,知識的增長,能力的鍛煉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小班幼兒年齡小,在進行“娃娃家”游戲時教師不可以完全放手,應予以科學、合理、有效地進行指導。
策略之一:以生活為依據(jù),豐富小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小班幼兒(包括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愈豐富,在“娃娃家”游戲中便會比較得愈積極,游戲中扮演的相關角色便會越逼真,游戲情節(jié)的展開便會越豐富多彩。幼兒教育工作者應依托融合教育的理念,依據(jù)小班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的實際情況去強化、去豐富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與知識經(jīng)驗,從而激發(fā)起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進行“娃娃家”游戲的欲望。比如,教師可以在小班幼兒活動的某一區(qū)域內(nèi)為小班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意境,且又溫馨的“娃娃家”,在“娃娃家”內(nèi)設置些電腦、電視、小床、茶幾、煤氣灶臺、梳妝臺等,讓小班的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可以隨時走進“娃娃家”自由觸摸,隨意擺弄,以不斷積累生活經(jīng)驗,不斷觸發(fā)游戲的靈感。需要強調(diào)的是為了豐富小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教師應重視對“娃娃家”游戲活動器材的投放。投放的標準是適宜、適當、適時。比如,在“娃娃家”游戲活動時,一位教師適時地為小班幼兒在“娃娃家”活動區(qū)域投放了一個布娃娃,這個布娃娃便是小班兒童進行“娃娃家”游戲時扮演角色的重要材料,這個布娃娃能激發(fā)起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扮演爸爸、媽媽的美好愿望。
策略之二:以幼兒發(fā)展為本,誘發(fā)小班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參與“娃娃家”游戲的強烈愿望。教師應平等對待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與普通小班兒童,尊重兒童在“娃娃家”游戲活動中的表現(xiàn),對兒童在“娃娃家”游戲活動中擔任某一特定角色時,教師應予以啟發(fā)、指導、點撥,以使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與普通小班兒童在“娃娃家”游戲?qū)δ骋惶囟ń巧哪7?,使角色形象更逼真。需要說明的是教師對小班兒童在“娃娃家”游戲中扮演角色的自主決定權、自主選擇權在小班幼兒本身,切忌教師過多的干預,這樣才能彰顯小班幼兒的主體地位,才能彰顯“以幼兒為本”的現(xiàn)代育人理念。
策略之三:仔細觀察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與普通小班兒童在“娃娃家”游戲中的表現(xiàn),并給予恰當?shù)闹笇?,發(fā)揮指導作用。教師指導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娃娃家”游戲的順利開展,教師的指導強調(diào)以間接指導為主。在“娃娃家”游戲活動中教師既是游戲活動的觀察者,又是游戲活動材料的提供者。教師既是游戲活動的監(jiān)督者,又是游戲活動的合作伙伴。教師對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參與“娃娃家”游戲的指導性語言應具備一定的啟發(fā)性,以激發(fā)起小班幼兒參與“娃娃家”游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策略之四:正面評價小班幼兒參與“娃娃家”游戲。對小班幼兒“娃娃家”游戲進行正面性的評價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了解自閉癥等特殊兒童與普通小班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狀況,及時了解“娃娃家”游戲活動的設計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娃娃家”游戲活動的內(nèi)容、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的方法是否切合小班幼兒的能力發(fā)展水平,是否切合小班幼兒的興趣與需要。鼓勵教師科學、合理地運用好榜樣、表揚等鼓勵性方法去評價小班幼兒在“娃娃家”游戲中的表現(xiàn),旨在不斷挖掘小班幼兒在“娃娃家”游戲中的積極因素。
三、結束語
融合教育環(huán)境下小班幼兒“娃娃家”游戲的指導是一項值得探討的課題。教師應明確融合教育融入小班“娃娃家”游戲的意義,積極探尋小班“娃娃家”游戲的指導策略,以憑借“娃娃家”游戲這一活動載體,實現(xiàn)多元融合,促進小班幼兒的健康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