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松
人物名片:
王西安,當代陳式太極拳代表人物,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陳式太極拳傳承人,首屆全國太極拳推手錦標賽冠軍,首屆全國太極拳名家邀請賽冠軍,第一個應邀出國傳拳的陳式太極拳大師。
在當今中國武術界乃至世界武術界,太極拳名家王西安可謂聲名遠播。他成長于太極拳發(fā)源地陳家溝,師承太極拳一代宗師陳照丕、陳照奎,自幼隨恩師習練太極拳,前后20余年,深受師父賞識,掌握了陳式太極拳的精髓。看他的演練,就是美的享受,動作舒展大方、形神兼?zhèn)?,令人如癡如醉,欲罷不能。他的技擊技術很好,跌打擲放,迅、猛、靈、脆,威力驚人。自1972年參加太極拳比賽始,王西安連續(xù)奪得冠軍。他為人低調(diào),平易近人,上敬師長,中友同人,下恤后學。一代名家王西安從不囿于門戶之見,胸襟磊落,情系天下。他為了太極,矢志不渝;為了家鄉(xiāng),嘔心瀝血;為了傳承,不吝體悟,不限門戶,悉心真?zhèn)?,可佩可敬?983年,他開始走出國門進行太極傳學,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為中國當代太極拳的發(fā)展作出了較大貢獻。同時,也彰顯了王西安為國為民一代名家的光輝形象。
王西安的故事很多,限于篇幅,不能一一道來,只能采擷二三,以饗讀者。
故事,總是在回憶中開始……
世上,原本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在陳家溝,陳姓村民居多,王西安家可說是獨門獨戶。個中辛酸,很難言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王西安自幼就想強大起來,希望能夠內(nèi)修身心,外御欺侮,從而保護家人。秘不外傳的陳式太極拳,就成了他強身健體的首選目標。
緣分來了。
那年夏天的一個午后,王西安又領著一群孩子在一棵香椿樹前玩耍。這天不同的是,樹上一窩剛出生的小喜鵲,嘰嘰喳喳的叫聲吸引了他們。作為孩子王,王西安自然奮勇當先,不顧危險,動作迅速敏捷,三五下就攀爬到樹上。樹下的孩子關心的是小喜鵲,而此時的王西安卻張大了嘴巴,驚喜若狂。不遠處,透過樹枝的縫隙,他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平時舉止文靜、少言寡語的陳茂森在自家院落里腳進拳出,虎虎生風,讓人迷戀。這就是太極拳吧?王西安陶醉其間,忘了窩里小喜鵲,直勾勾地看著,任憑樹下孩子怎么叫他,都不聞不顧。“啪!”樹枝不堪其重,他從樹上摔了下來。摔蒙了的王西安,晃了晃腦袋,又一溜煙兒跑到陳茂森家門口偷偷看練拳。最后,他實在忍不住,便推門而入?!懊?,教我打拳吧?”王西安態(tài)度誠懇地向陳茂森求教。剛才還在盤架走拳的陳茂森立即停了下來,卻說:“別胡說,打什么拳啊,我不會打拳,我就是沒事活動活動筋骨?!钡谝淮握埱髮W藝,王西安吃了閉門羹,太極拳也與他擦肩而過。
陳家溝是太極拳的發(fā)源地,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陳家溝練拳還是很保守的,家族觀念也很強。陳家有一條祖規(guī)——陳氏太極拳不傳外姓之人。陳氏太極拳只在族內(nèi)相傳,王西安是外姓人,想學拳自然處處碰壁。但這并不能阻擋他對太極拳的熱愛。小小年紀便暗自下定決心,要學好太極拳,要成名成家。此后,他注意尋找學拳的機會,經(jīng)常圍在大人身邊,聽他們講太極拳的故事。沒人教就偷偷學,躲在練拳場外面偷偷看,自己悄悄模仿比畫。有時他上課時情不自禁地比畫,被老師多次罰站到外面??吹接腥司毩曁珮O劍,他就折一截樹枝,跟著來回練習。王西安成了武癡,除了上學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太極拳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起初學習階段,沒人教就偷偷學,雖然沒有一個老師教他,但是他集納了村里所有的老師。當時練大架的人不多,練小架的授拳點還比較多,太極拳小架比較盛行。王西安說:“陳照丕老師沒有回來時,很少能見到當時村里的名家們練上一整趟拳,這些人也從來不讓外人看到拳架。我有一次好奇,非要跟著門口一個練小架的伙伴兒看他們練小架,剛好從門縫里看見老師正在練拳,真是非常非常漂亮,身架特別低,像真的蛇在地上爬行一樣,柔軟自如,變化莫測。”
吃閉門羹,并不能減弱他對太極拳的熱愛,反而促使他更加努力地去學好太極拳。憑借著這股毅力和韌勁兒,憑借著對太極拳的熱愛與執(zhí)著,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每天與太極拳為伴,不離不棄,披星戴月,櫛風沐雨,用王西安的話說:“一天不練太極拳,渾身不舒服?!?/p>
2002年12月應香港太極氣功社邀請在黃大仙廟為香港市民表演
清朝有楊露禪偷拳在前,當代有王西安偷拳在后。
在皂角樹下
身為外姓人家,王西安的學拳之路充滿了坎坷與波折,并不是一帆風順的。1952年,年僅八歲的王西安從偷看陳茂森練習太極拳開始,他走的便是“偷拳”之路。在那個年代,陳氏太極拳仍然被視為“獨家之秘”,不外傳授。他開始在練拳場,裝作去玩,其實,偷偷模仿比畫,回到家自己練。后來,被人發(fā)現(xiàn),拒之門外。他便在村里四處學藝,只要看到別人練拳他就偷偷跑過去,看了之后自己再摸索練習。他不懂就問,人家不教就追著問。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軟磨硬纏之下,最后大家都無奈地教他一些。當時,幾乎村里每一個會練太極拳的都是他的老師,就這樣辛辛苦苦他學了6年太極拳。
1958年,是王西安學藝的幸運之年。一代宗師陳照丕告老還鄉(xiāng),王西安的練拳之路開始了第一次轉折。陳照丕回到陳家溝,滿目蕭然,一個練拳走架的人都沒有。陳照丕在外傳了幾十年的太極拳,不料家鄉(xiāng)竟然是這般蕭條。他聯(lián)系溫縣體委,決定辦起太極拳培訓班。培訓班不限姓氏,不限男女,想學就教。福音啊!對渴求精進的王西安而言,不啻雪中送炭。他立即報名進了培訓班。因為之前的偷學,一趟拳下來,陳照丕看出他身上有著異于常人的資質(zhì),于是把他收入門下。自此,王西安如魚得水,開始接觸真正的陳氏太極拳。
有了老師的指點,王西安對太極拳更加用心。每天,黎明即起,在他家后院那棵大皂角樹下,一口氣練5遍拳,每天不練30遍不罷休。冬天,光著脊梁在樹下盤架,頭頂熱氣騰騰,脫鞋幾乎能倒出水來。夏天,只穿內(nèi)褲,赤腳在樹下走架,汗水如同泉涌。年深日久,樹下地面被他踏得明晃晃的。農(nóng)閑時節(jié),他背袋干糧,來到黃河灘,對著黃河練拳。餓了,吃一口干糧;渴了,喝一口黃河水;困了,躺在放羊人搭的小窩棚里打個盹兒。醒來繼續(xù)練拳,直到糧食吃完才回家。
雙人推手是檢驗拳勢正確與否、習練肌膚靈敏度和徒手搏擊的有效途徑。開始學拳的那幾年,陳照丕只準他們盤架,不準推手。他認為“功夫都在拳上”。忽然,有一天他說“你們可以練習推手了”。起初,王西安盡管身材比對練高大,可對練抓他就像拎只小雞。學了一段之后,以前的對練再也不敢跟他交手,怎么都推不過他。當時,馬坊院有個叫陳祿有的,功夫硬,師兄弟都敗在他的手下。王西安不信邪,剛一交手,王西安就被放進旁邊攪料的大鍋。知恥而后勇,此后,他每天晚上找陳祿有,被摔得青一塊紫一塊。他躺在床上就開始琢磨,回想陳祿有的動作、走位、招式,然后慢慢琢磨出應對他的辦法。兩個月后,陳祿有竟然不再是他的對手。凡是高手,別人打不贏的,他都去挑戰(zhàn),就像去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
練習器械,他家窮,買不起刀、槍、劍,咋辦?家里的切菜刀、燒火棍便是他的武器。有一次,在習練“春秋大刀”時,招式“舞花豎刀翻身砍”難住了他。“舞花豎刀翻身砍”動作難度大,要求空翻360°,變提刀為豎。許多人摔得鼻青臉腫也沒學會,便降低難度,紛紛將豎刀改成壓刀,也不空翻了。王西安不同意,他說:“這樣練,不就變了味了嗎?”于是,他專門跑到開封找到精練刀法的陳克弟,向他請教全部動作要領,掌握了演練方法?;貋頃r恰逢收麥時節(jié),忙碌了一天,盡管很累,還沒有大刀,他仍然在打麥場上舞起了木锨。經(jīng)過20多天的苦練,一路“春秋大刀”在王西安手里是虎虎生威,人稱“大刀王”。
他愛拳更愛琢磨拳。村里人都知道,只要他閉著眼,一聲不吭,默默比畫動作,肯定是在琢磨,眼睛猛一睜,問題也就琢磨透了。有一天,雨下得大,不方便出門,他約上幾個伙伴兒來家里切磋推手?;锇閮簜儊砹?,他卻閉目一動不動坐在板凳上?;锇閮簜冊谖輧?nèi)亂翻,有啥吃啥,一包花生被“消滅”了。他睜眼試手,大家輪番上陣,他僅用“小鬼推磨”這一招,就將伙伴兒們一個個扔到在地上。父親回來,發(fā)現(xiàn)滿屋狼藉,桌子歪了,凳子折了,明年的花生種也不翼而飛了,追著要打他……愛琢磨,是王西安練武的特點,也是他成功的秘訣,他的拳藝,因此與日俱增。
在四十年前那特殊的十年歲月里,是他拳藝增長最快的十年。他夜里走路,聽見樹葉“沙沙”一響,渾身一激靈,“啪啪”朝樹上就是幾個肘靠,胳膊打得瘀青,不知道疼痛。有一次,練功不慎吐血,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喝水都往外吐。陳照丕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他的精心調(diào)理之下,王西安方才好轉。還有一次,闌尾炎發(fā)作,手術前要打麻醉針,麻醉師針扎下去了,他渾身一緊,抖出驚顫勁,針扎進去卻拔不出來。換了兩個麻醉師都沒能注射成功。最后做醫(yī)生的內(nèi)弟趕來,告訴麻醉師,他身上有太極功夫,不要怕他疼,挨著肌肉慢慢扎。
王西安青少年時期,晝夜苦練,先后師承陳照丕、陳照奎兩位老師,學習陳式太極拳老架、新架套路,以及器械、推手等技法。通過長期研練,他博采眾家之長,逐漸領悟到太極拳的真諦,終成陳式太極拳一代名師。
陳家溝人世代習武,太極拳遠近聞名。新中國成立前,村里有不少人在外給人做武師,后來劃分家庭成份自然地主富農(nóng)居多。因此,當特定政治風氣刮到陳家溝,陳家祠堂里供奉的牌位、香爐被砸爛,地主富農(nóng)成份家庭屋里的神像被撕毀,翻箱倒柜搜出的綢緞衣物也被燒了個精光。
當那群人第二次沖到陳家溝,大家都害怕被掃了“四舊”。而練拳當時被歸為“四舊”之一,練拳活動被嚴令禁止。陳家溝沒有了練拳走架之人。拳師家里的大部分東西都被抬到大隊部放著。王西安當時在大隊看管倉庫,收繳上來的四舊物品,他最感興趣的是陳長興的《太極拳戰(zhàn)斗篇》,陳子明的《陳氏世傳太極拳術》,陳照丕著的《陳氏太極拳匯宗》《太極拳入門》等有關太極拳的書籍。他不忍心看著這么好的書被付之一炬,便悄悄地拿回家,邊讀邊看,暗自習練。在這期間,王西安一個特殊的功勞就是保護了太極拳創(chuàng)始人陳王廷的畫像。陳氏家族視這幅畫像為珍寶,一直珍藏在陳家祠堂。趁著那群人在祠堂里翻騰,他把畫像悄悄用布包裹好,帶出了祠堂,保存起來。
陳照丕年輕時做過舊南京國術館的名譽教授,在新中國成立后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里,受了不少罪,吃了不少苦。原來與他親近的人都紛紛疏遠,王西安不怕,每天都要去看老人家,安慰他說,共產(chǎn)黨不會讓這樣的風氣長久的。但走南闖北的陳照丕卻受不了這樣的屈辱,左思右想,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晚上走出家門跳進村頭水井里。幸虧井水只有半人深,只是井底竹筒把陳照丕的左腳穿了個洞。
有些人說他是自絕于人民,不讓給他找醫(yī)生看病。王西安等一眾跟隨陳照丕練拳的人怒了,找了村里老中醫(yī)給老師診治,王西安還到處買藥。老人家身體極度虛弱,需要營養(yǎng)補充,那個年代物資極度匱乏,他就到處托人買。王西安又讓妻子去伺候老人,并叮囑她:“家里雞蛋全部拿來給五伯吃?!彼呐e動讓有些人恨在心里,有些人到處說王西安是“給地主富農(nóng)提尿壺,是地主階級的孝子賢孫”,要打倒王西安。
記錄歷史
親自下廚
苦心孤詣只為拳
在批斗會上,那群人中有個頭目看沒人敢動王西安,就親自下手,本來想嚇唬一下,出出風頭,結果,王西安就輕輕一掤,那個頭目便踉蹌后退,差點跌倒,從此對王西安是又恨又怕。
看望鄰里鄉(xiāng)親
噓寒問暖總關情
祖祠門前傳后人
幾個月后,王西安擔任大隊民兵營長,后來又兼任大隊黨支部副書記。當上村干部之后,他就開始尋思開展練拳活動,咋辦???他想到一個好方法,馬上召集村里民兵集合,要求所有民兵來大隊部院內(nèi)練拳,來者記工分,不來扣工分。有王西安擔保,所有人都不怕了。村中院落里、打麥場上、黃河灘上,到處都是練拳的身影,陳家溝又掀起了熱火朝天的練拳高潮。
王西安把陳照丕再次請出來教拳。這給了有些人可乘之機,不時說些閑言碎語。王西安不怕,說,隨便!后來恰逢《人民日報》登出了一條毛主席關于提倡打太極拳的語錄,那些人偃旗息鼓了,陳家溝人又可以大大方方練習太極拳,從小娃娃到老人空閑下來就練拳,從家里到村里,處處可見練拳之人,陳家溝太極拳出現(xiàn)了前所未見的繁榮景象。
1972年底,陳照丕老人因病去世。臨終前叮囑王西安:“一定要繼續(xù)傳揚太極拳,千萬不能丟?!蓖跷靼猜犝f北京還有一位著名的陳氏太極拳大師陳照奎,便動身前往北京,請陳照奎回村教拳。陳照奎回來了,王西安派陳飛紅專職給陳照奎父子做飯,派人采買,每隔一天跑一趟溫縣城,給陳照奎父子割肉買菜。
有了王西安的周全照顧,陳照奎在教拳上也是盡心盡力,白天在大隊教拳,晚上教王西安、陳小旺、陳正雷、朱天才。陳照奎從此經(jīng)常返鄉(xiāng),一住數(shù)月,將自己平生所學心得全部教授村中弟子。現(xiàn)陳家溝新一代所練的新架一路、二路及擒拿等技擊方法,皆陳照奎所傳。
陳照奎去世后,王西安又前往北京,請陳發(fā)科的關門弟子、著名陳氏太極拳大師馮志強(陳照奎的師兄)來陳家溝教拳。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以中國傳統(tǒng)儒、道哲學中的中庸與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yǎng)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作為一種飽含東方包容理念的運動形式,其習練者針對意、氣、形、神的鍛煉,非常符合人體生理、心理的要求,對人體身心健康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對于太極拳的繼承尤其重要。
王西安語重心長地說,陳照丕老師所教給學生們的東西,都是歷代先輩們的心血和智慧的結晶。這些東西不是一朝一夕留下的,這就需要有人來進行整理。
王西安首先繼承老師們高尚的武德,豐富的經(jīng)驗,老師對弘揚太極拳作出的貢獻更值得紀念和傳承。其次,前輩老師留下來的拳理,這些都是前代人在長期的生活和實戰(zhàn)中積累的經(jīng)驗,不但要整理完善,更要細細挖掘。王西安非常認真地進行系統(tǒng)整理。
王西安一生得益于兩個老師,先是陳照丕,后是陳照奎。陳照丕老人臨終前把王西安叫到床邊,似要再授拳藝,無奈身體虛弱,動一動好半天才緩過神來。王西安激動得淚流滿面:“五伯,我不會忘記你的大恩大德,我會繼續(xù)繼承太極拳,把它發(fā)揚廣大?!?/p>
后來,王西安又跟著陳照奎學習太極拳。陳照奎作為陳氏太極拳一代宗師,善于因人施教,當時在村里著重培養(yǎng)王西安、陳小旺、陳正雷、朱天才。陳照奎根據(jù)各人拳力根基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練方法。
王西安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習武,鉆研拳術。他作為陳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在陳家溝武術低落期第一個率先領著村民按工分計酬練太極拳;第一個作為陳式太極拳代表人物訪問日本、法國。他曾多次應邀到日本、英國、法國傳拳。但走得再遠他還是堅持回到溫縣,他說溫縣是太極拳的根,做任何事都不可離根,堅守并不是封閉,更是一種信念。
1996年帶領日本學生祭奠先師陳照丕
王西安在法國授拳
2007年被譽為陳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
太極拳風靡了世界,拳師們紛紛遠渡重洋講學傳拳。對王西安來說,謀求出國發(fā)展不是難事。然而,王西安卻毅然拒絕了每個月10萬美金的誘惑,拒絕了出國定居的機會,選擇了在故鄉(xiāng)溫縣陳家溝開創(chuàng)太極拳事業(yè)。
無論何時,陳式太極拳都不能不在陳家溝,這里是根,根在這里,讓這條根粗壯起來,是我的責任。王西安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在國外奔波教拳,讓王西安體會最深的就是陳家溝名氣大,許多習拳的外國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到陳家溝看一看,實地學習太極拳。為了可以更好地繼承太極拳,他決定用自己大半生的積蓄在陳家溝建“陳家溝武術院”。
2001年,他籌集300多萬元在陳家溝創(chuàng)辦了陳家溝武術院。為了建好武校,王西安拿出了所有的積蓄,然后又說服大兒子賣掉了剛建成的樓房,接著勸說二兒子把蓋新房的款用于興辦武術院,可謂全家齊動員。他還不斷利用自身的力量,影響更多的人改變陳家溝的生活環(huán)境,并致力于把陳家溝打造成拳術和旅游為一體的現(xiàn)代化太極拳圣地。他決心用畢生的精力去建設家鄉(xiāng)、服務家鄉(xiāng),無愧為后輩學習的榜樣。
長子王占海
王西安夫婦與次子王占軍一家
2005年8月在法國默里翁市的歡迎酒會上與市長合影
劉洪恩與王西安在一起
拳理拳法都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體悟,方能不斷進步。什么叫丹田氣,它如何而來,為什么要講氣沉丹田?氣真的能沉到丹田?所謂的氣是什么氣?王西安說,這些都是需要去慢慢研究的,有些理論可能你一生都無法解釋清楚。所以,太極拳領域存在很多拳師一生都解答不出來的問題,需要一直練,一直悟。而且每一位老師的經(jīng)歷都是一部傳奇,要把老師的經(jīng)歷還原出來,形成記載,留給后世。這是太極拳發(fā)展的一部分,也是后人應該記下和探討整理的東西。
2005年8月在法國默里翁市講學,學員達一百多人
2008年10月在海外授拳
2009年王西安在北京授拳
談及太極拳,王西安講解起來總是滔滔不絕。太極拳結合了傳統(tǒng)導引、吐納的方法,注重練身、練氣、練意三者之間的緊密調(diào)協(xié)。練習時既可鍛煉肌肉,舒筋活絡;又能透過呼吸與動作間的相互配合,對內(nèi)臟加以按摩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同時也可使人心境平和、氣血通暢,整個人會感到放松、平靜,不容易受到消極情緒的干擾。太極拳的原理要求陰陽平和,心中有浩然正氣,拳才能打得中正大氣。說著,他就讓記者摸他的肚子,竟然能透過癟癟的肚子觸摸到脊梁骨。
2010年法國學員到溫縣學習太極拳
王西安大師在法國授拳
為了弘揚太極拳,王西安自然是不辭辛勞,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訴至筆端,著書立說。王西安自習拳始,孜孜以求,鉆研太極拳理。他勤于筆耕,不斷地發(fā)表論文及出版書籍。著作有《陳式太極拳老架》《陳式太極拳老架技擊秘訣》《陳式太極拳推手技法》《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及單刀單劍》《太極養(yǎng)生增氣功與散手》等書籍和關于陳式太極拳的教學光盤。
王西安的著作,論述精辟,解釋詳要,且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與體悟。他的書中格外加上了呼吸法、內(nèi)勁運行法和技擊法,細致詳盡地講述了每招每勢的理法所在、意念方向和運動快慢;系統(tǒng)地講述了每招每勢的技擊運用方法,僅金剛搗碓一式,他就列舉了40多例實戰(zhàn)變化,并附有攻防動作圖解;對許多拳勢運行路線作了既符合拳理,又更實用的改動;對太極拳理論作了進一步的探討。比如聽勁論、懂勁論、粘黏勁論等太極拳十大勁論,解脫論、驚閃論等太極拳十大技擊要論,發(fā)前人所未發(fā),悟前人所未悟,不愧為一代太極明師。
2004年9月1日,王西安拳法研究會在溫縣正式成立。該社會組織旨在:團結國內(nèi)外的太極拳愛好者踴躍參與王西安拳法的研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一步推動太極拳運動的普及和發(fā)展,進行王西安拳法的挖掘整理,豐富陳式太極拳武術寶庫,收集國內(nèi)外王西安拳法武術運動的信息和資料,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國內(nèi)外太極拳交流活動,推動太極拳事業(yè)的國際化進程。目前發(fā)展有兩百余家分會,遍及海內(nèi)外。主要有法國王西安拳法研究會、美國王西安拳法研究會、意大利王西安拳法研究會、日本王西安拳法研究會、希臘王西安拳法研究會、西班牙王西安拳法研究會以及我國香港和廣州、鄭州、深圳、山東等各地分會。
王西安認為講究剛柔并濟的太極拳是拳,拳是武術,武術是以技擊作為標志的。太極拳含蓄內(nèi)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云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于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于武德修養(yǎng)的要求,也使練習者在增強體質(zhì)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yǎng),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著名武術家馮志強曾言:“太極拳理論博大精深,招勢變幻神秘莫測。西安的成功在我看來,要緊的在悟性好,其著述中處處閃現(xiàn)其對運動走勁的獨特感悟。”王西安60多年的習拳心得,全都凝結在他的著作之中,因此他的書在國內(nèi)外大受歡迎,不斷加印。
參加2011年武林大會名人表演
王西安大師在意大利授拳
2011年王西安新架二路提高班結業(yè)照片
2016年12月石獅市老架一路復訓班合影
王西安大師在授拳時接受媒體采訪
據(jù)了解,陳氏太極拳的特點是:纏繞折疊、松活彈抖、快慢相間、剛柔相濟、連綿不斷、一氣呵成。其核心在于“自纏”:身纏、手纏、足纏、臂纏、腿纏,周身纏。陳氏太極拳除了套路演練之外,還有陳氏太極拳推手,套路與推手互為體用,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再次來到陳家溝采訪王西安老師,盡管他年愈七旬,卻仍然精神矍鑠,英姿不減當年。問到王西安老師關于對太極拳的感悟時,王西安仿佛有說不完的話。他對記者說:“太極拳就是天天練,每天的感悟也不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天都有新的感悟,有氣、有力還有創(chuàng)新,一個層次一個境界。感悟在實踐,重復實踐、反復實踐?!烧惺於鴿u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每個時期的認識不同、方法不同、層次不同。太極要先有意念,就比如松和丟,掤不是僵,松不是丟,守即是合,空后掤出。收本身就是合,一定要理解什么是松什么是丟。這是兩個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qū)別的概念。掤勁在松的基礎上,松產(chǎn)生掤,松的地方才能掤起來。放松而產(chǎn)生的掤勁,與引進落空不同,松才會合進去,勁在運動路線中,勁起于足跟,行于腿中,主宰于腰,意在全身。”說了一陣子后,王西安叫來一個年輕人練招式,讓記者找毛病。記者說他練成太極操了。王西安說:“你說的也對,練成操這就叫沒有意念,而且沒有用腰發(fā)力?!闭f著自己站起來就練,讓記者感受一下,使勁抓住他的手。記者用力氣使勁抓住,還沒等反應過來,王老師左右一擺便掙脫了。記者很吃驚,七十多歲的老人,竟有如此大的力氣。王西安老師笑笑說:“這就叫意在全身,意、氣、形一體靈活運用。形狀,改變,手法連內(nèi)功,做到氣形結合?!辈稍L結束時,王西安竟然返老還童般輕松躍過高高的門檻兒。多么平易近人的師長啊,人得師如此,幸甚!
2017年12月福州教授老架一路
王西安在陳家溝老院里給王占海、王戰(zhàn)軍兄弟二人講解推手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王西安的兒子王戰(zhàn)軍,繼承父親的拳術并進行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新的太極拳法。窺一斑而見全貌,其抱拳禮就特別獨特,抱拳禮的手勢象征“太極圖”。四指合攏(從食指到小指)代表對天、對地、對長輩、對老師的敬意,左右拇指相扣是陰陽和諧、身心一如之意。左掌象征高尚情操,右拳表示勇猛習武。左掌抱右拳曲攏,兩臂曲圓象征王戰(zhàn)軍太極倡導的“習拳者,德為先;善武者,和為貴”。其重要理念是“平等已分享”,核心是“身心一如,以武入道”。他有獨特的教學方針:因材施教,循序漸進,質(zhì)重于量,悟高于行。太極拳的動靜、虛實、開合、剛柔、輕重、蓄發(fā)、進退等都是陰陽的對立統(tǒng)一體。打太極拳能讓自己內(nèi)外兼修,于運動中學習、領會、體驗、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多年來,王西安培養(yǎng)了眾多優(yōu)秀太極拳人才。480人次獲得第一名。2007年康龍武林大會陳式太極拳大賽的四個擂主全部是王西安的弟子,總擂主是他的兒子王戰(zhàn)軍。2010年淮安武林大會全國太極拳六大流派比武,進入決賽36人,王西安的弟子竟達18人,決賽前三名都是王西安的弟子,總擂主還是他的兒子王戰(zhàn)軍。目前,他的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在宣傳、推廣太極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07年2月在海外授拳
2015年8月散手復訓班
上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人們對中華武術的學習熱情也日益高漲,特別是太極拳越來越受海內(nèi)外人士的喜愛。太極文化是中國獻給世界的禮物,練習太極拳能夠帶給人們身心的健康、快樂。陳家溝作為太極拳發(fā)源地,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太極拳愛好者景仰的圣地,而陳家溝的太極拳師們也是身價倍增,許多拳師走出國門,到海外傳授太極拳。這時的王西安已經(jīng)是太極拳代表性人物之一。
1972年9月,王西安參加在登封舉行的河南省武術表演賽,獲得了大會最高獎——優(yōu)秀表演獎。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他多次參加河南省、全國武術大賽,更是多次蟾宮折桂。他是首屆全國太極拳推手錦標賽冠軍,首屆全國太極拳名家邀請賽冠軍。他長年執(zhí)教,培養(yǎng)出眾多優(yōu)秀武術人才,學生遍布世界各地。他還多次應邀出訪日本、法國、瑞士、荷蘭、西班牙、美國等講學授拳。
1983年7月7日至8月5日,陳家溝太極拳師王西安應全日本太極拳協(xié)會三浦英夫的邀請,到日本東京、京都、大阪、名古屋等地訪問并傳播太極拳,這是溫縣太極拳師們最早走出國門傳拳。
1989年,王西安第一次訪問法國時,應邀在巴黎最大的體育館——可容納12000人的百合喜體育館做太極拳表演。昂貴門票竟然被搶購一空。許多人聚集在體育館門外,不肯散去。在巴黎一家武館的練功房里,王西安身著白色練功服,給50多個學員講授并演示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王西安一邊講解,一邊觀察著學員。這些學員分別來自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意大利等國家,個個都是稱雄一方的武術教練,其中還有幾位是法國知名教練。
2001年,王西安訪問西班牙巴塞羅那,巴塞羅那市政府原本將講學安排在一家大型武術館,可是到那里一看,館里館外人山人海,不要說講學,連擠進去都難。巴塞羅那市政府急調(diào)建筑工人,在市中心公園臨時搭臺。王西安就在公園的簡易舞臺上,為熱情的巴塞羅那市民演練了他們稱之為東方神拳的陳式太極拳。
練拳之余,王西安與馬云交流心得
2017年5月新架一路班合影
2008年底,馬云安排助理給他找最好的太極老師。2009年4月3日,王西安大師飛到海南三亞,教馬云打陳氏太極拳。馬云成了王西安的弟子,馬云把以前的簡單愛好變成了現(xiàn)在主要的健身方式。此后馬云先后邀請王西安的五位冠軍弟子去杭州阿里巴巴公司教拳。員工也都練起了太極拳。從此,太極拳變成了阿里公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5月2日,受北京大學武術研究中心邀請,王西安參加北京大學未名太極社成立儀式,并受聘未名太極社顧問。北大經(jīng)濟學院院長孫祁祥在致辭中談到:“在全校歡慶北大建校120周年之際成立北大未名太極社,我認為非常有意義。我想用北大太級四個字來做一個結束語:北斗之尊,大展宏圖;太平盛世,極目遠眺。它表達了我對北大未名太極社的一個愿望:北大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有著理想和抱負的北大人應當大有作為?!痹诒贝笃陂g,王西安觀看了未名太極社集體太極拳表演,并耐心為大家糾正拳架,講解要領,示范太極拳手眼身法步和呼吸放松的協(xié)調(diào)配合。王西安的平易近人和精妙功法受到北大太極社社員一致好評。王西安為未名太極社社員輔導課后,北大原常務副校長吳志攀即興賦詩——《晚課:未名太極社成立有感》
今日燕園如玉碧,
青春颯爽英姿齊。
修心健體任督暢,
養(yǎng)氣含柔山嶺移。
天地玄黃白翅亮,
洪荒宇宙錦雞奇。
未名湖水隱靈性,
云手波光練太極。
未名太極社成立及吳志攀的詩,充分表達了北大廣大師生對太極拳的熱愛和癡迷。
王西安拳法研究會全家福(2017年5月23日于溫縣陳家溝)
北京大學未名太極社成立
日前,王西安回到陳家溝,他深感社會各界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和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他表示將不遺余力地為繼續(xù)弘揚太極文化服務。
對于太極拳的傳播,王西安的弟子、王西安拳法研究會會長、被媒體譽稱“太極鐵娘子”的閻素杰說:“對于太極拳,我們有堅守不保守,以后也會繼續(xù)走出國門發(fā)揚太極拳。我們從來沒有停止走向國外的腳步,而且我們在全國有兩百多家王西安太極拳分會,在每個發(fā)達國家均有分會?!遍愃亟苓€說,在王老師外出講授時常說太極分為三個階段,現(xiàn)在社會上太極拳有很多練法,也有很多人在練,大部分人只能停留在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上升時就上不去了。這兩個階段之間的過渡取決于好老師的指點,這也是下一步工作需要努力的地方。
很值得一提的是,在王西安拳法的傳播上,弟子馬云也給出了建議。閻素杰介紹說,早在2009年,馬云就提出太極拳的進一步傳播可以從兩個方面著力,一個是太極拳的標準化,一個是跨界。解決好太極拳標準化的問題,可以把傳拳的過程由一對一、一對少向一對多、一對廣躍進,把傳播由縱向傳承推向橫向裂變。解決好太極拳跨界問題,則可以給太極拳插上翅膀,功用性放大到想象的邊緣。比如2016年參演中美合拍的武術題材電影《龍的誕生》,王西安還在其中參演了一個角色,扮演了一位太極拳宗師。近兩年,王西安拳法的傳播又開始和旅游結合,一開始起點就比較高端,直接上郵輪,在茫茫大海之上,面向休閑的人們傳授康養(yǎng)身心的太極拳。
電影《龍的誕生》拍攝現(xiàn)場
在記者問及王西安對太極拳未來的打算時,閻素杰介紹說:“全國太極拳講學,王西安老師一年三次,到不同的地方,對一些高級教練進行培訓,每一期120人左右,我們還會繼續(xù)做下去。我們接下來會著重培養(yǎng)一些太極拳家。在跟老師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只是停留在術的層面,就會讓太極失去它的本質(zhì)。我們在學拳同時也要悟道,我們會多學一些太極的哲學思想,也就是‘一陰一陽謂之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我們就是通過課程讓每一個人去尋找自身的太極點,比如近些年提出的‘萬愛太極計劃’,提倡夫妻同練太極,激發(fā)人們心中大愛,共筑和諧美好生活,這些新的想法和做法,現(xiàn)在很受追捧。”
大氣浩然立天地,太極拳法變古今。在以后的歲月里,王西安還會一如既往地學習著、體悟著,感受著太極拳的博大精深。藝無止境,學無止時,他還會積極推動太極拳的教學和發(fā)展,繼承和發(fā)揚國粹,因為太極拳源于中國,健康和智慧沒有國界。
(著名太極文化學者崔春冬對本文寫作提供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