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 李華
英國教育學家洛克曾經說過:“兒童天生是喜歡做游戲的,喜歡自由的”,所以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游戲實施教學,將游戲作為課堂上溝通的平臺,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一、用游戲教學生字詞,鞏固學生基礎知識
生字生詞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較差,不能將精力完全放在生字生詞上,要想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始終保持熱情,需要教師引入游戲活動,創(chuàng)編游戲內容,找到游戲和教學內容的契合點,全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一年級識字教學時,雖然識字是小學語文階段最為重要的部分,但同時也是最為枯燥的內容,要想化枯燥為有趣,就可以引入競賽類的游戲活動。如:摘星星,教師制作一幅畫著很多星星的畫,每顆星星上都寫著一個漢字,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小口袋,當學生摘下星星后,能夠準確讀出漢字的拼音并組詞,就可以把星星放到口袋里,看誰摘到的星星最多,就可以獲得老師的獎勵。這樣的游戲通過競賽形式呈現出來,促使學生自覺強化對生字生詞的印象。又如,在詞語教學中,可以組織高年級小學生玩成語接龍游戲,第一名學生說出一個成語,后排學生依次說出與成語最后一個字同音或同字的成語,這樣的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二、利用謎語游戲活動,有效實施課堂導入
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為了讓學生在整節(jié)課注意力都能保持高度的集中狀態(tài),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入猜謎活動。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猜謎游戲:今天老師給你們出一個謎語,看看誰能先猜出來:“身穿黑衣服,長得丑乖乖,反哺傳佳話,都夸愛媽媽(打一種鳥)”,學生很快就猜出來是烏鴉。然后教師出示烏鴉的圖片,同時引導學生:“你們猜對了,誰能說一個和烏鴉有關的故事呢?”當學生七嘴八舌開始議論時,教師順勢引入今天的課題——烏鴉喝水。這樣的猜謎游戲,有效激活了學生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獲得了很好的導入效果。
三、利用角色扮演游戲,深化課文知識理解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表現欲,通過游戲教學設計,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模仿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語文教材中精選了很多生動有趣的課文,每一篇課文都能引出一個小游戲,教師要善于找到游戲和教學內容的結合點,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章情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可以扮演青蛙媽媽,而學生扮演小蝌蚪,教師模仿青蛙的姿勢一蹦一跳,學生模仿小蝌蚪的姿勢在水中游來游去,當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媽媽時,發(fā)現自己已經長出了和青蛙媽媽一樣的四條腿、大眼睛、白肚皮、綠衣裳。隨著游戲的進行,學生對青蛙的外形有了深刻認知,不但實現了知識的積累,而且讓學生對課文的中心思想理解得更為透徹。
四、在復習中引入游戲,保持學生復習熱情
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游戲活動實施復習:比如,開火車,適用于鞏固拼音、生字、詞語等,這一游戲的適用范圍較廣,準備活動也比較簡單,比較適合課堂操作,不但可以充分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打牢基礎;再如,摘果子,這一游戲適用于每節(jié)課的復習,以及階段性的復習和期中期末復習。游戲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此類游戲實施教學時,應注意使用頻率,并不是越多越好。對于同一內容來說,難度大致相同的游戲不能頻繁使用,而是要充分考慮游戲的形式與內容變化之間的關系,應注重保持游戲的新異性。對于不同的游戲,應注重動靜結合、新舊交替,在難度上應做到層層遞進、緊湊銜接,這樣才能在復習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游戲的優(yōu)勢作用,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始終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不但可以滿足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而且能夠緩解學生壓力,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因此,作為語文老師,應改進課堂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游戲手段,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引入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高淑,李華,山東淄博市淄川經濟開發(fā)區(qū)中心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