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
摘 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當中都是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為主,但是新課改后,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現(xiàn)在的教學環(huán)境了,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沒有很大的幫助。如何能夠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教師們都是煞費苦心,同時對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與探討,希望可以得到好的教學方式,已達到提高學生學習化學效率的目標。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高中化學;教學方式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主要的就是幫助學生提高理論知識,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在新課改之后,教師不再是課堂上的主角,教師一改往日的角色,由一個主導者向著引導者和指導者進行轉變。為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進行學習,主要應用的教學方式就是任務驅動教學方式。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效率以及對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究。
一、什么是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主要的特點就是將學生作為主體、將教師作為主導、將任務作為主線。在傳統(tǒng)的教學當中,學生們學習化學只是為了考試,并不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到生活和工作當中。為此,任務驅動教學的方式得到了用武之處。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不再是教師來督促學生學習,也不是任務督促學生,是學生通過教師下達的任務自己來督促自己進行學習。因此在高中化學的教學當中,應該廣泛的使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與生活的環(huán)境緊緊地連接在一起,使學生在自己所熟悉的環(huán)境當中輕松的進行學習。在進行化學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切學習化學的資源和設備,讓學生在一個自己喜歡的氛圍當中采用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們學習化學的效率。
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中心,中心從教師轉換成了學生,在目前的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和課程的不同設計出不同的任務和情境,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學生以對問題的好奇為動力,從而積極的進行探討,從而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了解問題和到最后的解決問題。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不僅學到了理論知識,更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增強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能力。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是以構建主義為基礎,認為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與學習有關的素材進行意義上的構建獲取知識的,并不全是有教師進行單純的傳授而獲得的。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進行發(fā)現(xiàn)和解決的能力有明顯的幫助。
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方式的應用原則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任務驅動教學方式的應用原則主要有四點,分別是探究性的原則、主體性的原則、開放性的原則、梯度性的原則。目前高中化學的教學目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生的效率,接下來便對這四點原則進行簡單的分析。第一,探究性的原則,在高中化學的教學課程中,主要重視的就是對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引導學生對于科學實驗的過程多加的體驗,參加一些與化學有關的活動,并對其進行探究。同時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究的一切資源與條件,并且對學生學習和掌握探究的方法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自行觀察實驗的現(xiàn)象,能夠自己總結出結果,同時還可以進行合理的解釋與分析,使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滿足了自身的成就感;第二,主體性的原則,在高中化學的教學當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題進行有效的教學,期間一定要注意學生主體的作用,對學生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以及自覺性進行調動,以便學生可以更好的獨立完成實驗中所要做的一切,從而使學生積極的進行主動學習;第三,開放性的原則,高中化學教學的實驗當中,所有的內容不止存在課本當中,所以教師在對問題進行創(chuàng)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與生活進行緊密相連,使化學的教學有一定的開放性。同時,對于實驗的思路等都應該是開放的,每個學生的內在與外在的因素都有些不同,因此就導致了一些學生的在對問題解決時的方法有所不同。在對內容和思路開放的同時,應該將課堂也進行開放,在進行化學教學或者是實驗的時候不一定必須在教室內進行,在課堂之外也一樣可行;第四,梯度性的原則,教師在對高中化學進行任務設計的時候,應該將學生認知的水平和規(guī)律進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將所要教授的知識中的難點和重點拆開,然后合理的進行分散的講解,設計一個合理的具有梯度性的學習任務。
三、高中化學教學任務驅動的應用方法
任務驅動教學的方法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對任務的設計。設計一個科學合理的實驗任務可以將任務和教學的知識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時候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的目標。教師在對任務的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的具有層次性的原則、實用性的原則以及發(fā)展性的原則。教師在對一個新的任務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之后,應該將學生組織起來對任務進行分析,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進行試驗的設計。就像是怎么能檢測出病人是否真的患有糖尿病一樣,其實這個問題是很簡單的,只要檢測出是否有葡萄糖的存在,然后對葡萄糖進行檢驗;教師應該將學生分成小組的形式,指導學生們進行相互的交流與探究,設計出一個合理實驗的方法,根據(jù)實驗規(guī)范來完成整個實驗。例如在檢測病人師是否患有糖尿病的時候可以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進行測試,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就會與其產生反應。然后通過一系列的方式對這個問題進行試驗,然后將實驗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記錄,得出實驗的結果與結論。
四、總結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當中合理的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興趣,情境任務的創(chuàng)設可以使學生在一個愉快的氛圍中輕松的學到知識,同時對于高中學生的技能鍛煉也有很大的幫助,還可以提高學生對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了高中化學教學的效率,從而完成了高中化學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曉玲,黃榮生.從實踐看化學新課程實施中的有效環(huán)境教育對策[J].化學教育,2008,(07).
[2]馮永金,鄧艾梅.基于“任務驅動”的化學教學任務設計[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