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賦予了信息化背景下的學習以新的模式和策略選擇。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無疑要把握信息時代的新特點,積極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建設開放、多樣、有序的語文課程體系,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提升能適應社會進步新形勢的需要。
在前信息化時代,農(nóng)村高中語文個性化學習的最大軟肋無疑是信息的閉塞帶來的效率的不彰,而在信息化技術已惠及農(nóng)村高中學校的今天,當硬件已不是問題,學習理念模式的建構和達成策略無疑是擺在農(nóng)村高中語文老師面前亟需研究解決的問題。
一、信息素養(yǎng)式學習的內涵與教育學意義
信息化環(huán)境下,老師早就不是學生知識的唯一提供者,網(wǎng)絡存在著海量的學習信息,但這些信息在具有泛在性、便捷性的同時,又真?zhèn)坞y辨。在這樣的信息化環(huán)境下,學校的目標不僅是向學生教授具體的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具備學習能力的終身學習者,即具備獨立進行搜集、加工、處理、利用、評價信息的信息素養(yǎng)。所謂信息素養(yǎng)式學習,正是一種通過對各種各樣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來完成課程目標的學習,也是一種自我更新知識和拓展知識的學習,也就是利用網(wǎng)絡信息資源提供最有效方法的學習模式。信息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當下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對此,最新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更是把“跨媒介閱讀交流”作為一個新的的任務群提出,目標明確學生要“掌握利用不同媒介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學習運用多種媒介展開有效的表達和交流”。
二、語文個性化學習的內涵和意義
筆者認為語文學科的個性化學習是指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根據(jù)語文學科內容的特點,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自主地通過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以及對課內信息的探究、分析獲得自我體驗的一種學習方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研讀各種文字資料,獲取知識,調查了解社會,深入研究,應用有關知識尋求相關原因,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活動。新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更是多次強調了其重要性。如對設計學習任務群時明確要“充分顧及問題導向性、跨文化、自主合作、個性化……”在必修課程學習要求部分,更是提出了要“發(fā)展獨立閱讀能力”“自主寫作,自由表達”等與個性化學習相關的內容。
總之,語文個性化學習能讓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母語,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各種語文能力。
三、信息素養(yǎng)與語文個性化學習的關系
語文的個性化學習包括個性化的語文積累、個性化的語文閱讀和個性化的語文表達,無論哪個語文個性化學習的部分,其實都離不開信息素養(yǎng)的介入,從某種意義上說,信息素養(yǎng)的介入將極大地提升語文個性化學習的效率。
1.信息素養(yǎng)與語文個性化積累
個性化的積累是語文個性化學習的基礎,而個性化積累的成功與否則取決于學生是否有能力掌控這些信息。具體說,他能了解哪里有可以積累的信息存在。就線上而言,比如他知道與語文積累相關的網(wǎng)站、論壇、公眾號、微博、博客QQ群等,并能對信息進行去粗取精甚至去偽存真的處理和評價,接著能合理的保存信息,并加以合理的利用。這樣基于信息素養(yǎng)的積累才是高效的積累。
比如一個愛好詩歌的學生,他要進行個性化的詩歌素材的積累,他首先會在他的電腦里收藏相關的鏈接,然后根據(jù)上課學到的或者通過網(wǎng)絡自學到有關鑒賞詩歌的信息知識來網(wǎng)絡淘寶,建立博客對淘到的詩歌進行保存并能合理評價。最終還能從積累到的大量詩歌素材中,提煉、感悟、升華,最終形成自己的詩歌信息觀,也就是由外界的詩歌信息形成自己個性化的詩歌知識,繼而升華為個性化的詩歌鑒賞能力,甚至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詩歌的能力。
2.信息素養(yǎng)與語文個性化閱讀
個性化閱讀是語文個性化學習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常態(tài)化的語文個性化學習活動。無論是文學性的閱讀還是非文學性的閱讀即基于信息篩選的閱讀,如非連續(xù)性的文本閱讀(圖標、圖表、導圖等)其實本質都離不開對文本文字信息的處理和解讀。
一個有信息素養(yǎng)的學生他能從大量的文字中,篩選出與閱讀目的相關的最重要信息、次重要信息、一般信息并過濾掉無關的信息,能把幾千字的文本壓縮成幾百字,并能借助前后語境信息和主題關照下目的語境信息來理解文本并最終讀懂,當然他還能利用搜索引擎搜集相關的別人的評價文章,利用超文本從中提煉出精華信息,由此啟發(fā)自己,以互文閱讀的方式結合自己的理解來形成這一次的閱讀理解成果。我想如此基于信息素養(yǎng)的閱讀將最終能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進而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和思想品質。
3.信息素養(yǎng)與語文個性化表達
如果說個性化的積累與個性化的閱讀是語文個性化學習的基礎的話,那么個性化的表達則是語文個性化學習的終端呈現(xiàn)和最終的檢驗的依據(jù),畢竟所有的積累與閱讀都是為了更好的有自己鮮明特點的表達即個性化的表達的需要。
一個有信息素養(yǎng)的學生,他能從積累和閱讀開始,就能意識到積累和閱讀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個性化表達,于是他能有意識的關注與自己表達有益的相關信息,他能在向別人傳達信息時,注意對要傳達的信息進行合理的編排、剪裁和必要的修飾;他不僅能在線下表達,更能積極的在網(wǎng)上利用自媒體等網(wǎng)絡平臺發(fā)表自己有個性的但又是合理、合法、合情的見解,從而彰顯自己的影響力。
總之,在新的課程標準視域下,基于“信息素養(yǎng)”的語文個性化學習模式,是在信息化高度發(fā)達下的今天,也是城鄉(xiāng)教育在信息技術硬件差距在不斷縮小的當下,適合農(nóng)村高中需要的極富時代感的語文新型學習模式。
[本文為福州市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信息化環(huán)境下農(nóng)村高中語文個性化學習的模式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FZDJ2014B25)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通聯(lián):福建連江尚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