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斌
《梁家河》書中介紹,“隨娃”石春陽在當梁家河大隊黨支部副書記時,跟一起搭班子的習近平學了不少東西,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當領導要“一碗水端平”。作為手拿“戒尺”的各級紀檢監(jiān)察干部,在履行監(jiān)督責任中,同樣要學習傳承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種精神和作風。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管黨治黨靠什么?靠黨內規(guī)矩和紀律。碩鼠巨蠹的形成決非一日之功,其負面的影響也決非一日之寒?!捌品ā闭咄际窍葟摹捌萍o”開始,因此,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始終挺紀在前,“一碗水端平”。
《禮記·中庸》有言:“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睂唧w的黨員干部而言,一個案例勝過一打綱領。對違紀行為的定性,同樣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不漏不錯、不輕不重,尊重事實、重視證據、處理恰當。對違紀人員,該誡勉談話的誡勉談話,該處分的處分,該移送的移送。
紀檢監(jiān)察機關不是司法機關,而是政治機關。對輕微違紀的干部,對知錯改錯、真心悔過的同志,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一視同仁。讓他們回頭看得到岸,上得了岸,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防止“破罐子破摔”,由小錯釀成大錯,違紀漸變成犯罪。要有“哪怕架上藥生蟲,但愿人間無百病”的情懷,改變要么“好同志”、要么“階下囚”的狀況,真正體現組織對黨員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體現紀檢監(jiān)察機關的“政治屬性”。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要維護紀律法律的權威,就要加強隊伍自身建設,“一碗水端平”,不偏袒、不護短。要堅決摒棄“家丑不可外揚”等不良政績觀,狠下心、拉下臉,嚴格教育管理紀檢監(jiān)察干部,防止出現“臺上他說,臺下說他”的現象。要敢于刀刃向內、勇于壯士斷腕,嚴防“燈下黑”,打造一支敢執(zhí)紀、真執(zhí)紀、執(zhí)好紀的紀檢監(jiān)察“鐵軍”,用“寧可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的無畏,踐行忠誠、干凈、擔當。
公道在人心,公道得民心。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只有在監(jiān)督執(zhí)紀過程中,做到“一碗水端平”,才能杜絕“專捏軟柿子”“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和“虎頭蛇尾”的現象,群眾才會信任你、支持你、擁護你,才能讓我們的執(zhí)政之路走得更穩(wěn)、走得更遠。
在監(jiān)督執(zhí)紀中,眼里不能只盯“樹木”,心中還要有“森林”,樹歪了,先扶扶;如果樹病了,就及時治治;確實成了爛樹,就果斷連根拔
當代陜西|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