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蓉蓉
摘要:任務型教學法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中心和以活動為方式”的思想,幫助初中生提高在英語學習中的興趣和信心。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口語教學對于全面培養(yǎng)學生形成英語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是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本文對八年級上冊“Unit2 Whats the matter?”以任務型教學法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
關(guān)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口語教學
一、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Approach)是指讓學習者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
任務型教學法是以任務為組織單位,課堂教學由一系列的“任務”構(gòu)成。任務與傳統(tǒng)的“練習”(exercise)或通常意義上的“活動”(activity)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要素上:目的、語境、過程和結(jié)果。
1、目的:這里的“目的”具有兩重性
①任務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學目的。
②是任務設計者所期望任務參與者達到的教學目的,而練習通常只具有教學目的。
2、語境:任務具有交際性或互動性。任務通常是集體性和合作性活動,以交際或互動的方式進行,使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之間、輸入材料之間的雙邊或多邊互動。
3、過程:任務具有開放性,任務的履行并非由一套預定的模式或途徑,或者會達到統(tǒng)一的結(jié)果,完成任務的途徑,包括應用的語言是可選擇的、不固定的、非限制性的。
4、結(jié)果:任務通常會產(chǎn)生非語言性結(jié)果,而練習總是產(chǎn)生語言性結(jié)果。
二、任務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區(qū)別
傳統(tǒng)教學是以教師教為主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是獨立的進行學習,他們通常是按照家長與老師的意愿被迫的接受學習,而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是以教科書為主,從而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也局限于書本的知識。相反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中,學生被看作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他們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在與團體的合作中學生們挑戰(zhàn)新的學習任務,從而獲得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任務型教學法為理論基礎的教學設計
(一)知識目標
1.掌握新單詞以及短語
2.掌握“Whats the matter?”的用法,并且學會用“You should/shouldnt...”提出合適的建議。
(二)技能、情感目標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流利的用英語和別人討論健康問題并提出建議。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①掌握關(guān)于疾病的名稱單詞以及一些給予建議的表達法;
②用新句型談論健康并給予建議。
2.教學難點:
由于生活經(jīng)驗的限制,學生們對于有些疾病可能無法提出合適有效的建議。
(四)教學步驟:
Step1: Warming up
在正式上課前,以和同學們打招呼的方式導入話題。
T:“How are you today?”
Ss:“......”
Then Ill tell Ss that Im not feeling not well today.
讓同學們猜測其中的原因。(引出話題)
Step 2: Presentation of words about diseases
老師拿出一個創(chuàng)可貼然后放在身體的一些部位,請他們說出有什么問題。當老師做動作時,邊問邊在黑板上寫下今天的主題句:“Whats the matter?”。在PPT上展示出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疾病,并讓同學們學習這些疾病的英文名稱:fever, sore throat, stomachache, headache, toothache, sore back. cold, cough.
Step3: Presentation of new phrase and sentence structure
1.給每一個小組準備一個創(chuàng)可貼,兩人一組,小組中一個做動作一個人來形容,具體操作如下:將創(chuàng)可貼放在一個學生的具體部位,并且問:“Whats the matter?”,引導學生使用“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這一句型。最后請幾個小組作展示,檢測他們對句型的掌握情況。
2.老師提問:一個人得了咳嗽,他該做什么?引出下面的句型結(jié)構(gòu):“--I have a ..., what should I do?--You should/shouldnt ...”然后根據(jù)圖片給出合適的建議。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學到的新短語:lie down and rest, drink hot tea with honey, see a dentist, drink lots of water, take some medicine.
3.配對游戲
將同學們分為男生組和女生組。游戲規(guī)則:男孩和女孩分別拿著疾病的紙條和建議的紙條進行對話。女孩問:“Whats the matter ?” 男孩根據(jù)手中的紙條回答:“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 ......”如果女孩手里拿的是正確的建議,根據(jù)紙條回答:You should do ...。反之回答You shouldnt do ...,并提出合適建議。
Step4. Making a conversation
學生們根據(jù)老師提供的圖片,假設自己是醫(yī)生正在為病人做診斷,遇到圖片上展示出來的疾病你會怎么做?根據(jù)圖片以及老師給出的模板補全對話。
A: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B: 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 ......
A: Oh, thats too bad./ 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 should/shouldnt...
B: Yes, I think so.
A: .
B: Thank you.
Step6: Role-play
讓同學們四個人為一組,一人扮演醫(yī)生,其余三人是病人。讓同學們根據(jù)上面的對話進行角色扮演。然后選幾個組在全班面前作展示。最后,小組選出“最佳醫(yī)生”和“最佳病人”扮演者。
Step7: Homework
四、結(jié)論
經(jīng)過國內(nèi)外大量學者的研究,任務型教學法在目前的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已非常普遍。初中生的主動性、自覺性還比較差,因此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我們可根據(jù)他們的學習特點,選擇和制定一些適合他們的學習活動,使他們從游戲或者活動中學習語言知識。
參考文獻:
[1]宋東輝.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的應用研究[M]. 東北師范大學,2006.
[2]余澤標.任務型教學研究現(xiàn)狀[J]. 重慶師專學報, 2001, 20(2):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