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蕊蔓
我是被“嚇大”的。我從小參加過很多比賽,每次比賽前我都非常緊張和害怕。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參加聲樂比賽。比賽前好幾天我都睡不踏實,連最愛吃的大蝦都變得不那么鮮美。比賽那天,我早早就起床,不停地喝水、咽唾沫。到了比賽現(xiàn)場,我坐立不安,兩只手不由自主地拽著衣角,鼻子尖兒冒出了細細的汗珠,小心臟都要跳出來了。當主持人念到我的名字時,我心里一驚:“這就到我了?”我哆哆嗦嗦地走上臺,眼皮向下耷拉著,眼睛不敢直視觀眾。音樂響起來,我剛唱出第一句,就被自己的聲音嚇著了—顫抖的聲音就像小綿羊的叫聲。完了完了,這回可演砸了。我盡量調(diào)整自己的呼吸,心想:既然砸了,索性放開唱吧!沒想到,我一放松,聲音就像被施了魔法,自然流暢。當我忐忑不安地走下臺時,身后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我經(jīng)歷的“驚嚇”不斷。就像那次朗誦比賽,開始幾句我還保持正常狀態(tài),可不知怎的大腦突然短路,一句詞也想不起來。我像一截木頭站在那里,腦袋“嗡嗡”直響。我心一橫,慷慨激昂地自由發(fā)揮起來。評委們?yōu)槲业挠赂夜钠鹫苼?,其實我連自己在臺上說了什么都想不起來了。
經(jīng)過了一次次“驚嚇”的考驗,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到底有什么可怕的?其實,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只要相信自己,沒有什么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