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良??
摘 要: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給學教育教學和管理模式帶來了新的思路和視野,如何借好信息技術的東風,將是學校建設工作的著重點。
關鍵詞:信息技術;校園管理;學校
如何正確地運用信息化技術,率先跟上時代的潮流,科學地運用信息化技術,以促進學校的管理現(xiàn)代化,將是教育發(fā)展的重中之重。
一、 全面普及和更新信息化管理理念
德國社會學家彼德·博夏德在《為什么我們越來越快》一書中寫道:“社會發(fā)展的加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日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甚至價值觀,影響到管理、生產、交往與學習等方方面面,波及所有追求更快、更廣、更高的領域。”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生活的習慣、節(jié)奏和方式,信息化技術已經應用到學校教育和管理等等各個層面。在全面普及信息化的今天,運用信息化來促進學校管理現(xiàn)代化,提高教育教學素質,已經是必由之路,要推進信息化建設,首先要在思想意識上充分肯定該技術,學校各級成員應該提高重視程度,看清信息技術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影響及意義,更新原有的理念,將信息化技術和傳統(tǒng)的教育、管理方式相結合,牢牢把握時機,做促進學校管理現(xiàn)代化的先行者。
學校管理人員和各級教師要清晰地認識到,信息化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并要求各級成員高標準,高水平地完成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工作,成立相關領導小組,校長當領頭羊,不能做撒手掌柜,主動完成各類信息技術培訓,建立個人微博,校園網站的建設和維護工作等工作內容,讓全體教師對信息化技術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有更高、更清晰的認識,積極主動地完成信息化技術的推進工作。
二、 抓好各級培訓工作,提高應用信息化信息技術的能力
抓培訓工作,使廣大教師熟練地掌握信息技術,推動校園的信息化建設。廣大教師能全面扎實地掌握技能,建立硬性的規(guī)定,使各級教師均能參加培訓,制定考勤,杜絕死角、燈下黑,定期進行考核,檢查學員信息技術的學習進程和運用能力。同時要求校管理人員嚴格公正,防止出現(xiàn)走形式、走過場的現(xiàn)象。
在學校中老教師,本身有著扎實的教學實力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對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就顯得比較陌生,反而不如新人的得心應手。筆者認為,對這塊“短板”做好針對性的培訓,使其熟練地掌握信息技術的運用,并與多年的教學經驗相結合,對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會有明顯的效果。
(一) 豐富的培訓內容
安排專業(yè)人員,對信息化技術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從網頁的制作,計算機的軟硬件知識,課件和多媒體的設計,excel表格和word的高級應用,網絡應用等相關知識入手,讓學員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更全面,可以在課堂應用講解“新生代”的流行語,較為“hot”的流行趣事,新穎的教授方式也會讓各級教師眼前一亮,深受啟發(fā),使其信息平臺有更新的認識和理解,深化結合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用以結合個學科教育,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新路徑的意識
(二) 培訓形式的多元化
為了使廣大教師更好地掌握信息化技術,校級領導帶頭參加培訓,并要求各級教師全員參加信息化技術的培訓,針對不同層次教師的需要,可以制定內容更加豐富,更加有針對性的培訓形式,校內培訓和校外進階相結合,普遍提高和重點培養(yǎng)并行,并在同班內實現(xiàn)互助,進步快的、接受能力強的“傳幫帶”,提高學習氛圍,校方定期組織觀摩活動,向其他兄弟單位學習,交流。
三、 提高學校信息化基礎建設,完善信息化綜合平臺
(一) 推進信息化平臺的建設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進一步運用信息化技術的前提,學校應原有的多媒體基礎上,不斷完善教學設備,更換網絡工程,擴大校園網絡的規(guī)模,為校園提供更加便利信息化條件,實現(xiàn)多臺服務器供應,提供FTP、VOD、OA系統(tǒng)等服務,從教學樓主控室到各個教室,以及功能場,各級連通,班班連通,構建完善互通的網絡,滿足教育教學需求。
(二) 利用好信息化平臺
1. 校園辦公的應用。運用信息化平臺進行辦公和與管理,相比傳統(tǒng)方式,有著更大的便利,從工作的安排到落實,到學科教育資源的共享,乃至各類通知、文件、校園新聞等,借助信息化平臺,可以實現(xiàn)校園辦公無紙化。
2. 校園管理的應用。信息化管理相比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可以節(jié)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人事管理系統(tǒng),教務管理系統(tǒng),圖書館借閱系統(tǒng),檔案電子管理系統(tǒng)等,在相關人員掌握了應用技能后,可以更加準確快速地找到相關文件與資料,告別無頭緒的翻找,節(jié)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3. 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而言,好奇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育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好奇心,提高學習熱情,這樣的教授方式才是生動的,有趣的,也是最為有效的教學手段。各學科教師要利用好信息化平臺,依托多媒體,電子白板,組合黑板投影儀等教學設備,來打造更加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完成高標準、高質量的授課??梢詫⒔處熓谡n拍成視頻,傳到福建省基礎教育網及校園網上,由學生和教師自由地評論跟帖,設置點贊功能,評選最受歡迎的教師,常規(guī)聽課及相關報告都可以通過信息平臺進行
4. 德育中的應用。信息化平臺的完善,不但可以方便校內,還能惠及校外,孩子的家長不用在家長會或是和老師面談來了解孩子,在網上就可以和老師實時溝通,了解孩子最新狀況,通過聊天群交流家教心得,取長補短。實現(xiàn)學校和家長同步,默契的配合,全面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給予學生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拓寬家長與學校的合作渠道,提高雙方的合作力量。
四、 建立規(guī)范化、科學化的管理制度,確保信息化平臺的使用
保持信息化平臺的良性運作,需建立一套科學化、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的管理制度,抓好設備的管理和使用,才能保證信息化工作的順利進行。學校要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如設備定期檢修表,設備報修表,教學設備的使用要求,將責任落實到個人,杜絕馬虎大意和走過場,力求坐到章章可循,事事可查。另外,定期對校園信息化設備進行維護、保養(yǎng)與升級保證設備的良性運行,為校園信息化工作的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五、 結語
信息技術對教育事業(yè)的影響是深遠的,對信息化管理,用好信息化技術,推動教學改革,推進學校的全面發(fā)展,讓學校在教育管理上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張學文.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促進學校管理現(xiàn)代化[J].考試周刊,2017(9).
作者簡介:
李志良,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瀚仙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