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峰
茫茫大洋深處,一條黑色的“大鯨魚”在悄悄移動,神不知鬼不覺。它為什么要躲到深海,難道是怕被人發(fā)現(xiàn)嗎?
“大鯨魚”真能沉住氣,潛在海里一聲不吭,一點聲音都聽不到。不過,你可千萬別把它當成老實的家伙,注意看!一個導彈從“大鯨魚”身上凌空飛起,沖破水面,直接射中遠處的軍艦!
呀,原來是“深海殺手”—潛艇??!
潛艇最大的威力是在海里悄無聲息,這樣才能給敵方出其不意的致命一擊。
當然,有矛就有盾,各國為了探測到這個令人頭疼的家伙絞盡腦汁,想出了各種辦法,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
聲吶是一種利用聲波在水下的傳播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完成水下探測和通訊任務的電子設備。實際上,聲吶探潛的原理很簡單,由于低頻聲波在水中傳播很遠,尤其是在深海安靜的環(huán)境里傳播得更遠,聲吶探潛就成為一種有效的方式。
但是,隨著潛艇技術的發(fā)展,潛艇運行時發(fā)出的噪聲越來越低,人們使用只能探測幾十公里目標的聲吶在茫茫深海中尋找潛艇,簡直如同大海撈針。
雷達技術在很多領域大顯神通。比如,飛機上安裝了雷達就成了預警機,用來在高空探測飛機動向。鑒于此,人們便想到了把雷達技術用在探測潛艇上,比如美國的水下探測雷達系統(tǒng)最大探測深度可達200米。
但是,雷達中的藍綠激光雖然可以穿云破霧,但到了海水里卻沒了轍,因為海水對雷達波有較強的吸收作用,被海水很快廢了“武功”。
說到底,雷達波主要探測處于潛望航態(tài)以及水面航渡狀態(tài)的潛艇,要是潛艇跑到海底,雷達波就徹底成了“盲人”。
看來,要在海里抓到潛艇的影子可真不容易啊。
不過,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留下一絲絲“痕跡”。通過檢測潛艇在水下航行時留下的“痕跡”,就可以間接地找到潛艇的方位 。
那么,怎樣才能找到潛艇痕跡呢?難道要追蹤潛艇行駛中劃過的水波紋嗎?當然不是,這些水波紋很快就會消失了,即使近在咫尺也不容易抓到。
但是,人們通過追蹤潛艇的熱尾流就可能找到它的蹤跡。潛艇廢熱經(jīng)尾部排水口流出后,離開潛艇尾部的方向不斷變寬,最后浮升至海面,在尾流的中心區(qū)域呈現(xiàn)出和周邊海水的最大溫差。而且,潛艇下潛深度越深,熱尾流在浮升的過程中影響區(qū)域越大,潛艇的“腳印”也會越明顯。
還有國家通過研究潛艇行駛過留下的氣泡,也就是尾流場湍流信號特征來探測潛艇蹤跡。比如,俄羅斯就已經(jīng)在這方面進行了研究。
還有磁探測,就是通過監(jiān)控金屬物體(潛艇)對地球磁場造成的小干擾,分析數(shù)據(jù)并使用復雜的算法來計算物體的位置,繼而追蹤到潛艇的位置。
茫茫大洋深處,伸手不見五指,有多少潛艇在幽然前行,恍若大海的幽靈。又有多少目光,千萬百計追隨著幽靈的身影。這是發(fā)生在大海深處無聲無息的戰(zhàn)爭,注定永無停歇。